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2016-08-23鲍立军

考试周刊 2016年60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有效性课堂教学

鲍立军

摘 要: 如何使初中科学家课堂教学有价值、有效果、有效率、有魅力,真正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呢?作者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 初中科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识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兴趣。

1.以人为本,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价值观。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有的人生中的重要生命经历,是他们个体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所以,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关注不到学生的发展需求,课堂的价值选择就会停留在“传递知识”上;而以实现认知目标为宗旨的课堂,就会演化成演绎“教案”的过程,制约师生活动,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连传统课堂教学视为最重要的传递知识的价值,也不可能得到完全而有效的实现。

2.变课堂实验为课外实验和家庭实验——增加做的时间,增强学生的自主性

课堂45分钟毕竟有限,课外活动和家庭实验在时间上比较充裕,形式上也比较灵活,可以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便于有针对性地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自我调整、自觉自理的能力,增强自主意识。可以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做想做的实验,以及通过实验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利用生活经验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发展。例如,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家庭小实验,证明蜡烛的成分里含有碳和氢。他们会积极动脑思考,联系过去习得的知识,认真加工整理,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实验原理,设计优良的实验方案,达到实验成功的目的。又如,如何用厨房里的物品设计熄灭蜡烛实验;如何用废弃的物品医疗器械如注射器,药水瓶、旧电池等设计一些气体制取和性质实验装置,这些小小的创作,小小的发明,为将来学生成为科学的创造者奠定了良好基础。

3.教师终身学习,优化知识结构

科学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自然学科,它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新课程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不断融入新教材中。所以,教师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物教育功能,主张通过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普遍缺失,因此,教师要学习人类社会丰富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新课程对物理教师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要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等。

在新课程内容框架下,绝大多数教师由于知识的综合性与前瞻性不足,难以独立地、很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所有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之间建立起协作的工作思想。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从习惯于孤芳自赏到学会欣赏其他教师的工作和能力,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一起取长补短。

4.注重学法指导

中学阶段形成科学概念,一是在大量科学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二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演绎出来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角色,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要注重科学探究,多让学生参与探究,经历探究过程,体验获得探究结论的喜悦。

5.教师要准备教材

一节课内容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如果内容太多,则学生学习不到真正的知识,因为内容繁多就会讲不透,学生也练习不到位,就像是走过场一样,但是内容太少,学生就会觉得翻来覆去就是那点内容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所以这个量比较重要。在准备过程当中一定要明确重难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也不知道哪是重点需要掌握哪是非重点,如果我们能够做到通过讲授让学生自己可以判断哪里是重点就很好了,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到知识。准备教材是要注意把讲授的内容分成几大块,每一大块用什么样的方法处理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而且各块内容之间怎样联系等问题都考虑到。

6.布置“生活化”训练习题,体验科学价值

训练习题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的一环。布置一些科学而又贴近生活的训练习题,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解决问题,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训练习题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就是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学生不应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为了考试而学习。学生的作业应该走向生活,作业应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由“题海”走向“求精”“求活”,应该个性化、活动化、生活化。因为生活世界是生动的,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学习,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正在学习的科学知识的价值,从而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与价值。

7.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教学细节

一节成功的科学课,首先必须有完整的教学设计和流程,也就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原则选择一些适合于教师、学生、教材的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机整合,使整个教学过程清晰化、明朗化、条理化,在具体实施教学时,一路铺设的就是教学细节,所以课堂教学由教学细节构成。如果说教学设计流程是造房子时的框架,那么课堂教学细节就是房子装潢的一处处细节,所以教学细节相当于是对教学流程的铺砖设瓦,教学细节是服务于教学各环节的。教师首先必须着眼于大局,其次要着手小处,也就是要关注细节,对教学细节的处理是否得当很能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及其所拥有的教学智慧。

8.激趣导学,让学生“想动”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丰富多彩、奇妙生动的科学知识,对纯真好奇的初中生来说,充满吸引力和刺激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科学知识中蕴含的情感和美感,以科学知识的“奇”与“秒”,点燃学生纯真好奇的火花,使之产生新感觉,激发新兴趣,诱出新欲望。

9.联系生活,让学生“愿动”

将学生悉知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切入点,学生能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掌握学习主动权。科学知识的形成源于自然,源于生活,初中生已有十多年的生活经验,这种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学生的直接经验,是学生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学生挑选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不懂的、不清楚的疑问的过程,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

10.教师要注重学生原有认识的资源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靠建构而不是传递的。也就是教学并不是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中建立起知识体系。因为知识建构是从活动中产生,所以知识是嵌于活动中的,我们无法将知识从经验中分离,知识是在自己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学生的经验实际上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和社会阅历等,这是教学的起点,因为新知识的获取必须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比如在进行浮力的第一课时的教学时,当讲授沉体是否具具浮力时,可以引导学生猜测,并说出依据,此时学生就会在已经具备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回忆,如水中搬石块、水桶在水中提水,然后可叫学生利用弹簧秤测量验证,这样可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建构。

参考文献:

[1]周文霞.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2]费月芳.用“生活实验”点亮初中科学实验课堂.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有效性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浙教版初中科学“阅读材料”教学对策初探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