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的教育引导策略探讨
2016-08-23朱小龙
朱小龙
【摘要】教育教学旨在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并非所有学生都是好学生、“乖”学生,现实中往往存在着一部分“问题学生”。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面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应该多加教育与引导,使其得以转化。为此,本文从问题学生的类型入手,对不同问题学生的教育与引导策略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学生 教育引导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78-02
引言
教育管理的难度不在于普通学生层面,而在于如何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更好地教育与引导某些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这些学生存在问题,势必要更多地得到关注与特殊引导,教师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特殊引导,才能促其有所提升,健康成长。
一、问题学生的类型
问题学生不仅仅是学习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还包括纪律方面存在问题以及心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在此,我们根据学生存在问题的不同层面将其分为不同类型。
1.纪律问题生
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是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的力量,如果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学校和课堂纪律,既有助于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工作,也能使他们在课堂上高效地学习知识,而且对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培养也有帮助。但是,在各级学校、各个班级中都有纪律问题生,而且这类学生在问题生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个性突出、胆子较大,有的甚至非常聪明,但是他们自制力和自我约束力很差,缺乏纪律意识和良好的习惯,学习上自由散漫,经常在课堂上吵闹、大声喧哗,这些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不但扰乱了课堂秩序,还影响了其他学生,也会妨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学习问题生
所谓学习问题生,就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的学生。当然,学习问题生并非只有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还包括学习能力差、学习兴趣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他们由于种种原因,知识接受起来比较慢,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存在诸多知识漏洞,令教师感到十分棘手。
3.心理问题生
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自卑,有的学生自负,有的学生缺乏安全感……但并非有心理问题就是问题学生,我们不能将所有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都扣上“心理问题生”的帽子。这里所说的心理问题生,主要是指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所谓心理问题严重,其评判标准是由于该心理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都面临着困难。比如,有的学生自卑,自卑到不敢与人交往的程度,这就是心理问题生,尤其需要加以重视,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二、不同问题生的教育与引导策略
对待不同类型的问题生,教师应该从不同角度入手加以教育和引导。
1.纪律问题生教育与引导策略
纪律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保证,也是构建良好的校风和学风的保证,班级纪律关系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而且关系到学校考核班级的荣誉,因此,引导和教育纪律问题学生,教师可以从班级纪律的制定入手,用规章制度、管理条例来帮助这类问题学生提高自我约束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设定班级管理目标。教师应当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共同拟定一份班级计划,以构建良好的学风、班风为宗旨,设定合理的、恰当的班级发展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纪律问题学生也会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其次,师生共同制定课堂纪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题,因此,教师应当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班规的制定中来,在班级会议上与学生一起商定具体的课堂纪律和规则,这样,能够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而且由于是学生自己制定的班规,他们会自觉遵守,纪律问题学生也容易接受由自己参与制定课堂规则。当然,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班级规则,教师要及时引导和纠正,通过良好的的班风、班纪来教育和引导纪律问题学生。
2.学习问题生教育与引导策略
对待学习问题生,教师需要加强辅导,针对不同问题来采取不同的对策。在进行教育引导时,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夯实基础,加强辅导。
(1)夯实基础
学习问题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困生,学困生无论是什么原因形成的,无论是哪方面存在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原因——学习基础薄弱。所以,对待学习问题生,教师就需要从夯实基础入手。比如,一名学生数学成绩从未及格,这说明该生数学基础薄弱,知识漏洞较多,要想对其进行转化,就必须要在基础方面入手,一点一点修补其知识漏洞,夯实其数学基础,稳中求进。
(2)加强辅导
对待学习问题生,不能像对待优等生一样“放心”,因为学习问题生在学习方面自觉性较差,加之基础薄弱,所以兴趣也会较薄弱。为此,教师需要对其加强辅导,利用课外时间来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之处,帮助学生认识到应该努力的方向。在教师的辅导与关注之下,学生能够更有信心和勇气克服困难,实现自身的突破。
3.心理问题生教育与引导策略
可以说,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多有着较坎坷、曲折的生活经历,有的学生家庭贫困,容易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有的学生缺乏父母关爱,容易出现严重缺乏安全感的心理;有的学生受过较大的挫折(比如家庭变故),容易出现极端心理……因此,教师面对这些学生,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感受到来自教师善意的帮助,从而在教师的教育与引导中逐渐树立自信心,找到安全感,平复不良心理,逐渐变得更加阳光、健康,充满正能量。比如笔者执教班级有一位学生由于父亲犯盗窃罪被捕,该学生受到了同学的嘲笑和欺辱,变得极度自卑,并展现出了一定的复仇心理。面对这一问题学生,教师没有放弃,而是经常照顾他,为他推荐好书,带他去理发,让这名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关爱,内心顽固逐渐被软化。后主动向笔者情愫。作为他忠实的倾诉对象,身为师长应认真倾听他内心的声音,帮助他分析,引导他勇敢面对,使他变得更加坚强、善良。
此外,教育者还应当认识到,对问题学生的心理分析及引导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应当持之以恒,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全心全意致力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结语
有的学生是单类型问题学生(即存在一种问题),也有的学生是复杂型问题学生(即存在多种问题),教师在对其进行教育与引导的过程中,应该辨别问题学生的类别,发现其身上存在的问题,一针见血,对症下药,使学生逐渐改善身上的问题,得以转变。同时,教师还要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很小的进步,都能够用以培养问题学生自信心,使其更为健康、自信、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杨燕萍.“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探析——以S学生为个案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2]王碧琴.用爱心撑起一片绿荫——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引导[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02).
[3]祁雪峰,张学军,杨嘉桦.“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J].河北教育,2005(13).
[4]李崇爱,徐杰.一个特别需要关爱的群体:中小学心理弱势问题学生[J].教学与管理,2005(18).
[5]赵纯仁,左艳辉.关于“问题家长”、“问题学生”和“问题老师”的思考[J].吉林教育,2005(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