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经济:开局向好 率先转型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判

2016-08-23明文彪杨博野

浙江经济 2016年8期
关键词:杭州浙江经济

明文彪 杨博野 吕 淼

浙江经济:开局向好 率先转型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判

明文彪 杨博野 吕 淼

进入3月以来,浙江经济呈现实体企稳、结构优化、信心充足的良好开局,但受到国内外大环境的牵绊,部分行业、部分区域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依然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浙江经济开局良好,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企稳回升迹象明显,以杭州为代表的大众创业创新展现出巨大活力,正在全国掀起率先转型的新浪潮。与此同时,部分行业、部分区域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稳增长和调结构、新优势和旧优势之间的平衡依然需要付出较大努力。

实体经济企稳向好迹象明显

受到春节因素的影响,浙江1—2月部分经济指标出现较大回落。但进入3月份以来,在宏观政策刺激和市场信心增强的利好下,企业开复工情况平稳,实体经济和就业市场趋好,新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积蓄,浙江经济呈现实体企稳、结构优化、信心充足的良好开局。

3月份以来企业开复工意愿增强。3月份中采和财新制造业PMI双双大幅反弹,创下近一年来新高,六大发电集团耗煤量同比增速由2月的-17%回升到0附近,钢厂高炉开工率也由1—2月份的74%提升到77%左右,显示全国层面经济活动再度回到扩张区间。1—2月浙江的投资新开工个数也同比大幅回升,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增速从去年同期的3.7%攀升至13.1%,加上企业库存处于历史低位,预示企业补库存周期有望或者已经实质性展开。

就业和居民收入水平总体稳定。就业方面,全省大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显示,企业用工总体稳中略降,用工减少主要集中在“低小散”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总体看,一季度全省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稳定在正常区间,并呈逐月走低态势,3月份比1月份降低1个百分点左右。收入方面,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于GDP增速,其背后的逻辑是资本收益率降低,而劳动报酬率上升。换言之,尽管企业利润率下滑明显,但单位劳动收入回落幅度却并不大,甚至可能提高。这种悖论是对过去劳动资本不合理关系的纠偏,非常有利于改善分配结构。

经济结构继续在向好的方向改善。从三次产业看,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持续在荣枯线以上。从三次需求看,消费崛起势头不减,基本生活用品类商品保持两位数增长,与住房有关的商品零售快速增长,新兴消费如出境游、网购、电影票务持续爆发式增长。从产业内部结构看,落后产业和僵尸企业逐渐退出,房地产依赖症有所减轻,拉低了经济增速,但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保持产销两旺态势,浙江的经济结构表现出自我修复、自觉调整的局面。

大众创业展现出巨大活力。互联网的兴起,加上发达的民营经济,再加上80后、90后走上历史舞台,浙江正在创造又一个财富增长的黄金年代。去年浙江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增长13.9%和11.3%,人均市场主体拥有量居全国第一。今年一季度26.7%的从业人员选择了自主创业或与家人一起创业,其中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有10.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嘀嘀打车、蘑菇街、挖财、同盾科技、51信用卡等诸多知名的创业项目,均源自浙江的80后、90后。年轻群体双创潮流方兴未艾,各种类型的创客空间风起云涌,成为浙江发展重要的新兴支撑力量。

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温州模式”后,“杭州经济”再度成为全国学习标杆。2015年杭州GDP增长10.2%,时隔3年后重返两位数,并成功跻身万亿元城市行列。杭州在电子支付、云计算、信息技术、大数据、物联网、机器人等领域涌现了众多专业的高科技服务商,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新经济已经成为杭州经济转型成功的主导力量。今年1月以来,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重要媒体,对杭州经济转型作了持续性的跟踪报道。从某种程度上讲,杭州是我国“新旧动力”成功切换的典范,其成功的机理值得深入研究,并有望推动浙江经济在新常态中再一次“超车”。

