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八大后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6-08-23涂京
涂京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创新,这些理论旨在解决当下中国面临的最直接现实的问题。与此同时,作为对受教育者的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价值指导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也随之蓬勃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教育方法都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而这些发展,在丰富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的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党的十八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发展
1.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更具社会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在这短短的24字当中,蕴含了我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其中,民主和自由更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层面诠释出党和国家的任务,不仅是要构建一个经济、政治和文化繁荣发展的社会,更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社会发展目标,让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了前所未有的新价值,使其效果的衡量有了新依据。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新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即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面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对全面深化改革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将越来越高,作用将越来越大。在当前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社会性更加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激励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协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促进和保证政党、政府和市场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指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就要求党领导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从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此过程中,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目标,有利于全面贯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的要求。
2.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更具实效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新事物作为更符合当下环境要求的元素,应被予以支持和鼓励。马克思曾指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是同时产生”。在物质世界中,我们就是在不断通过解决新问题来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新的条件和环境,而这种实践基础之上的理论创新,正是能够引起社会伟大变革的先导。
其次,习近平主席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两个巩固也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中,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行动指南。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丰富和发展,这些理论体系会更加密切地通过对思想的教育指导实践,使社会朝向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最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改革共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指导。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
1.加强社会主义信念教育
信念是意志行为的基础,是个体动机目标与其整体长远目标相互的统一,没有信念人们就不会有意志,更不会有积极主动的行为。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加强对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信念教育与理想教育相伴出现、密不可分。当信念成为一种心理动能,能够为了实现理想而激发人们潜在的各种能力,就能达成与理想信仰相应的行为志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是将坚定的社会主义教育普及到每一位群众,再将社会理想内化为个人理想,达到二者的辩证统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在全社会开展信念教育,使其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和精神品质。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价值指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总结了我党长期以来的理论发展,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建的内容。不仅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渗透在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每个层次。因此,党和国家将彻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我国的国民素质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至今,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突飞猛进,我国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伟大实践的热潮,并得到广泛的认同。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做到发展的成果由人民集体共享。
在新时期,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大学生群体当中屡次出现有违道德常规的恶性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对于中国当前教育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但人们忽视了一点,任何教育活动都无法离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单独进行,尤其是高校教育,大学生已成年,思想道德素质已经形成,要想通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扭转学生的行为习惯,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改变了社会环境,同时也造成了多元价值观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新时期的大学生面对日渐激烈的社会竞争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诸多原因导致了少数学生的道德观不够健全。精神文明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是一种形式,而是有益于受教育者提升道德素质的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借此机会,单位、部门、社区、学校等所有教育者和相关部门都探索、创建了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推动其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