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的实现机制
2016-08-23于新东
产城融合的实现机制
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研究员
努力构建能够不断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相关运作机制十分重要
研究产城融合实现机制问题,有时会想到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来源于生活,而又特别生动贴切地能够反映城市与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关系之本质。那就是,把产城融合实现机制问题形象比喻为城市与产业相知相守、相濡以沫的“一场恋爱婚姻”。产业眼望着纷纷投入一个个能够使自己生根发芽乃至开花结果的城市的怀抱,而城市也都巴巴指望着把一个个能够茁壮成长及至产下金蛋的产业揽入怀中。愿望都如此,也都十分美好,可谓情理之中。但结果也正如同恋爱婚姻家庭,有着迥然不同的各种结局。具体来说,不外乎这样几种情形以及相应的几种结果。
其情形,从恋爱婚姻权的自主与否来看,一种是包办婚姻,一种是自由恋爱,当然还有一种就是媒妁之言。城市与产业的匹配,从历史及现实来看,完全可以找到与上述三种恋爱婚姻一一对应的活生生的情形。与包办婚姻相对应的是指派给城市的产业,姑且称之为“计划型产城匹配”或者“行政指令型产城匹配”;与自由恋爱相对应的是城市漫长发展进程中自然而然内生形成的产业,比较恰当的称谓就是“内生型产城匹配”或者“自然成长型产城匹配”更或者“你情我愿型产城匹配”;与月老撮合相对应的就是指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无论是城市能级提升之需,还是功能优化呼唤,都需要城市加快培育发展相应产业,于是既结合自身基础、特色与优势,又充分分析相关产业现实及潜在的发展规模与前景,而决定培育发展的产业,可称之为“外来移植型产城匹配”或者“双向选择型产城匹配”。
其结果,不管是包办婚姻,还是自由恋爱,抑或媒妁姻缘,都不外乎融合美满和分手离弃两种。正如前面所说,融合美满的都是相似的,正如同幸福美满的恋爱婚姻,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所有实现有机融合发展的产城也大体都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而分手离弃的就各有各样、程度不一了,也就像分道扬镳的恋爱婚姻,或性格不合,或感情破裂。没能有机融合的产城有的是产业不服城市的水土,有的是城市不是产业的那盘菜,总之相互不适应。而具体的产城矛盾纠纷表现就是相互掣肘、两相遗忘、一方拖另一方后腿,最坏的结果就是产业萎缩、经济萧条、城市破产。值得一提的是,内生型产城融合也不是永久的保险箱,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比如底特律和汽车产业。不过,话得说回来,辩证看,内生型产城融合至少在美满道路上是可以走得更远更好。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的铺垫,笔者认为城市与产业、或者产业与城市要真正实现和谐美满的局面,就要尽可能走“内生型产城匹配”或“自然成长型产城匹配”更或“你情我愿型产城匹配”的演进路线,或者即使是走“外来移植型产城匹配”或“双向选择型产城匹配”的演进路线,但也都要时刻强调城市与产业两者之间的相互匹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荣辱与共。因此,努力构建起能够不断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相关运作机制就显得尤其必要。
一是成长水土要一致。说白了,成长水土就好比谈婚论嫁所常常强调的门当户对。产城融合的关键就是要围绕城市的资源禀赋等,培育发展相应的产业,而产业的落户选址也一定要充分考虑自身与当地城市的匹配度。二是价值取向要一致。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大家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一定要有共同语言”,指的就是基本一致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城市与产业同样存在一个“三观”需要一致的问题。三是行动步调要一致。所谓步调一致,在婚姻中,最为常听到的词就是夫唱妇随,举案齐眉了吧。城市与产业的融合发展之路一定也是这么回事。关键就是要围绕共同的价值取向,相互扶持地实现共享发展目标。四是战略前瞻要一致。战略前瞻,实际上通俗讲就是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的因素,而在产业发展规划中同样要充分吸收城市提升的需要,从而城市与产业携手并进、并驾齐驱,共创明天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