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将渐入佳境

2016-08-23于新东

浙江经济 2016年10期
关键词:根本性简政放权短板

中国经济将渐入佳境

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研究员

市场具有通过“无形之手”自动调节经济的神奇力量,在笔者看来,时势也是一只自动调节历史进程的“无形之手”。正是在时势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下,2016年偶然中又必然地形成了中国经济开始真正实现挑战转化与战略新机遇开创、增长旧模式扬弃与发展新动能增强、困境逆境见底与发展渐入佳境的历史性交汇。

基于这样对当前与未来经济形势的总体研判,2016年将成为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中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元年。具体讲,2016年将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逐步实现根本性转变的一年、结构改革逐步实现根本性调整的一年、质量效益逐步实现根本性改观的一年。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建立在合规律、摆事实、用数据、讲道理的基础上的。

事物的变化发展往往遵循否极泰来的基本规律。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演变正是这一规律的绝佳注解,经济下行到最低位的时候,往往也是经济复苏开始之时。制约中国经济运行的那些突出矛盾及困难在2015年基本“粉墨登场、表露无遗”。一方面,该来的困难都来了,甚至不该来的困难也都来了,中国经济应该或者不该面临的内外部困难风险挑战都到齐了,因此说还能再有什么“幺蛾子”呢?另一方面,所有这些困难风险挑战该爆发的爆发了,即使个别问题还没有发酵透、没有否到极点的话,那也只是类似翘尾效应或者滞后影响在起作用罢了,至迟2016年将是其终了时,因此说又能再糟糕到哪里去呢?比如说,2015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但要看到相比2014年底到2015年1—4月几近直线式的增速下降幅度来说,回落幅度大大减小。再看具有先行指标意义的制造业PMI,2015年8月降至临界点下方以来,近期一直在临界点下方窄幅波动。事实上,经济微观层面也正在经历“苦尽甘来”的向好趋势。

对此,用三句著名诗句来通俗形象地描述与上述规律性认识相匹配的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境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中国经济历经磨难的第一境界,正是必经这一境界才有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中国经济彻底过滤的第二境界。站在前面两个境界基础上,中国经济能且定能步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崭新天地的第三境界。

需要强调的是,事物发展虽然具有“过程越痛苦,前景愈美好”的一般规律,但美好果实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必须全力发挥主观能动性,胜利的果实才会被我们摘得并牢牢抓在手里。如何尽可能主动地推动并实现中国经济由下行探底而至飞龙乘云从此渐入佳境呢?聚焦于补中国经济结构之短板乃战略首选。补短板同样有个轻重缓急之分,因而补短板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在当前的战术应当是重点出击、各个击破,集中力量、围点打援。

补经济结构短板的重中之重就是补供给侧结构之短板。建议,第一,全面深入推进“再市场化”。只有实现更高程度、更大范围、更深层面的市场化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会拥有一个良好经济生态。第二,全面深入推进“简政放权”。讲供给侧改革,必须首先搞明白,到底是谁在供给?从提供产品劳务角度说,无疑是公司企业为供给方。那么是什么影响了供给的能力与水平、质量与效益?很大程度是政府的各种行政干预。由是观之,简政放权势所必然。第三,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市场经济从本质之一来说就是法治经济,供需、价格等市场机制之发挥功能及作用,不是自动自发的,而是因为其背后有着坚强而健全的法治保障为坚实后盾才得以实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样必须在法治的强大保障下,才能站得正、立得直、行得稳、走得远。

猜你喜欢

根本性简政放权短板
执行“强制休假”还需“补齐三个短板”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立新标 补齐劳动防护短板
DCT的优势与短板并存
补齐短板 建好“四好农村路”
简政放权≠“减”政放权
Palabras claves en la China de hoy
取消“两定” 简政放权的好开端
追寻音乐本色,让活动趋向有效
简政放权环保公告真的取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