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构建
2016-08-23张峰强
张峰强
【摘要】高中化学知识具有涵盖面广、理解记忆性强等特点,对于理科学生来说,学好化学极其重要,而课堂的高效与否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迁移和应用,也关系到学生对待化学学习的态度和化学学科素养的形成。因此,构建高中化学教学的高效课堂十分重要。本文中,对高效课堂的概念及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原因进行了介绍,并对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中化学 高效课堂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72-02
一、高效课堂的概念
高效课堂,又称高效性课堂,顾名思义是指能够达到相当高的教学目标的课堂,其实现主要是通过教师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措施和策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高效、教学高效、学生高效三个方面的相互配合,其既要求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也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培养。
二、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背景
(一)顺应时代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我国化工事业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化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多,而高中是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主要阶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的高效课堂,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初步形成化学的基本素养,既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也是为了学生将来能够更好的就业,更是为了我国化工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改变教学现状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学好高中化学对高中生尤其是理科类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然而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中化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方法老旧、只注重学生知识掌握而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只重视知识的接受而不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等,而构建高效课堂,可以很大程度的解决这些问题。因为高效课堂讲究的是将教师教授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既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解,也注重对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积极性,而且可以对我国教学现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解决。
三、对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建议
(一)进行有效备课
备课是进行授课前的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课堂的进度以及教学效率的高低,良好的备课也是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因此,要想构建高中化学的高效课堂,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有效备课。首先,教师要明白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并对教学内容进行确定,之后再结合学生特点、选择恰当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及设计完整流畅的教学流程等,怎样导入新课题,怎样讲解重点等都是需要教师注意的问题。教师还应该准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练习题,还要注意设计与学生的互动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另外,教师还应该领导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并对该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做到温故而知新。同时,教师还应该针对课堂上会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准备解决方案,例如:个别学生提出的较尖锐的问题等;备课工作完成之后,教师还应该进行课前模拟,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完善。有效的备课是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不仅可以保证课堂稳定的进度,而且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组织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师生常用的互动方法,也是课堂正常进行的驱动力,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或学生提出的问题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分析出教学方法中的利和弊,以便于及时对教学方法及教学进度进行调整,但是如果课堂提问过度频繁或者是难度过大,就会造成学生的紧张,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而课堂提问次数过少,会导致整个课堂死气沉沉,也会使教师无法有效的掌握到学生的听课情况,因此,教师组织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十分重要。例如:在学习“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为什么不同种墨水不能混用?”该问题考察了不同胶体在一起容易电中和引起凝聚的知识点,并且该问题接近生活,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
(三)将化学实验趣味化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及巩固,做好化学实验,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做关于铁的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实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此原理进行作画,比如,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显血红色,遇到遇苯酚显紫色,FeCl3溶液喷在白纸上显黄色。有趣的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四、结束语
高中是学生智力发展及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该时期进行化学教学十分重要。在高效课堂中,学生与教师高度配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因此,构建高中化学教学的高效课堂十分重要。在构建高效课堂的道路上,教师应该注重结合学生特点,一切从学生出发,设计高效的教学计划,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最终达到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延芳.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02:117-1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