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格尔木市红石山南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2016-08-23蒲润竹都忠卫李洪斌王存龙张国强

地球 2016年7期
关键词:品级褐铁矿金矿

■蒲润竹 都忠卫 李洪斌 王存龙 张国强

(青海开门矿业开发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10000)

青海省格尔木市红石山南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蒲润竹 都忠卫 李洪斌 王存龙 张国强

(青海开门矿业开发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10000)

青海省格尔木市红石山南金矿位于东昆仑造山带-开荒北金矿带西段,通过各种工作方法在AS20号异常区共圈出金矿体8条。大致了解和查明了该区内矿体产出位置,矿床成因特点及成因类型。矿化蚀变破碎带主要岩性为斑点状含褐铁矿砂板岩,岩层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南,倾角50°左右,带内岩石较为破碎,且石英细脉极发育。石英脉宽从几毫米至几十厘米不等,局部呈网脉状,矿化蚀变破碎带在地表具明显的斑点状含褐铁矿特征。金矿体产于蚀变破碎带中,且与石英细脉关系密切。

金矿 地质特征 成矿特征 构造蚀变岩性 成矿前景分析 红石山南 青海

1 区域地质背景

工作区地处东昆仑造山带(Ⅰ2)中的雪山峰-布尔汗布达造山亚带(Ⅱ28)的昆中断裂及昆南断裂之间,秀沟河北侧的红石山南坡。区内出露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均较简单。

区域位于雪山峰-布尔汗布达华力西-印支期钴、金、铜、玉石(稀有、稀土)成矿带(Ⅲ13)开荒北金矿带(Ⅴ21)西段。区域内发现的矿产种类较多,以金,铜为主,尚有铅锌矿、铁矿、砂金及铬铁矿等。铜矿(化)点较多,但规模都不大;金矿信息较多,已在开荒北、大干沟等地发现了金矿床。主要成矿类型有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等。

区内出露的地层为石炭系(C):a、下石炭统大干沟组(C1d):主要以断层镶于三叠系地层之中,断失顶、底的残段岩性出露。b、上石炭统浩特洛哇组(C2ht):呈近东西向的条带状分布。与下伏三叠系中统(T2nd)地层为断层接触。二叠系下统(P1):主要为碳酸盐岩组(P1b)地层。与下伏地层为断层接触,与上覆新近系中新统(N1)紫红色长石石英砂岩、砾岩地层为不整合接触。三叠系(T):三叠系中统闹仓坚沟组(T2n),为一套浅海相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夹有火山岩及粗碎屑岩。和三叠系上统八宝山组(T3b),由紫红色、灰绿色含砾砂岩、砂岩、中基性火山熔岩夹板岩及砾岩组成。新近系(N)和第四系(Q)。

区域地处东昆仑造山带,雪山峰-布尔汗布达造山亚带,昆南断裂和昆中断裂之间,形成大小不等次级断裂构造较多。断裂构造以东西向为主,主要由近东西向的F1-3断裂及北西西向F4-6断裂组成。F1-3断裂规模较大,基本贯穿整个区域。以向南倾的逆断层产出,石炭系地层严格受此两条断层的控制。F3断裂从本次工作区中心通过,也以向南倾的逆断层为主,基本构成三叠系中统(T2na)与(T2nb)分界线。F4-6断裂出露在东部偏南一带,规模较小,以向北东倾逆断层出现。

区域内岩浆活动不太发育,分布有限,侵入岩仅在红石山北出露有石英正长斑岩体(ξπ1 5),为印支期侵入岩,呈岩墙产出。

2 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普查区出露的地层较为单一,除少量新近纪(N)和第四纪(Q)的地层外,其余均为三叠纪(T)地层。中三叠世闹仓坚沟组(T2n)主要分布于作路沙耶一带,是普查区出露的主要地层之一,呈近东西向的条带状分布,为一套浅海相的碎屑岩碳酸盐建造,夹有火山岩及粗碎屑岩,是区内的主要赋矿层位之一。

2.2构造

普查区位于昆中断裂和昆南断裂之间,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但普查区范围较小,涉及断裂构造并不多,区内只发育F3、F5、F6断层。其中F5、F6、断层是近北西西向展布的逆断层。现将各断裂叙述如下:

F3:该断层横贯全区,沿AS17 B1、AS18 c1、AS和AS20号异常的北侧分布,其东侧出图。区内出露长为17km,断于中三叠世的地层中。断面倾向向南,倾角20—50°,具逆断层性质。断层次级构造极为发育,在其内见有3条,即F3-1、F3-2、F3-3,而且沿次级构造形成了一系列不规则含矿破碎带。其中F3-3规模较大,形成了一系列膨大缩小、分支复合的破碎蚀变带,局部地段与F3-2相连,带内出现规模不等的透镜体。破碎蚀变带最宽可达十—几十米,金矿(化)体受它的控制。