周期性和制度性风险挑战不可轻视

尽管浙江经济表现出巨大的韧性和回旋空间,但受到国内外大环境的牵绊,部分行业、部分区域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依然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浙江要积极推广基于小微企业的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大力发展特色小镇,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发展分享经济和平台经济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特别是贸易增长低于产出增长带来深刻变化。一是全球经济增速低于预期。OECD和世界银行将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分别调降至3.0%和2.9%。美国地区虽处经济复苏中,但3月Markit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初值、成屋销售、耐用品订单环比等数值均不及预期,欧日经济依然充满变数,印度、巴西、新加坡等新兴经济体国内消费和投资整体依然低迷。更为重要的是,全球经济出现了贸易增长低于产出增长的重要态势。1990年到2008年,全球商品贸易年均增速为9.1%,约为同期全球经济增长的2.5倍。2012年至2015年,全球贸易增速跌至1.9%,低于全球经济3%的增速。这背后的原因,除了价格因素外,更多是后金融危机时期,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实行紧缩性财政和私人部门去杠杆化,并推行再工业化和技术革命,导致就业岗位回流、消费内生化。即便现在全球经济复苏到2008年以前的水平,也很难企望我们的出口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浙江“去产能”基础较好,但对小作坊和“两链”特困企业的整治会给低收入者就业带来一定影响。相对全国其他省区,浙江“去产能”基础和条件都比较好,当下国家点名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过剩行业,浙江已基本妥善化解。早在2013年,浙江就启动了海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建立了一整套的亩产效益评价和要素差别定价的低效企业淘汰机制。另外,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工作实质上也是瞄准“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的。4月初,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提出力争全省每年淘汰1000家企业落后产能,以及淘汰整治10000家“脏乱差”小作坊,并积极稳妥处置“两链”特困企业。由于浙江块状经济发达,作坊式企业多、产业低端、技术落后,小作坊和“两链”特困企业应该是今年的整治重点。这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低端劳动力失业,影响部分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和增收,这部分人大部分是低收入阶层或者小老板,需要及早做好防范和安顿。

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去库存”要严防“库存未去、价格却涨”现象。一方面,全省房市销售延续去年以来的回暖趋势,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房地产去化速度领先全国市场。另一方面,区域和行业不断分化,住宅销售增速继续一骑绝尘,写字楼和商业用房销售增速继续下降,暂时没有回暖的迹象。特别是全省不同区域上演“冰与火之歌”,杭甬温城区商品房和商品住宅春节后去化速度不断加快,而其他设区市尤其是县、镇库存压力依然较大。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库存”的同时,全省商品房价格同比增速整体开始触底回升,其中杭州、温州和嘉兴住宅价格明显反弹。未来房地产政策需执行“因城施策”“分类施策”,杭州等都市区城市要严防死守价格泡沫,非毗邻都市区的县(市)要高度关注库存泡沫,切忌在市场降价调整阶段又来一次“输液”刺激,从而“呵护了泡沫”,推迟了出清。

G20峰会落地、股市震荡等一些短期因素值得关注。G20国际峰会落户杭州,旅游、房产、金融等领域的投资或将得到快速增长。但考虑到G20峰会前期的环境治理工作和亚运会的提前准备工作,预示“十三五”期间浙江将率先实现“浙江蓝”永久化。目前来看,环境治理主要有四个手段,一是扬尘工地停工,二是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三是高污染工厂停产,四是周边区域联动减排。杭嘉湖周边都是浙江重要制造业基地,临时性限产做法尽管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但对工业经济和部分投资活动的影响不可低估。短期内,钢铁、纺织印染、电镀等“两高一资”企业将经受“停产检修”。另外G20峰会可能会带来部分单位员工外出休假,并抑制外地游客进入,对旅游和消费经济也会带来一定影响。股市方面,去年金融业增加值对GDP的增长贡献突出,而今年的股市相对低迷,预计会给浙江经济增长带来0.4个百分点的损失,一定程度上放缓服务业增速。

