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世界提供学习的机会

2016-08-23姜锋

神州学人 2016年8期
关键词:奖学金留学生学校

姜锋

新中国成立66年来的岁月里,到中国留学的各国年轻人经历了丰富多彩的历史变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来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拉国家的学生是“同志加兄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来的少数西方学生被称为“冒险家”,在西方人眼里,中国是另外一个神秘世界;改革开放之初来的被称为“苦行僧”,中国的生活条件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还十分艰苦;中国改革开放高速发展时期来的被称为“时尚者”,那时欧洲流行“向中国学习就是学习成功”的口头禅;进入新千年来的被称为“追赶者”,中国在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日盛,“再不来就落伍了”。

留学中国一路走来,时至今日已不再神秘,也不再苦行和冒险,已经成为各国有志向、有能力的青年学生人生规划的一部分,成为各国政府促进自身发展的政治意志。世界迫切需要了解中国,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的知识。中国承担着为世界提供更多教育和知识公共产品的责任,为各国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机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就明确了做好来华留学工作的大政方针,以最高的国家意志统筹谋划向世界学习和为世界提供学习的机会。来华留学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来华留学的战略意义已经明确,关键是推进“全链条来华留学服务管理体系”,提供更好的供给,为教育对外开放的整体布局进行全方位部署。

全方位之一:统筹双向留学

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留学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形势下,留学工作要适应国家发展大势和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谋划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培养造就更多优秀人才,努力开创留学工作新局面。这一重要指示确立了双向留学的理念,来华留学工作受到空前重视。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留学生源国和亚洲重要的留学目的国,但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在规模上还有较大差异,出国留学人数明显高于来华留学人数;出国留学的目标国别主要是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主的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其留学生数量占70%以上,而来华留学的主要生源国为亚非两洲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学生人数占全国来华留学生总数的70%以上。这一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我们国际教育供给结构还不平衡。来华留学工作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改革开放之初,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主要是以吸收、借鉴为主,出国留学为主。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站在新的起点上,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转变思路,以双向互利为原则,通过“双一流”建设和对外开放,进一步巩固、做强中国教育,全方位地为世界提供学习机会,更加重视吸引更多发达国家学生来华学习,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通过统筹规划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推动留学工作由增加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局部向全面转变,实现更高层次和水平的教育对外开放。

全方位之二:完善管理和服务体系

《意见》提出,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要以提质增效和完善治理为重点。因此,做好来华留学工作,特别是服务和治理体系的构建,要有层次分明的系统设计、分工明确的执行方案。总体来说,就是“政府统筹谋划,各方协调参与实施”。

在政府层面上,来华留学工作的政策设计日趋完善,资源投入逐步提高。2015年7月,教育部、外交部、财政部、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印发了《2015-2017年留学工作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打造来华留学国际品牌,规划到2017年,来华留学生总人数达到45万人,其中就包括相关管理办法和建成一批来华留学示范高校及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等,基本形成统一高效、国内外(驻外使领馆)协同的资助支持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工作的国家体系。就经费投入而言,政府奖学金有力推进来华留学的规模和质量共同发展。在2015年近40万来华留学生中,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人数为4万多人,占来华生总数的10%以上,若加上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奖学金项目,获得奖学金人数的比例还会加大。奖学金生中的大多数是学历生,层次较高,提升了来华生的整体水平。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鼓励下,各地也高度重视来华留学工作。以上海为例,市政府建立、健全各项政策,加大支持力度,逐步完善奖学金体系,开发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建立“留学上海”的信息体系,加强来华生预科培养体系,建立外国留学生辅导员制度,创建“上海外国留学生服务中心”“外国留学生文化体验基地”和“外国留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全方位的来华留学工作服务和管理体系日臻完善。

在实施推进和组织落实方面,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全世界留学中国的名片,是世界各国青年来华留学最重要的服务窗口,是中国政府各部门和地方及各类机构实施来华留学工作的重要平台,是中外合作推动留学中国的重要渠道。信息服务是做好来华留学工作的基础环节,国家留学基金委设立的“留学中国”官方网站,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资源,包括中国政府各类奖学金项目、中央政府各部门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各省市政府奖学金、外国政府奖学金、各高校奖学金和企业奖学金等,为有志来华留学的世界各国青年提供了良好的指引。同时,日益完善的包括各地方、各高校的信息和课程数据库,为来华留学生在选择学习内容时提供了精准的帮助。令人鼓舞的是,来华留学宏观管理服务在向纵深推进,包括学历学分互认、就业服务和留学后续联络等与来华留学生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受到更多重视,全链条的服务和管理体系正在形成中。

高校层面,虽然在管理与服务方面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和基础,但客观地看,其离《意见》的要求仍有距离,主要表现在信息提供、管理过程、后续工作等各个环节上,需要高校从国家战略和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加以重视和落实。仅从信息工作来说,各校有关来华留学的信息网络平台所提供的信息数量、质量参差不齐,国际化程度和来华留学“国际营销能力”需要提升。信息工作是一个学校来华留学工作和整体国际化水平的晴雨表,折射出学校各项相关工作的开展力度。

全方位之三:提供课程、科研和社会活动内容服务

课程和科研机会是来华留学的“供给产品”,整个服务和管理工作围绕于此开展,这是提升留学中国吸引力、规模和质量的关键,也是高校作为供给方应下大力气投入的领域,当前的重点集中在语言预备和国际课程上,要向世界提供优质的、国际认可的产品,应该找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这需要高等院校在国家战略指引下,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学科特色、留学生需求和所在地区条件等要素,统筹设计、突出特色、扎实推进。

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学校提出要建立“上外国际学术共同体”,把国际学生和教师纳入学校整体教学科研工作,通盘考虑,系统推进,全面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近年来在已有汉语教育为主的课程基础上,根据多学科国际化战略布局,先后开设了适合国际学生选学的英语授课的“中国学”“国际关系”“跨文化交际”“全球新闻与传播”和“高级翻译”等硕士课程,将提升来华留学质量与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密切结合,相得益彰。在科研方面,配合学校国别区域研究的战略,鼓励有能力的国际学生直接参与到与其相关的国别研究活动中去,使其成为学校科研的生力军,拓宽了研究的信源和视野。在人文交流和社会实践方面,学校开设了多语种网站,鼓励国际学生把他们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感知记录下来并发表,不仅加强了其对学校的身份认同,还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和研究的成就感,由他们讲述的中国故事就有了自身真实的体验与情感。由此,中外人心相通在日常学习与生活的点滴之中积累。

国家来华留学工作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政策、资源、环境空前优越,留学中国的新时代已经开启,需要全方位推进落实,高等院校面临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也肩负着重要使命和责任,需要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结合自身发展特色,着眼国际需求,全力以赴为国际学生全方位提供高效、优质供给。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猜你喜欢

奖学金留学生学校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留学生的“捡”生活
学校推介
感恩的心——20名获得康世恩专项奖学金学生的来信摘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