F5、F6:出露于F3断层的南侧,为一组北西—南东向近平行分布的逆断层,其北西侧被F3断层错断,南东侧出图。区内出露长度不足2km,断于中三叠世的地层中。

矿区内小规模的层间破碎带多处可见,破碎带宽窄不等,带内具斑点状褐铁矿化,且石英细脉极发育。这些小断层主要是F3断裂派生的产物。这组近东西向的断裂构造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通道和热能来源,而形成的破碎蚀变带及石英细脉与成矿关系密切。北面严格受F5断裂控制,矿体和矿化体均受破碎带的控制。

2.3岩浆岩

普查区内岩浆岩不发育,侵入岩分布有限,主要以细小的石英脉呈现。

2.4地球化学特征

异分 带编号 元素 异常点数(个)常下限峰值 均值 面积(km2)衬度 规 模异常外 中 内As  14  30 121 59.86 2.7 20 5.40 外 中 内AS18c1Au  12  3  45 11.1 2.5 3.7 9.25 外 中 内Sb  14  2 10.9 4.80 2.1 2.4 5.04 外 中B1Au  4  3 9.8 5.85 0.6 1.95 1.17 外 中AS19Au  64  3 47.7 5.03 10.13 1.66 16.82 外 中 内As20-1  8  30 200 119.39 0.95 3.98 3.78 外 中 内AS20 As20-2  4  30 34.7 34.38 0.46 1.15 0.53 外As20-3  4  30 76.4 49.35 0.54 1.66 0.89 外Sb  7  2 7.70 4.30 0.79 2.15 1.69 外 中

单位:Auω/10-9,其它为ω/10-6。

另外对该异常中岩石样Au、As、Sb含量统计,在含矿蚀变带中Au含量值较高,并且在异常中发现了金矿体和矿化体,为矿致异常。该异常经检查验证,在地表圈定矿体四条,分别为AuⅠ、AuⅡ、AuⅢ和AuⅣ号矿体。

3 矿床地质特征

3.1矿化蚀变带特征

区内发现矿化蚀变破碎带一条,出露于AS20号异常区。该带在地表的控制长度为4.8km,宽度为4-180m。矿化蚀变破碎带主要岩性为斑点状含褐铁矿砂板岩,岩层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南,倾角50°左右,带内岩石较为破碎,且石英细脉极发育。石英脉宽从几毫米至几十厘米不等,局部呈网脉状,矿化蚀变破碎带在地表具明显的斑点状含褐铁矿特征。

3.2矿体特征

主要矿体特征如下:

(1)AuⅠ号矿体:出露在12线—0线之间的破碎蚀变带内,矿体呈东西向长条状展布,含矿岩性为碎裂状含褐铁矿泥质板岩,破碎带内石英细脉极发育,且具硅化、褐铁矿染,矿体产状为165—191°∠30—40°,矿体由AuⅠ1和AuⅠ2两个子矿体组成,地表控制长度为280.00m。矿体单工程平均品位1.56—4.29g/t,品位变化系数43.23%。矿体单工程平均厚度0.73—10.93m,厚度变化系数89.39%。AuⅠ1矿体由1个工业品级(N)、1个低品位级(W)和1个Zn矿体组成。矿体顶底板以碎裂岩化泥质板岩组成。

(2)AuⅡ号矿体:出露在2—12线之间的破碎蚀变带内,与AuⅠ号矿体平行分布。矿体地表控制长为240m。矿体单工程平均品位1.20—4.43g/t,品位变化系数63.48%。矿体单工程平均厚度1.46—6.87m,厚度变化系数52.22%。矿体由AuⅡ1和AuⅡ2两个子矿体组成,其中AuⅡ1由1个工业品级(N)和1个低品位级(W)部分组成。工业品级(N)平均厚度为0.95m,矿体平均品位3.95g/t;低品位级矿平均厚度为2.49m,矿体平均品位为1.32g/t;AuⅡ2由1个工业品级(N)和1个低品位级(W)矿石组成。其中工业品级(N)矿体,厚度为2.04—2.64m,平均厚度为2.34m,矿体品位为4.40—4.41g/t,平均品位4.40g/t;低品位级矿体厚度为0.61—2.57m,平均厚度为1.59m,平均品位1.42g/t。含矿岩性为含褐铁矿化碎裂状泥质板岩,破碎带内石英细脉极发育,且具硅化、黄铁矿化。矿体倾向为165—167°∠30—40°。经钻孔深部验证,该矿体在8线实施的ZK0803未见到,证明向深部无延深,矿体顶底板以碎裂岩化泥质板岩组成。

