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资本进入社会领域改革绩效及深化
2016-08-23孙裕增
孙裕增
民间资本进入社会领域改革绩效及深化
孙裕增
民间资本加大对社会事业领域的投资力度,改善了区域社会事业供给,对整体社会事业运营绩效具有激励作用。而社会领域消除体制障碍和制度创新,在相当程度上实现社会领域民间投资意愿转化为投资实绩。在人力资本成为未来决定性资源的条件下,坚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进一步深化民间资本进入社会领域改革
从浙江的改革实践看,社会事业领域在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和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建立投资适度回报机制,消除专业人才流动体制约束以及其他资源要素配置障碍的条件下,对民间资本进入具有显著吸引力,在增强社会事业公益性的同时,能够提升社会事业运行的经济绩效。
扩大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具有显著绩效
“十二五”期间,温州、诸暨、青田等地部署开展扩大民间资本进入医疗、教育、养老、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试点。民间资本在扩大对工商业投资的同时,加大了对社会事业领域的投资力度,建立了适度回报和成本管理机制,探索了商业运营与社会声望追求相结合的新型创业方式,改善了区域社会事业供给,对整体社会事业运营绩效具有激励作用。
——民间资本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浙江民间资本在市场进入的相对便捷和创业文化的长期导向条件下,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在册企业法人数由2011年的85万户增加到2015年的145万户。地方政府通过规划指引、项目招商、整套服务等吸引了民间资本就地投资,加之相对完善的工商业投资政策,民间资本对各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比重由2010年的57.4%上升到2014年的62.7%。
进一步看,全社会在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和社会福利业、环境、就业与社会保障5大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合计投资总额占第三产业投资比重由2011年的5%左右上升到2014年的7.3%,2015年预计进一步上升。尽管政府投资占社会事业领域投资比重较高,但民间资本在投资来源中仍居重要地位。
——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的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专科医院、基础教育、文化体育与娱乐业民间投资及运营绩效突出。在专科医院领域,继杭州通策医疗买壳上市后,市场占有率居第二位的温州康宁医院在香港证交所上市,首期募集资金达5.5亿港元。主业为医学第三方检验检测的上市公司迪安诊断成为行业龙头。教育领域重点投资于学前、高中、职业技术等,养老领域重点投资于机构养老、养老护理培训等,文化领域重点投资于影视制作与策划、电影院线、主题公园等。累计投资超过25亿元的诸暨海亮教育2015年7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全省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达到15家。“十二五”期末,温州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预计超过60亿元。诸暨市2014至2015年新批民办教育、医疗、养老机构64家,总投资超过50亿元,在校生占全市总数的19%,医疗、养老床位占全市总数的20%和50%。青田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预计超过10亿元。
表1 浙江固定资产投资比较(2010-2014)
——互联网关联行业投资快速增长。民营公司或个人投资者采取网上投资和线下投资结合、网上创业投资等方式,不断加大对社会事业领域投资力度。据速途研究院报告,仅2015年上半年,全国共489起投资案例,其中253起披露金额案例,总投资规模达到695.1亿美元,其中,在线教育培训投资占7%、医疗健康占5%、文化娱乐占4%、游戏动漫占5%。杭州、宁波分别24起、5起,总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互联网医疗与健康服务创业,在线课程教学,非义务教育,职业与技术培训,资质资格课程与考试培训,传统文化教育,版权交易与技术交易,文化产品开发与经营,养老服务策划等项目,改变了传统固定资产投资模式,物质资源节约效应突出。
——从就业情况看,2010至2014年,科研和技术服务、文化体育及娱乐领域非公有单位增加人数较多,分别增加了4倍、1倍。另一方面也说明,科研和技术服务、文化体育及娱乐领域开放程度较高,人员流动障碍相对较少。在人力资本居于关键要素的社会事业领域,较少的障碍和限制,可以吸引较多人才,并形成重要竞争力。互联网就业持续向好。据中国就业研究院报告,2015年前三季度,互联网人才需求量同比增加40%,就业指数5.63,位居首位。
民间资本进入社会领域的逐步扩大,活跃了第三产业各行业的创业创新,客观上也促进了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对改善区域发展质量和集体福利具有持续、迭代的激励作用。较高收入居民的差异性需求也得以部分满足,基础教育的双语在校生增长10多倍,医疗康复护理、产妇及育婴特别护理专科、高端体检合计出院人数增长20多倍,养老院高端养护床位利用率在60%以上。
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社会领域的制度创新加快
“十二五”以来,在土地等要素约束条件大体一致的宏观政策环境下,浙江基于居民手持现金较多、企业家资源充沛以及创业策源地活跃的独有资源,组织开展不同层级、领域和区域改革试点,其中社会领域消除体制障碍和制度创新,在相当程度上实现社会领域民间投资意愿转化为投资实绩。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主要是采取清理和规范关联行政审批事项,修订综合和专项规划,编制目录和营造舆论导向机制等措施,促进了投资便利化,改善了民间资本进入社会领域的良好预期。“十二五”以来,在社会事业领域新增投资项目全面放开的同时,加大了贯彻落实民办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条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养老服务体制改革以及教育、文化、体育改革决定的力度,浙江省人大还出台了养老服务业促进条例,法律法规和重大改革政策消除了部分行政许可、资金及技术门槛,支持民间资本以控股、参股等方式参与国有事业单位的存量改制。以县或城区为单位修编和公开规划,为投资者明确了空间布局定位,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事业布局的类别、专业要求,呼应投资者的迫切需要,降低投资决策成本。
