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练习的预设与变异
2016-08-23张文煌
张文煌
摘 要:练习预设与过程变异是辨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行云流水的变通性变异;反之,如果不重视过程信息的变异,那预设必然脱离学情。可以说练习更是学生个性化学习过程。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变异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这种课程资源的共享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得到最大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预设;变异
小学数学练习是一种占据较大课时比重的重要数学活动,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比较明确地将练习的教学功能定位在巩固知识、熟练技能上,因此施教者往往根据巩固知识、熟练技能的要求来精心设计练习内容、摆布练习层次,确定练习的深浅度。然而新课程改革则要求我们的课堂,给学生以更多的生活意义、人文关照和生命关怀;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个人的独特经验,包括情感经验、语言经验、关系经验等,重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带有个性化、生活化的变异。下面根据本人在练习教学中的实践体会,对新课程改革视域下的练习的预设与教学过程变异情况的对策作一初浅的探索,以求更好地构建练习的课堂模式,引领学生走向自主、智慧和多元的学习乐园。
一、小学数学练习的二个预设
一个是目标预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的能力和思维方法得到改善,同时要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个性品质等得到健康的发展。其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必要准备,而且是其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基础,因此作为巩固知识、熟练技能的练习必须增强目标的预设性,要对知识理解的标准情景和变式情景做到心中有数;要对知识掌握的深浅度以及与已有知识的贯通与联系,作出预先的考虑与估计;要对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作出精心安排和把握,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也应该做到事先有独到的考虑。
例如,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后,把“数中有0的读法、写法”这个重点抓住,估计学生可能在写“数中间有0”这种情况会感到比较困难,三万零四可能会写成3004,因此要预设通过各种变式练习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并灵活应用。教学《克与千克的认识》后,根据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比如3千克51克换算成了351千克等,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质量计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与换算”,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学习“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乘法应用题”后,要着重分析数量关系“求几个几是多少”,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想出解答方法。
总之,整节练习总的目标要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从局部到整体都能做到有的放矢。具体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设定:一是知识技能设定,通过练习查漏补缺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新知,从初步认识到熟练掌握;二是情感与态度设定,结合练习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情感态度;三是解决问题设定通过练习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学会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第二个是教学组织形式的预设。练习不像授新课那么有“新鲜感”,又不像复习课那么有“成就感”,要让练习出彩,就得改变传统的“教师出题,学生做题”的练习模式,需根据不同的练习内容,重建练习的课堂生活。
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对这方面的练习,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却比较单调,重复现象比较,更需要执教者重组教材,设置合理的练习形式,使练习富有活力。
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充分张扬了个性,激发了兴趣,不仅巩固了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法则,也接触了多种实际的生活问题。对于50多个学生的大班级,教师不可能随堂检查每个学生的练习情况,很难了解每个学生的练习结果,很多学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这样一种“小助手”的协调组织,不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及时的掌握学生的练习情况,而且也为“小助手们”创造了锻炼能力的机会。
应用题的练习可以采用“题组”训练的形式。题组是指根据基础知识设计的应用性、综合性、开放性比较强的习题,让学生“牵一发而动全身”,以最少的题目达到全方位的练习巩固。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应用题题型就是体现这一思想的素材,而题组练习的设计正是从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知识理解出发,让学生养成自觉的用数学观念去看待、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
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变异
教学过程变异是指对原有课堂预设流程的偏离、断裂、肢解。在练习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学生的学习反应突然“跳笼”,超越教师的预设与估计,这时教师就必须从容地面对这种生变,及时地调整教学的方向、重点和要求,使教学在更加符合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要求的层次上继续运行,促进学习的变异和学生的发展。根据对练习课堂教学过程变异的观察与分析,小学数学练习教学过程的变异情况大致可分为:跳跃性变异,意外性变异和阻滞性变异等,以下通过具体案例来阐述这三种变异情况及教学对策。
练习的设计必须“依纲靠本”不能脱离教学实际,我们在备“课”的同时更要备“人”。备课中我们更强调了一种预设,教师从整体上把握练习过程,根据课前的预设引领学生的思维,有序展开练习。比如习题要适当,习题的类型尽量多样化,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练习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巩固应用所学的知识等等,高质量的预设更体现出教师是组织者的功能。备人中我们更强调了一种变异与变异,学生在哪个环节会出现什么情况,相应地教师如何去指导帮助?突出了教师的随机应变,当出现与预设产生矛盾时,作为教师必须有“生本意识”。
总之,课前预设与过程变异是辨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行云流水的变通;反之,如果不重视过程信息的变异,那预设必然脱离学情。可以说练习更是学生个性化学习过程变异的变异活动,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变异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这种课程资源的共享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最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骆伟.让数学练习课充满活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0(01).
[2]Thomas.Groood.透视课堂[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万化让.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漫谈[J].普教研究,19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