(3)AuⅥ号矿体呈东西向长条状展布,矿体地表控制长度>500.00m,但在23线以东矿体逐渐变薄、变贫,实际AuⅥ长度仅有418m。矿体单工程平均品位0.84—3.17g/t,品位变化系数44.99%。矿体单工程平均厚度0.72—11.50m,厚度变化系数119.70%。矿体由两个工业品级(N)部分和两个低品位级(W)部分组成。其中工业品级(N1)矿平均厚度为0.92m,平均品位3.39g/t。工业品级(N2)矿体平均厚度为3.43m,平均品位3.31g/t;低品位级(W1)矿体平均厚度为1.34m,矿体平均品位1.16g/t;低品位级(W2)矿体平均厚度为1.18m,矿体平均品位为1.39g/t,矿体顶底板以碎裂岩化泥质板岩组成。

(4)AuⅦ1—1矿体:地表由TC3101探槽控制(原编号AuⅢ),深部由ZK3101钻探工程控制,由工1个工业品级(N)和1个低品位级(W)部分组成。其中工业品级(N)平均厚度为1.41m,平均品位4.48g/t,低品位级(W)平均厚度为2.48m,平均品位1.05g/t。

3.3矿石特征

(1)矿物成分: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自然金、黄铁矿、毒砂,成分较为单一,脉石矿物主要由长石、石英、方解石等组成。

(2)矿石的结构构造:矿体产于构造破碎带内及破碎带周围的砂板岩中,其结构主要为碎裂状结构、隐晶质结构、中细粒砂状结构;角砾状构造、板状构造、层状构造。

(3)矿石类型:区内金矿石按含矿岩石划分,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碎裂岩金矿石,其次为褐铁矿化碎裂状石英脉金矿石及斑点状褐铁矿化含粉砂碎裂状泥岩金矿石。

矿石有不同程度的氧化,具备氧化原生混合型矿石。

3.4围岩蚀变

矿体围岩长期经受区域变质作用的影响,主要蚀变见有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及碎裂岩化等。

4 找矿前景分析

普查区地处东昆仑成矿省(Ⅱ)雪山峰—布尔汗布达华力西期,印支期金、铜、钴、玉石、稀有、稀土成矿带(Ⅲ13)的大干沟—开荒北金成矿矿亚带(Ⅴ15)的中段。

大干沟—开荒北金矿带(Ⅴ15)处于昆中深大断裂与昆南深大断裂之间,沿次一级北西—南东向断裂组展布。1∶50万东昆仑化探水系沉积物扫面,在该成矿亚带圈定了以Au为主元素,以Au、As、Sb为基本组合的综合异常4处,即、、,其中本测区处于开荒北综合异常的西侧边缘带。在该成矿带,经近几年地质勘查工作,已发现本区南东约20km多的开荒北中型金矿矿产地;北西约100km之外,有小干沟、大干沟小型金矿及金矿点。

红石山金矿其含矿围岩、控矿因素、成矿条件均与开荒北类似,矿体产在中三叠世灰岩段(T2na)中,同样受北西—南东向断裂的控制,形成一系列构造破碎蚀变带,具备了导矿、容矿的有利条件。

5 结论

红石山金矿产于中三叠世闹仓坚沟组(T2n)地层中,该套地层经受区域变质和动力变质作用后,岩石基本形成碎裂状。在华力西晚期构造活动强烈,随之印支期构造运动的叠加,形成大量的热源,岩层在经受压力和位移作用将这些大量的热源释放出,在同期形成的断裂带和孔隙度较大的岩层内下渗、运移形成低温热液,随着构造活动增强,含矿热液在渗滤和扩散作用下,同时向构造扩容带运移,将前三叠纪地层中所蕴含的金元素及沿途地层中获取的成矿元素进行预富集,在破碎蚀变带汇集与围岩发生交代,充填成矿作用,形成交代、稀疏浸染状矿石,同时使近矿围岩发生蚀变和矿化。

[1]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省格尔木市红石山南金矿普查2009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 [R].2010.

[2]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省格尔木市红石山南金矿普查成果汇报 [R].2009.

[3]青海区域综合地质大队.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0万布伦幅-库赛湖幅 [R].1993.

P612[文献码]B

1000-405X(2016)-7-53-1

猜你喜欢

品级褐铁矿金矿
中国十大金矿排名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Premier金矿公司简介
西岭金矿——中国最大单体金矿
安钢烧结机配加澳褐铁矿粉的生产实践
血鹦鹉温室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与应用
清初盛京总管与盛京八旗驻防体制确立
褐铁矿粉的烧结基础特性的实验研究
元代功德使司官员考
国内褐铁矿烧结技术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