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泼墨作山水,莲心自沉醉

2016-08-23红小妆

传奇故事(上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画技卖画慈禧

红小妆

芬芳四月,细雨打湿了宫人的衣衫,老人撑着油纸伞颤巍巍地走在古巷间,无情的紫禁城锁了她整整十九年,岁月如落花般跌入尘埃,如今再无人问她来自何方,去往何处。

她叫缪嘉蕙,生于彩云之南,长于官宦之家,幼时便跟随族中长辈学习书画,字如瑶台之月,超凡脱俗,画如晚秋之风,清新自然。她日日青山为伴,花鸟为友,在绘画上造诣颇深,在滇中一带小有名气,常有人登门求画。

她爱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没有战乱歹人,没有世态炎凉。然而,女子终究要嫁作人妇,宜室宜家。她纵然天资聪颖、才华过人,也难逃世俗的安排。

出嫁那年,她年仅15岁。一袭红装之下,她的心还带着几分迷茫和隐约的期待,可她不曾想到,未来的自己将有着何等坎坷又复杂的命运。

婚后,她随夫去往四川任职,远走他乡。春去秋来,不知度过多少漫漫长夜。思家之时,她便凭着记忆画着幼时学过的花卉,一笔一墨皆是情。不久,她身怀六甲,本是欢喜之事,奈何上天不肯眷顾,夫君不幸染疾早逝,留她一人在世。

异地他乡,举目无亲,缪嘉蕙只能含泪回到云南。山一程,水一程,她孤身走上漫长的归家路。途中盗匪猖獗,民不聊生,从不出家门的她见到此情景,不禁感慨万分,这尘世远比她想象的复杂得多。

重返故地,早已物是人非。缪父不再为官,缪家也不比从前,双亲年岁渐老,家中又无固定的经济来源,再也无法照顾她与腹中的孩子。无奈之下,缪嘉蕙只能卖画抚育幼子。好在人人都知她才艺双全,纷纷来买她的画。

卖画为生的日子艰难,可她的画技却日渐提升。然而,这只是苦难的开始,孩子出生后,云南便爆发起义,战乱不断,她又一次远走他乡,成了无家可归之人。

苦命的女子回到四川,卖画谋生。直到慈禧太后下诏选送女画师入宫,她有幸被四川督抚举荐送至京城。

历经层层选拔,终于来到慈禧面前,她先画了一幅《布袋和尚》,可慈禧并不满意,命她再画。她深知自己不能错失良机,一定要入如意馆为画师,便反复琢磨,发觉并非画技出错,而是内涵有误。细想之下,慈禧崇尚奢华,而之前所作太过素朴。所以第二次她便以颐和园为景画了《秋韵深远》,方被慈禧认可,选入宫中。

进宫后,她朝夕长伴慈禧左右,传授字画。徒弟是位高权重的太后,她自然不能以师傅自居,只能处处小心指点。

慈禧的喜怒无常让她渐渐学会了察言观色,见慈禧欣赏武则天,便日夜不停地画《金轮皇帝衮冠临朝图》。那日,她来到乐寿堂,递上画轴,慈禧只看了一眼就欣喜万分,当即放下画卷,对她赞叹不已。

慈禧这一举动让缪嘉蕙在宫中的地位一升百丈,不但免其跪拜之礼,上至嫔妃,下至宫女,见面都要称她一声“缪先生”。这样的称呼无疑是对女子最大的尊重。

世事无常,慈禧还是对书画慢慢失了兴趣,展开宣纸,寥寥画几笔,剩下的便要缪嘉蕙作完,最后盖上慈禧的印。慈禧赐予大臣的书画,八成都出自缪嘉蕙之手,如此代笔实在是画师之辱。

凡是文人,皆有傲骨,她怎愿受此委屈?奈何宫墙深深,她注定难以逃离。功名利禄乃是过眼云烟,如今虽身处紫禁城,心怀竟不如卖画为生时畅快。

她依旧日日与慈禧研习画技,思绪却早已飞到宫墙之外。一日,她取出绢纸,望着颐和园群芳争艳,执笔作画。四幅画都包含了她对沧桑岁月的感悟,其中一幅画着罂粟花。清末鸦片泛滥成灾,她想告诉世人艳丽的罂粟并没有罪,自古它就被用来入药,真正有罪的是那些吸食贩卖罂粟走向毁灭的人。

墨色浓淡相间,刚柔相济,许久都未曾这般随心作画。最后,缪嘉惠拿起两方朱文印,在纸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只愿这幅画能代代相传,不负画师的一片苦心。

她进宫时日久了,慈禧待她便越来越苛责,缪嘉蕙与那些伺候慈禧的太监宫女也毫无区别。无论关系如何亲密,终究还是主仆。她被慈禧呼来喝去,从不敢违背质疑。

缪嘉蕙永远也不会忘记慈禧六十大寿那日。只因慈禧要看汉人的凤冠霞帔,她便被宫女披上红衣,蒙着盖头,站在大殿之上让众人“欣赏”。深感耻辱的她双眼空洞地望着众人,心中缓缓滴血,想要逃离紫禁城的念头又一次在心中升起。

光阴在不经意间流逝,花开花落人如旧,她半生的喜怒哀乐都埋藏在心里,十数年如一日,心险些在安逸中麻醉。她不知宫外发生了何事,从旁人口中隐约听闻天下大乱。与往日不同,这次不是内忧,是外患。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皇帝与慈禧逃离京城。家不成家,国不成国,谁还有心思吟诗作画?她将往日的画轴收入包袱,一袭素衣远去……

天下之大,该去往何处?哪里又能容得下她?她为儿子安排好前途姻缘,自己则离开了那片是非之地。她也曾劝过孩子官场险恶,怎奈他已被繁华蒙蔽了双眼,再也无法脱身。

后来,缪嘉蕙以67岁高龄,携三名女弟子游三峡,登泰山,在山水田园间感悟岁月。这才是文人该有的人生,没有束缚,没有纷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天地间作画,将自己融入自然。

她走乏了,便回到京城,在什刹海醇王府旁买了一所宅院,廊前种几株花草,翰墨怡情,诗书为伴,细数流年,以此终了。

猜你喜欢

画技卖画慈禧
米芾《春山瑞松图》艺术风格赏析
青蛙卖画
慈禧喜欢野大夫
第二十三回 东阿镇盛产东阿胶 慈禧后喜得小皇子
慈禧:真的是个“好吃家”
油画行思录之三:狭缝之间天地宽
皇帝卖画
画技
多面慈禧:亲民也得看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