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江南民间美术资源引入校本课程
2016-08-23上海市浦东新区香山小学施燕华
□上海市浦东新区香山小学施燕华
如何将江南民间美术资源引入校本课程
□上海市浦东新区香山小学施燕华
浦东偏居上海一隅,这里保存的民间美术资源种类非常丰富,如民间建筑(“内史第”、“绞圈房子”)、民间雕塑(石雕、砖雕)、民间服饰(纺织、成衣)、民间工艺(编织、刺绣、印染)、民间绘画(灶画、农民画)等,在本土文化中占据了很大一块资源。根据调查,我们认为学生对浦东民间美术的认识是匮乏的,关注度也不够,但是他们都有学习的渴望。因此开发浦东民间美术资源,建设美术校本课程显得尤为必要。
【课程实施目标】
1.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学生通过参与课程的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即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学科统整性学习的能力。
2.弥补学生对浦东民间美术的审美素养。学生在整个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不仅体会了美的基本规律,更充分地了解了浦东民间美术的审美特点,弥补了对这一艺术形式的审美素养。
3.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和研究能力。教师在这一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过程中,不仅得到了民间美术素养的熏陶,更提高了自身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实施能力,同时,收获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程模块的构建】浦东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内容丰富,需要课程开发人员做精心的选择。课程开发的研究过程中资源的开发中应采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方法。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我们认为是需要提炼浦东民间美术资源中的“核心要素”。
《浦东民间美术》课程由主题单元性课程模块构成,例如,《“灶花”墙》和《元宵灯会》主题单元课程。
【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在江南民间美术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五个环节来开展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即“考察记录——梳理研究——感悟体验——展示交流——总结评价”,也称“五步操作法”。五步操作法是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遵照课程教学的一般规律,结合美术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通过美术文化资源开发,培养综合素质的一种操作程序。
第一步,考察探寻法。
学校组织学生到选择好的相关的资源(如博物馆、美术馆、老城厢、石库门、古镇或民间艺术作坊等)进行实地考察并记录相关资料,包括运用采访、调查、写生、摄影、摄像及记录文字资料等考察记录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可以通过自行查阅书籍、网络搜索、实地探访、调查问卷等形式开展前期考察和探寻。而幼儿园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差,就需要家长配合学生与幼儿园共同完成这一环节。例如,在《元宵灯》课程教学案例实施过程中,百灵鸟幼儿园组织幼儿及家长共同收集各种元宵节俗的资料。有的幼儿及家长到节日的相关实地进行观察并收集相关资料,有的家长带领幼儿去豫园观灯,拍摄记录了大量不一样的彩灯,对幼儿的视觉冲击很大,同时直观地了解了元宵灯的不同种类。有的家长不方便带幼儿外出观灯,就想方设法通过网络搜索相关资料,让孩子在图片欣赏中了解元宵灯。有的家长甚至拿起自身绝活,在家中给孩子制作“兔子灯”,孩子自豪的把“兔子灯”带来幼儿园给大家分享。幼儿通过访问爸爸妈妈小时候的元宵灯,对手工兔子灯有了进一步认识,向有经验的家长了解元宵节的各种趣事、爸爸小时候怎样过元宵节等;通过讲故事、唱“卖汤圆”、欣赏元宵灯、拉元宵灯、猜灯谜、看烟火、做元宵、品元宵等活动体验多种节俗文化传统,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第二步,梳理研究法。
组织学生将考察写生收集的资料加以梳理和筛选,并继续通过上网、图书馆、档案馆等进行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将收集的资料以专题项目加以分类整理、归档。在这一操作程序中要求学生制作资料档案袋,让学生在使用档案袋的过程中学会资料整理和归纳的方法。
例如,香山小学在《“水墨土布”装置》课程教学案例实施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通过上网检索、图书馆查阅及调查访问等形式,采集了许多浦东民间的土布资料,教师引导学生将采集来的有关土布的资料,包括颜色、品种、尺寸、用途、历史和传说等加以归类整理,尤其是对土布纹样资料加以筛选和整理。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浦东土布”对于旧时浦东农家生活的重要性,并了解从种植棉花开始,采棉花、脱籽、将棉花轧成棉花绒、搓成棉条、纺成棉纱,然后再染整、经纱、织布这样一个较为复杂的制作过程。
第三步,感悟体验法。
组织学生对采集的资料,在理解、感悟资源主题的前提下,以造型艺术的形式,如绘画、雕塑、装置、摄影、舞蹈、戏剧等方式进行表现,并体验资源的文化内涵和精神。
例如,蒲公英幼儿园在《小小剑玉展览馆》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明确了不同的教学重点。
1.小班——造型赏析法(重在欣赏感受与体验)。小班幼儿好动好玩,它们喜欢欣赏色彩鲜艳富有童趣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审美感受能力,但动手制作能力较弱。因此采用了家长制作和幼儿欣赏把玩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重点欣赏感受剑玉丰富的色彩和造型,并在此基础上感受其有趣的玩法。通过亲子创意制作的剑玉在造型上主要表现为三种,我们组织幼儿进行欣赏感受。
2.中班——材料选择法(重在参与制作)。中班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表现能力,但制作的经验还比较有限,此时材料的支持就变得尤为重要,合适的材料能够更好地支持孩子更好地表现与制作。所以我们决定采用亲子制作的形式来开展这一活动,并运用材料选择法支持幼儿的创作。
第四步,展示交流。
组织学生举办一个研究成果展示活动,将采集、制作的作品和资料在一个主题框架下进行展示和交流。比如,可以采用工作坊、报告会、陈列馆、小品等活动形式进行展示和交流。
第五步,总结评价法。
对学生所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可采用学生自我评价,也可采用“调查问卷评价”、“档案袋评价”及“作品展示评价”等。通过评价来总结各活动的成效,以及检测学生各种能力发展的状况。
例如,香山小学《“水墨土布”装置》课程教学案例实施的最后阶段,教师根据这一课程的学习内容设计了一堂评价课,先请学生填好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调查问卷表,学生填写并相互间积极展开交流与辩论。在问卷讨论中,同学们的回答精彩纷呈。例如,在谈到“土布这种具有固定形式感的传统布种要继续传承下去,是改变创新还是保持它原有特色?”时,学生的辩论也进入了白热化,有的学生说要继续传承必须改变和创新,才能跟上时代,才能有更多人接受。而另外一方的学生则认为土布一定要保持原有的特色才能让更多的人接受,因为改变之后“土布”就不再是“土布”了。学生通过激烈的辩论加深了对课程的了解和思考,增强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与意识。教师也从中对课程的实施效果有了更明确的把握。
【结语】通过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江南民间美术资源引入校本课程,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认识江南民间美术,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核,促进学生养成对本土文化持久的兴趣,逐步树立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志向,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素养、综合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