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古诗文学习评价方式的探索

2016-08-23刘新彦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7期
关键词:古诗文评价能力

刘新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60-01

初中古诗文学习评价多是回忆式纸笔测验的模式,这种评价学习成效的方式存有片面性,学生虽能因记忆了具体信息而获得好成绩,但忽略了高层次的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人格的培养,也无法客观评价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改变考试评价带来的不足,应从三个维度进行全面评价。

一、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

考试是终结性评价,是“在一相对完整的教学阶段结束后,为确定学生达成整个教学目标的程度而作的总结性的评价,主要是以量化的标准评定学生学业成绩。”①优点:能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或实现了规定的学习要求。缺点:仅反映学生某一时刻静态学习情况,无法反映动态发展。形成性评价“是一种伴随教学过程而进行的经常性评估、日常性评价。” ②优点:关注学习过程中态度、习惯、方法等表现。缺点:不利于选拔。随着课改,这两种评价已在结合。如《上海市中学生成长记录册》中语文评价有日常成绩、期中、期末、学期总评,侧重知识与能力的评价,评价还有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注重过程与方法。学习表现包括:⑴善于观察思考,主动发表感想;⑵勤于完成作业,及时订正错误;⑶敢于相互合作,懂得尊重他人。又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评价。多维度综合评价反映某一阶段动态的学习发展曲线,学生能看到成绩和不足,从而有目的调整学习方法、改善学习态度等。

以百分制综合试卷为例,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按3:3:4分配,古诗文满分30分来设定综合评价成绩。

在单元学习中使用这种评价,能全面、客观反映学生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利于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增强。

二、评价方式多样,丰富学习经历,激发学习兴趣。

巴金《我的散文》中回忆:“我仍然得感谢那两位强迫我背《古文观止》的私塾老师。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二十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系。”可见, 经典学习不在于实用,是将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精神生命的一部分,使其终身受益。这需要评价方式多样,丰富学习经历,激发学习兴趣,感受经典魅力。

背诵是常用的评价,形式单一,难激发学生兴趣,可采用诵读表演和背诵比赛。初中生表现欲比较强,表演和比赛能得到他人认可,最大化满足心理需求,这也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理论指出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承认。学校、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通过比赛表明自己有实力,能胜任学习。同时能力得到认可,也得到师生的信赖和尊重。受尊重需求得到满足,又促使学生充满信心更努力学习,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变得越来越优秀,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层次。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古诗文学习评价还可更多形式进行。故事性强的进行课本剧表演,如《橘逾淮为枳》通过表演感受晏子善辞令的才能和强烈的爱国情怀;画面感强的进行绘画创作,用诗文中的意象构思画面,表达作品中蕴含的意境,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画面表现秋日雨后山中空灵,感受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喜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多形式的阅读比较,如学习《木兰诗》后观看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比较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经典的表达不同,写一份观后感。

多形式的评价丰富了学习经历,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文化素养,满足高层次需求,激发学习兴趣,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三、评价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生生互评。

考试评价中,出题、阅卷只有教师参与,教学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共同构成,学生也应是评价的主体,拥有评价自主权是学生主体地位一重要体现。

学生自评是自我反思评价,是对自我行为进行承担责任的评价。认识自我、查找不足,产生完善自我的意识。生生互评使学生客观、公正地认识他人,得到借鉴,主观上有改正不足、发扬优点的思想。同时初中生心智还不够成熟,比较在乎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看法,通过教师评价、自评和互评产生努力向上的想法,争取下一次评价更好,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增强了学习动机。这些评价可阶段性的,也可针对某个学习内容。

四、口头表扬鼓励是最佳的日常有效评价形式。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③每个人都是在表扬、鼓励中成长的,学生是在教师不断鼓励下朝教育目标发展的。教师口头评价针对性强,及时反馈学生闪光点,激励作用明显。但教学中有时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会打断发言,即使能听完多是简单指出回答错误,很少有表扬性评价,一定程度上挫伤学生思考积极性。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都有独特性,只要言之有理,即使回答错了,教师也应表扬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态度,肯定回答问题的价值。这样的评价有效性强,激励了学生,激发学习动机。

总之,古诗文教学中要多种评价方式并存,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格的培养,使其“腹有诗书气自华”。

参考文献:

[1]①②金林祥. 教育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第249、250页

[2]③邢岩梅.小课堂.大语文.立体化.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11.第89页

[3]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4]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9

[5]于漪主编.传承·撒播·弘扬: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与民族精神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4

猜你喜欢

古诗文评价能力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