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研究

2016-08-23丁萍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7期
关键词:社会心态高校教育思想政治

丁萍

【摘要】社会心态是反应人们最宏观的心理状态,其与心理有着量变和质变的内在联系。积极的社会心态有助于大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心理的塑造,进而使其具备更加优秀的心理素质,激发更多积极能量。本文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高校教育 思想政治 社会心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72-02

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反映了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积极的情绪基调,在校园生活中形成的丰富的情感、顽强的意志、积极的社会生活感受、良好的习惯、远大的理想目标、高尚的道德等优秀的心理素质。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主要表现出以下个基本特征,即积极性、独立性、适应性、创造性。

1.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1)大学生社会心态消极的表现

与积极社会心态相对应的是消极社会心态,从校园的相关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大学生受到多元社会文化的影响,其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消极社会心态。首先从学习方面的心态来看,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而引起的厌学心态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其次从交往方面的心态来看,大学生交友对象的选择具有排外性,同学关系较为紧张易冲突,且存在性别差异,人际关系还存在一定的功利化;再次从择业方面的心态来看,大学生受父母影响较大,择业心态趋于求稳选择;最后从情感方面的心态来看,大学生表现出较多的道德感与理智感的欠缺,进而会产生不正确的认知。

(2)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因素

从学校层面来看,学校是大学生社会心态出现消极的最直接影响因素,其中校园精神文化现状不乐观,校园心理环境不健全,人格熏陶氛围不完善等因此成为影响学生社会心态的重要校园因素。家庭是影响大学生社会心态变化的重要内在因素,在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下,家庭教育忽略了家庭氛围的影响作用,家长不当的教养方式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形态。

2.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养措施

(1)提倡“积极”教育理念

“积极”教育理念是基于人的外显和内隐的积极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而提出的,其拓宽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在高校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养中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自我教育的自主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突出积极教育的主体性。此外,在积极教育中还应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将创造性思维理念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学校或社团组织的创造性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潜在能量,形成新颖的创造力,增强学生自信心,进而使其产生积极的社会心态。

(2)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从学校层面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其视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将心态的积极管理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发展性教育、调适性教育、培育性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培养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三级目标。

(3)注重积极社会心态的自我培育

自我教育是一种主动性、能动性的教育活动,其在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积极社会心态是一种个体发展概念,一方面需要外界适当的引导和纠正,另一方面更需要自身挖掘积极潜能,进而是自己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首先高校通过各种活动培育学生积极的自我认知力,建立完善的自我认知训练体系;其次锻炼学生提升自我心理的承受力,对逆境建立较强的适应力、耐力和战胜力,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进行系统的耐力训练;再次增强学生自我情绪的掌控力,树立积极的抗压心态,是他们能够从容的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在精神上很好的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4)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感体验和良好素质的形成、发展与其所生活的环境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养中,应充分发挥优良校园文化的作用,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为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建立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首先高校应建立和营造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的规范化,建设有型的精神文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其次营造友好的朋辈群体环境,发挥学校主阵地的凝聚力和家庭氛围的积极影响作用,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此外,还应充分重视当前社会的媒体环境,营造理性的媒体传播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伦理道德。

参考文献:

[1]邓世平.大学生社会心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0

[2]耿晓松.大学生社会心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S2

[3]李珍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心态研究[J].理论前沿.2014.9

猜你喜欢

社会心态高校教育思想政治
九一八事变后知识精英与东北民众的社会心态
谣言倒逼“真相”?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