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技工院校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6-08-23蔡华诺
蔡华诺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的全面展开,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技工院校政治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目前我国技工院校政治课堂教学现状入手,从培养质疑能力、创新意识、发散思维和想象力三个角度阐述提升学生在政治课堂中的创新能力的有效对策,为提升技工院校政治课堂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方案。
【关键词】技工院校 政治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67-01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创新”是对所有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技工院校政治课堂的教学,如何摆脱现在枯燥无味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技工院校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就要求教师必须扭转观念,将教材的“神圣”地位适当的降低,允许学生挑战“权威”,挑战书本,甚至有时应该引导学生质疑那些他们认为不合理的事情,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不仅有益于技工院校政治课堂的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大有裨益。例如在讲解选举的时候,告诉学生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每个公民的权利,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发问,“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呢?你们认为这项权利合理吗?”学生们纷纷思考,有的同学会说“竞选班长是选举”,有的同学会说“我们村选举村长也是选举”,有的同学会说“我认为不合理,我们村选村长的时候就瞎选。”众说纷纭,很快就能打破课堂上较为沉闷的气氛。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刚才的质疑,继续讲解选举法的相关知识,这样一来,知识学习得更加深刻。
二、培养创新意识
1.独立意识。对技校学生来说,独立意识意味着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遇到问题时,能够钻研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独树一帜,这也是创新意识的根本要求[1]。一些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抱着“听听别人怎么说”的态度,盲目跟从大多数人的意见,没有自己的主见。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自主意识。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指出:“自主意识包括自我激励,自我控制和自主发展的意识,这种意识会在3-4岁产生,是一种伴随人一生的高级情感意识。”遇到问题时,学生要依靠自己而不是受外界的干扰,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所选择的事物上,通过各种办法,克服困难。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白发展的主人是他自己,一个人的发展主要靠自己,别人只是辅助而不能替代。同时,要尊重学生,让他们能够自主选择,自主活动,自主发展。
三、培养发散思维和想象力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创造性思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技工院校教师在进行整治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例如在讲解货币一章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同学们,谁能说说钱能干什么?”同学们纷纷回答“买东西”“吃饭”等等,这时教师报以肯定的态度继续追问,“同学们说的都对,那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钱能够买东西呢?其他物品可不可以买东西呢?”由此引发学生思考货币一般等价物的基本属性。接着,教师继续问,“同学们都看过古装电视剧吗?电视剧中的人都用什么买东西啊?”这时看过电视剧的同学就会回答“银子”“银票”,教师引导学生“为什么银子和银票可以买东西呢?还有没有其他东西可以用来购买呢?我们现在为什么不用银子和银票了呢?”一些学生会回答:“因为不便于携带。”教师问“银票和今天使用的纸币差不多,都很便于携带,为什么银票也不再使用了呢?”学生们纷纷陷入思考,最终教师解答疑问“因为银票是属于各个钱庄所有,所持银票必须到钱庄才能兑换,而且需要履行相应的手续,如果该地区没有这家钱庄的分号,银票就无法使用。”“现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学生会回答“到银行取钱,拿工商银行的存折不能到中国银行取钱。”等等。由此,学生的思路进一步打开,从而使政治课堂更加轻松愉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结论
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激增,需要新一代学会学习;科技革命,需要新一代革新创造、振兴中华,需要新一代开拓前进。创造精神、创新能力是人才素质的核心。所以,创新应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该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李丽.浅析在中职政治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意义及方法[J].数字化用户,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