有望“前低后高、逐季回升”

预计二季度以后,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逐步企稳可能性较大,而服务业增速会有所回落。全年GDP增速有望呈现“前低后高、逐季回升”的态势,经济增长保持在7.5%左右。主要的判断依据有三个。

生活和生产资料价格双双抬头。国内市场上,消费类价格“七涨一跌”,特别是食品类价格涨幅明显;流通领域生产资料价格像螺纹钢、水泥、化工等都在3月份环比明显提升。国际市场上,原油、铁矿石、黄金、玉米等大宗商品价格有见底回升的迹象,其中WIT油价反弹近30%。反映商品期货价格的主导指数CRB在去年12月探底后,逐渐好转,4月初已经突破400大关,去年年底只有370。表明终端领域库存回补比较广泛,并可能带动工业生产出现反弹。

房地产销售持续向好。去库存的政策刺激陆续出台,3月份以来,杭州、宁波、温州等区域的销售都有明显好转,周销售量都突破了1000套以上。这会带动下游的装修、家居市场。一般而言,在房地产销售数据和价格数据转正之后的2—3个季度房地产投资数据将会出现逆转。但由于库存过大,这一传递在浙江短期内不会出现,逐步改善应可期待。自2015年5月以来,全省商品住宅竣工面积同比增速持续回升,而住宅施工面积仍然在底部徘徊,写字楼和商业营业用房竣工面积一直到8、9月份才缓慢回暖,施工面积开始出现触底回升的迹象,预计在下半年会不断发力。

新经济、新标杆的力量非常值得期待。杭州经济走向是个重要风向标,如果在去年的高基数基础上,杭州经济依然表现不俗,则反映其转型已经基本成功,中国“新常态”标杆可以成立。如果去年10%的增长只是昙花一现,今年又落到8%以下,则反映市场对新经济的自我适应能力尚未真正确立。从杭州公布的一季度数据看,主要经济指标都保持两位数增长,反映杭州的经济成色可能已经发生质的提升。

对下一步经济工作的几点建议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坚持把创新发展作为第一动力,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攻方向,充分调动企业家、创业创新人才、广大干部的积极性,确保“十三五”开好局。坚持问题导向,具体应做好“四个结合”。

狠抓“去产能”与增强企业家信心、拓展就业岗位相结合。去产能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响应中央号召,积极稳妥处置“两链”特困企业,加快整治“脏乱差”小作坊,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和严重过剩产能,积极推进市场出清。在淘汰整治的同时,要运用市场化手段,做好企业家安抚转型和企业员工安置再就业工作。

扶持重点企业、重点平台与鼓励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相结合。要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重点打造杭州创新走廊、钱塘江金融港湾、义甬舟开放通道、舟山自由贸易港区等重大战略平台,继续实施浙商回归战略,大力招引一批龙头企业、龙头项目。同时,要积极推广基于小微企业的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大力发展特色小镇,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发展分享经济和平台经济。

壮大服务经济和提升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相结合。去年全省服务业比重达到49.8%,三产比重首次超过二产,实现了历史的跨越。从某种程度上看,代表浙江经济进入到一个服务业主导、消费主导的新阶段。《中国制造2025》开宗明义,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但与此同时,浙江工业经济正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工业企业效益不高,愿意从事生产制造的就业人员也在减少。浙江的民营经济优势从制造业起步,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也在制造业,需要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

培育新优势与稳定传统优势相结合。改革开放38年,浙江的块状经济、专业市场长期受称颂。但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或由于要素资源的紧张,或由于互联网等新业态的冲击,部分专业市场、商业综合体面临着过剩和转型的严峻挑战。当前,信息新经济成为浙江经济的新优势,互联网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原料的采购、产品的生产、物流的配送,甚至售后服务,都不再受到空间距离的制约。如何让块状经济、专业市场顺利嫁接新经济、新技术重现辉煌,是摆在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

猜你喜欢

杭州浙江经济
杭州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杭州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