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再等
2016-08-23陈含章
陈含章
距离2015的离开已经三个多月了,夜里我仍旧时常感觉到腿骨间一阵撕裂般的疼痛,梦里是被石头压住了腿,动弹不得,有时疼得厉害了,我会猛一下睁开眼,伸手摸一下额头,浮着一层冰凉冰凉的汗珠。
不敢出声叫唤,我甚至对这疼痛有些甘之如饴。因为我知道,这些细小却锋利的痛,正混在我的血液里,和这个在黑夜里挣扎的年轻生命融为一体。我预感着,我将完成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青春革命。
2015年11月20日,我在山路上狠狠摔了一跤,右腿骨裂,右脚踝挫伤。我横躺在病床上,妈妈拧着眉头坐在床边,手里摇着病历本说:“你就任性吧,说了多少遍不让你去,你非要去,现在摔成这样,医生说要卧床两个月,我看你长不长记性!”,另一边她却伸出手掖了掖我肩膀下面的被子。我冲她吐了吐舌头说:“我这好歹也算是为国捐躯,你这党员干部不得表示一下啊,哈哈。”她又气又笑。
出“自行车祸”的前一周,我无意中在朋友圈看到了一条“骑行环保:为瓷娃娃募捐”的消息,这是一个由一些骑行爱好者自发而成的临时性团体组织的一次活动,要骑车出城,进山捡垃圾,并且在城市中为瓷娃娃们募捐善款。兴奋,是看到这条消息时的第一感觉,我一下子从沙发上跳起来,在房间里踱来踱去,坐立不安,生怕抢不到报名名额。或许是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渴望帮助他人”的英雄梦吧,我在联系组织人报名的时候,就早已开始在脑中勾勒着自己推着自行车,走在一群志愿者当中为孩子们募捐的场景了。
这件事,不正是“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儿吗?
那一刻,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流过我的身体和精神,我第一次觉得自己正在经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它的“趣”在于一种对贡献的渴望,在于早已长久积蓄在我身体里的对“独立”,以及“真正意义上的成长”的渴望。
第二天我便开始行动,把生日时舅舅送的自行车从上到下擦了一遍,然后给同桌打了个电话借骑行护具——虽然我的车也是山地车,但还从未经过实战,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
拿到了护具之后,又一个难题来了:该怎么和爸妈说?
不出所料,作为一个学业正紧的高中生,想要参与这样的社会公益活动,父母必定是极力反对的。屋里黑着灯,爸坐在沙发上,言语里听不出任何情绪:“参加公益活动,还早。”而妈则是一边在厨房摘菜,一边提高了声调:“你就是不听话!谁需要你帮,你能帮什么?你好好学你的习就得了,管那么多事儿,还没到时候呢。”
我反驳一句,就迎来十句的教训。无可奈何,甚至是沉重的无力感。可是爸妈,怎么就不能听一听我的想法呢?
那天晚上,我鼓起所有勇气,像泥潭里涸泽垂死的鱼,“我就是想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你们说我还小,说我课业重,可是如果我现在不做,以后也一样不会有时间去做。我已经十七岁了!但我生活里哪一件事儿不是你们安排的?”他们都被我突如其来的话吓了一跳,妈刚想说话,我立刻补上:“我不知道你们说的长大是什么样子,但是最起码在我心里,成长根本就不!应!该!是这样!”然后我定定地看着他们,以一个挑战者的姿态。
但暴风雨没来,是爸按住了瞪眼睛的妈。
那一夜,我内心好像升起一团力量,觉得自己要破土而出,即将要以一种新的姿态生活。
但生活永远都是充满戏剧化的,就在“破土而出”的那天,全副武装的我还是因为车技不佳而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自行车祸让我妈又重新拥有了训斥我的筹码。但不知为何,我的内心仍是欢愉的,即便是在夜里常常痛醒。
后来我想,也许我真正想参与的并不是那个公益活动,它只是一个契机,打开了我几年来藏匿在心中的结。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成长是什么样子,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然而我不再为此纠结了,因为该来的正在路上,况且我已经向它迈出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