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探讨分析

2016-08-23张晓丹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7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三位一体高职院校

张晓丹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为依据,对高职院校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完善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努力探讨高职院校特色发展与培育社会应用型人才相结合的新型发展路线。并提出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建议:课程类型多样化、课程设置特色化、课程管理现代化以及课程内容丰富化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课程 三位一体 职业体能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211-02

体育课程改革是对我国高职院校新型技术人才培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技术技能的比较,更重要的是社会人才综合素质的比拼。因此,注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对我国高职院校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方案与路径,对高职院校深化改革体育课程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1.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现状

目前,国家政策是影响高职院校的发展的直接因素,同时高职院校的发展特点也本身制约着它的发展。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体育教学的场地、器材、师资等都一定的局限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学的落实和开展,体育教学无法以《指导纲要》为实施标准,无论是教学硬件还是教学软件都严重束缚了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1.1 硬件方面

1.1.1 体育场馆设施

体育场馆设施作为一项物质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完成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要保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2004年教育部颁布)中明确规定了高职院校的体育设施标准,但是实际上大部分学校都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并且差距还很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整个学校没有足够的教育经费。

1.1.2 教师数量和学历结构

《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了体育教师的数量:以体育课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课堂教学过程中每班人数必须控制在30人左右。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当中还有部分学校没有足够的体育教师,每班的实际上课人数都超出很多,有的甚至达到60人,每位教师每周上课基本超出10节,有的甚至达到18节,教师严重不足。

1.1.3 网络信息管理

二十一世纪最大的时代特征就是信息化,最近几年,计算机基本上已经走进了各校的体育部(室),同时专业培训也逐步展开,在教学管理上,计算机已经逐渐取代了人工计算,对体育考试成绩进行处理和评定,但是还没有建立体育管理方面得网络信息平台,还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1.2 软件方面

1.2.1 体育教学理念

各高职院校在体育课教学的理念上还是有偏差的,往往向“使学生学会运动”这一教育思想倾斜,主要还是遵循以前的教育传统(即以学科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这在客观上造成一种现象——“让学生学习运动”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并不考虑“让学生在运动中学习”的问题,如今的这一教育状况,对学校改革体育课程,发展体育课程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1.2.2 课程类型

教育部《指导纲要》有明确的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必须开设两年的体育课程(一、二年级),一共分为四个学期,144学时;面向三年级以上的在校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而只有一半的高职院校能够履行条例的规定,其中只有少数院校有开设选项课的能力,多数院校还是只能开设基础普修课;没有丰富多彩的课程类型,广大学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1.2.3 课程内容

在安排课程内容的时候,其中心都是“达标”项目,对那些人体科学知识(与体育锻炼有关的)传授的很少,针对性、实效性和长远性不足,课程内容不实用,基本就是延伸中学的教学内容,创新性不足。学生没有机会选择教学内容,学生没有选择空间和创新能力。教学形式也停留在传统的教学层面上,即把讲解与示范、完整与分解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另外重复练习和教学比赛等也是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不重视健身教育,对那些体育知识(与职业实用性相关的)传授也不够重视。

2.高职特色体育课程的构建

高职院校如果想要构建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就必须有一定的理论做基础,同时结合高职的特色进行分析,主要有如下几点对策:

2.1课程类型多样化

高职院校一般都是三年学制的,学生没有很长的时间能够用于在校学习,这是高职院校的基本特点,因此,体育课的课程类型应该以《指导纲要》的精神为依据,使课程的范围更广泛。没有必要设置普修课,应该以学校的自身硬件条件为基础设置选修课或选项课,如果学校条件允许,甚至可以开设课外体育课(俱乐部形式),把学校的体育资源充分的挖掘出来并合理的利用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包括课内和课外学习)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

2.2 课程设置特色化

高职体育课程在设置的过程中必须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体现出来,要充分考虑“三需要”,即社会需要、职业特点需要、学生需要,以往的体育教学的课程结构很单一,学科课程始终是主要的。开设属于自己的体育课程项目,即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基础,同时参考专业特点开设体育课程项目,比如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身体活动特征,可以依据这些综合地设置一些体育项目,使之能够帮助人发展职业体能,并对职业病起到预防作用。

2.3 课程管理现代化

现代信息使人们的知识面更加宽广,体育的管理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高职院校要把校园网络充分的利用起来,把多媒体应用到体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广阔的学习领域,更多的学习途径。建立网页对课内外体育活动进行介绍,可以分别介绍竞技体育、比赛规则和休闲体育项目等;也可同时开设一些相关栏目,比如宣传体育康复保健,介绍心理健康知识及运动健身方法等,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认识体育并掌握体育运动锻炼的方法。

2.4 课程内容丰富化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理念应该是“把学生作为中心”,应该不断推出新理念,遵循百花齐放的原则,应该以学校的实际情况(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为依据,参考地域、民族及季节的特点,选择一些新兴的、富于趣味性的内容供学生选择。体育选项课可以是各种球类(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也可以是武术、游泳、健美操等,甚至体育舞蹈、跆拳道、轮滑等都可以成为体育选项课,也可以把沙滩排球、定向越野等加入其中,选修课既可以选择理论性的内容(包括体育欣赏、休闲体育欣赏、奥林匹克运动欣赏、精彩赛事欣赏、民族传统体育欣赏等)。

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为依据,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提出改革与创新,即“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所以,要完善体育的硬件条件,就要让体育经费都落到实处。构建一个完整的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这个体系的课程类型、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管理及课程评价都应能够保证个性与职业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积极参与的能力,使他们成为能够满足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守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优化与重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

[2]胡振浩,童建民.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学生职业体能的体育教学实践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2(06)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三位一体高职院校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