APP下载

以教育开放提高教育国际竞争力

2016-08-23熊丙奇

神州学人 2016年8期
关键词:留学生办学学校

熊丙奇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意见》指出,到2020年,我国出国留学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来华留学质量显著提高,涉外办学效益明显提升,双边多边教育合作广度和深度有效拓展,参与教育领域国际规则制定能力大幅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质量教育需求,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这一《意见》出台的背景有三。一是2015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50万,成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第一大国际生源国。2015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2.37万人,比2014年出国留学人数增加6.39万人,增长了13.9%;二是留学回国人数也快速增长,2015年增加4.43万人,增长了12.1%。随着年度回国人数与出国人数的增长,两者之间的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年度出国与回国人数比例从2006年的3.15:1下降到了2015年的1.28:1;三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文化向心力、文化辐射力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超过法国,成为继美国、英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

简单地说,我国既是最大的留学生生源输出国,也已经成为世界第三的留学生输入国,而且,出国留学的学生也大规模回国发展。显然,扩大教育开放,对于培养优秀人才、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影响力、使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有重大的意义。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影响力打造品牌

对于我国成为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不少舆论对此感到很兴奋:都说中国的出国留学高烧不断,何曾想到我国已经悄然成为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因此,切不可妄自菲薄。其实关于这个第三,教育部早就有详细的数据——2015年,共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11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比2014年增加20581人,增幅为5.46%。其中,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来华留学生总人数分别为240154名、66746名、49792名、34934名、6009名。北京、上海、浙江位列吸引来华留学生人数省份前三位。但对于这一数据,教育部门一直比较冷静,因为虽然来华留学的人数可观,但不能只看规模,还要看具体的留学生结构。从来华留学生的结构看,我国的整体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可喜可贺,但是,高等教育的影响力还没有同步跟上,这需要居安思危。

首先,2015年学历生人数占在华生总数的比例为46.47%,其中研究生占在华生总数的比例为13.47%,两项比例虽较2014年有所上升,但来华留学的学生仍有超过半数以上的是接受短期、非学历教育,主要进行语言培训的,这其中又以日韩学生居多。这和我国学生出国留学大多是接受学历教育,以及国外留学生教育主要是进行学历教育有很大不同。根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统计,国际留学生占高等教育总在校生人数的比重,发达国家普遍在8%以上,澳大利亚、英国等甚至高于10%。而我国目前攻读学位的国际学生的这一比例却只为0.4%左右。

其次,来华留学生,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总计达到72.92%,而来自欧美和大洋洲的来华留学生,只有27.08%。众所周知,从全世界高等教育的分布看,欧美的高等教育最为发达,欧美国家的学生较少选择来华留学,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情况,即相对于欧美国家的大学来说,我国大学仍缺乏竞争力。国内某著名高校一年出国攻读研究生学历的学生,就相当于所有在校攻读研究生学位的来华留学生数量,而且,这些学生的去向,主要集中在欧美各国。

再次,来华留学攻读学位的门槛并不高(接受非学历教育就更没有门槛了)。前几年,我国部分招收留学生的高校还传出了“本土留学”的丑闻,指的是有些从来没有出过国的国内学生花钱弄一个外国护照,然后以“外国人”的身份,申请成为留学生,这就把“留学中国”变为了曲线进入国内名校的通道。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有的高校只关注留学生的规模,以留学生规模来体现学校的办学质量,因此在招生时,不注重生源质量,“抓到篮子就是菜”;二是招收来华攻读学位的留学生并不容易,有的学校申请人数还未达到招生计划数,所以,只要申请,几乎就能被录取。这样的门槛,远低于国内学生通过参加高考进入该学校的门槛。所以,让一些有“条件”的家庭看到了其中的“门道”。这种情况近年来有所好转,但仍在个别高校存在。

所以,在为我国成为第三大留学输入国感到欣喜的同时,更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我国能吸引那么多留学生来接受短期的非学历培训,这是来华留学生人数增加的主因,这反映出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希望学习中国的语言,了解中国的文化,在中国获得发展的机会。而来自欧美的来华留学生较少,以及攻读学位的留学生不到一半,这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和影响力还有待提升。通常,进行短期语言培训,主要是为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为找工作增加砝码。而选择攻读学位,则需要学生整体评估求学的投入与产出,通过教育获得切实的教育回报。如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以和我国影响力提升同步,并为国家影响力提升作出贡献,这是教育界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这次《意见》中提到,要通过优化来华留学生源国别、专业布局,加大品牌专业和品牌课程建设力度,构建来华留学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寓意深远。

以教育开放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意见》指出,要“加强高端引领,提升我国教育实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和特色学科,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加强国际前沿和薄弱学科建设,借鉴世界名校先进管理经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助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通过支持高等学校参与国际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建设一批高水平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促进高校科技的国际协同创新。

在笔者看来,我国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和特色学科联合办学,有多方面的价值。一方面的价值是给我国内地受教育者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另一方面的价值是,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与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合作,提高办学和科研水平。而更重要的价值则是,通过扩大开放,促进我国内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提高现代治理能力,按教育和科研的规律,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近年来,我国高校把国际化作为重要的战略,因此在引进国际项目、国际师资、国际课程、国际教材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但是,引进这些,并不就是真正的国际化,真正的国际化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在学校内推进学术自治、教授治学,以此让学校有明确的办学定位,办出学校的个性和特色。

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肯定了北大争取到2018年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但也要求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不要把北大办成“第二个哈佛和剑桥”,而是要办成“第一个北大”,让北大师生深感责任重大。而北大要办成第一个北大,就需要有自己的定位,走出自己的、有特色的办学之路。

要让学校定位,就需要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在高等教育办学中引入竞争机制。目前,两个竞争机制很重要,一个是国内高校竞争机制,国家已经启动“双一流”建设,其核心就是打破身份固化、竞争缺失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引入竞争机制。注重学校办学的绩效;另一个就是国际竞争机制。我国高等院校需要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竞争之中,我国的学生出国留学与外国学生到我国留学,应形成良性互动,教育的对外开放,是高层次的双向互动。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们已经是第三大留学输入国,出国与回国的比例在下降,但是,我们的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高层次人才的互动上,还呈现单向流动趋势,这就需要我国高校推进改革,办出学校的品牌和特色,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扩大开放程度,继续向国外大学学习先进的治理经验。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猜你喜欢

留学生办学学校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留学生的“捡”生活
学校推介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