探索建立投资适度回报机制。主要是采取自主定价、投资利息提取、清算奖励等措施,落实税收优惠规定,满足投资者的基本决策需要。营利性机构实行自主定价收费。非营利性机构允许投资者自取得收入之日起,根据实际投资额,每年按银行贷款年基准利率的一定比例提取投资利息,允许在投资项目歇业清算时,依法清偿后资产仍有盈余的则提取一次性奖励。在实际操作中,以投资者自主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为限,允许用于抵押融资,适当降低财务成本。按贷款年基准利率的1至4倍提取投资利息,也为投资者可以接受。对建设项目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机构取得的业务收入给予营业税减免,公平水、电、气负担,加速固定资产折旧等,通常可以增加现金流量,减缓经营压力。
表2 浙江城镇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数变动(2010-2014)单位:万人
表3 科研与社会事业相关指标变动(2010-2014)
逐步消除专业人才流动的各种障碍。针对人力资源对于社会事业创业、发展的首要政策性约束条件,采取单独核编、人事代理、医师多点执业、公派专业人才暂保留身份不变、补足社会保险缴费差额、简化公办社会事业单位聘用民办事业机构人才手续、统一受理公办和民办社会事业机构人才支持项目申请、公平科研项目申请和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加快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等措施,改善民办社会事业机构的用人环境。这些改革举措,实质上改变了民办社会事业机构早期高薪用人的做法,而上升为丰厚薪酬、事业留人和相对自由流动保障相结合的复合式用人机制。
积极推进地方政府职能和运行方式改革。围绕公共服务供给与生产主体多元化,采取深化政府购买服务和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简化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认定手续,公平教育生均经费补贴、养老床位补贴、医疗特色学(专)科建设补贴、医疗责任保险及养老床位综合保险补贴等政策措施,引导民办社会事业机构提供差异化、高质量的服务产品,参与地方更多公共服务项目的竞争。温州自2012年起每年拨款2800万元,诸暨2014年预算1200万元,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用于民办医疗、养老、教育等相关服务支出。2015年,浙江公布的政府采购目录共计65项,预算购买服务项目资金83.8亿元,购买服务对象不分所有制形式。推进地方政府部分职能转移改革,事实上也为民间资本扩大对社会事业投资创造了较好条件,“十二五”期末,浙江每万人拥有民办非企业达7.8家,位居全国前茅。
着力深化民间资本进入社会领域改革
从浙江的实践可以观察到,民间资本在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科研等领域细分行业的有效投资、产品优质化以及社会影响力,多少改变了消费者的选择。在人力资本成为未来决定性资源的条件下,坚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进一步深化民间资本进入社会领域改革,可以巩固现有势头,适应发展规律。
注重提高市场预期。通过法定程序修改补充现有法律法规,加快地方立法和完善政府规章,保证地方公共品政策调整和协调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水平,定期公布基本清单或目录,完善并公布相应服务标准。主要是解决民间资本进入社会领域的净资产收益、定价、风险控制问题。扩大自主定价、协商定价的范围和项目,改进基于成本监审的政府定价方法;净资产收益更多依靠自主创新,生产或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项目和产品,运用科学的成本控制机制;构筑良好的竞争机制,将财务、人员、市场等风险控制导向更多依赖于投资者的敏感性、决策力和执行力。
进一步放宽投资经营准入。简化机构设立审批程序,优化规划、用地、招生、大型设备配备、技术许可等审批流程,完善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混合经营的体制机制。坚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原则,严格控制城市公立医院、公办非义务教育学校、公办养老机构、公办体育文化场馆的建设规模和标准,为民间资本留出空间。推进城市功能区调整与公布改造标准,保障闲置工业用地和房产优先用于举办科研、医疗、教育、养老、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完善支持互联网创业创新的系列政策措施,根据创业者需要,逐步废止、取消和修订相关行政规制,在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事业网上经营领域实行精准改革,尽量通过地方立法和信用监管,规范创业者的权利与义务行为。
加快建立国有和民办社会事业人才双向流动的政策制度。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第三方水平考试、资格认证和人事代理机制,改革完善行业执业注册制度,进一步消除行业组织和学术团体、政府重大科研项目立项对民办机构的不当限制条件。完善民间资本与高校合作办学机制,提高毕业生履约率,改善民办社会事业人才供给。
拓宽民间资本退出渠道。建立健全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适度回报和奖励制度,试行投资者自取得收入之日起,每年按贷款年基准利率的一定比例提取投资利息。完善股权变更、机构解散和清算机制,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投资者将民办医院、学校、养老院、体育文化场馆等无偿捐献的,当地政府要给予一次性奖励。
探索建立风险控制和行业监管机制。结合当地实际,建立权利和义务相等、公开透明和规范管理的民办社会事业风险防范专项基金,完善法律援助和救济机制,维护职工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健全民办教育、医疗、养老、体育、文化等事业信用评价和信用奖惩制度,建立政府主管部门行政监督、行政执法与行业性组织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综合监管机制。
支持不同性质社会事业共同发展。打破公办与民办社会事业机构分别由不同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格局,加快建立事业机构统一登记注册制度,改年检制为年度自主报告制,真正切断公办事业机构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纽带,与民办事业机构公平参与社会事业项目竞争服务,激发新型社会企业自主发展动力和活力。深化政府产业基金投资、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改革,保障民办机构参与公平竞争。探索允许非营利性社会事业机构举办营利性机构、项目,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将营利性机构经营所得充实非营利性项目或者公益性基金。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