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新模式

2016-08-23黄庆荣成嘉宝李玉芳王丽娟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7期
关键词:新模式实践教学

黄庆荣++成嘉宝++李玉芳++王丽娟

【摘要】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效果和质量保障的关键。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要结合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充分体现医学教育的基础性功能,拓展优化实践教学内容,重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中笔者尝试构建“五环节、三结合”实践教学模式:“五环节”即课前、课中、课后、专项实训、临床模拟应用;“三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践与专业紧密结合,专项实训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旨在通过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践教学 “五环节 三结合” 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18-02

医学基础课程是引领学生进入医学领域的重要课程,是专业课程的基础,是学生的必修课。以人体结构学为例,此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是一门形态科学,具有名词繁多、形态具体、枯燥乏味、记忆困难等特点,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中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搭建好与临床护理应用之间的桥梁,打好基础,夯实根基,是我们在教学改革中一直关注的问题。如何把好实践教学关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人体结构学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保障的关键。传统实验教学大多是进行尸体解剖和观察,以达对人体器官定性、定位、定态的综合性了解。对于如何有效地获取并掌握知识,如何与临床应用有效衔接,针对解剖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的改革甚少,与培养实用型的护理人才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因此,必须从优化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充分体现现代医学教育的基础性功能、时代性特点和实践性原则,根据现代护理发展的需要,拓展优化实验教学内容,重视实验教学的临床操作,强化技能实践的探究过程,及时把先进的教学理论、成果经验引入教学,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尝试构建“五环节、三结合”实践教学模式。“五环节”即实践课前、实践课中、实践课后、专项实训、临床模拟应用;“三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践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专项实训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旨在通过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应用,提高教学质量。

一、实践教学“五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的改变是实践教学质量保障的前提条件。传统人体结构教学的理论讲授、标本观察、标本验证三环节模式已经不足以满足现代医护模式和教学模式发展的需要。实践教学“五环节”即:

1.实践课前

首先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医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解剖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要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完成治病救人的重任首先要依赖于掌握正常人体结构学知识,如果不了解人体的正常结构,不学习人体结构学,就无法对疾病进行正确的护理、诊断与治疗。学生一旦认识到学习解剖学的重要性后,就会产生学习动机,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此环节可在入学教育中开展,大约4学时,由解剖专业教师对新入校学生以“珍爱生命、热爱科学”为主题进行解剖学馆参观活动,进入解剖学馆首先要求学生在标本前默哀一分钟,以示对生命的敬畏。由教师介绍人体结构及与医护应用的关系、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强调将来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此环节达到尊重生命,热爱科学,承担责任,爱岗敬业的目的。这是学生步入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为将来学好医学基础课程,树立临床意识、服务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实践课中

解剖实践教学要有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和实验条件支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标本,同时还应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配备现代先进教学设备,创设运行机制良好的硬件环境确保解剖实验的有效开展。

解剖实践教学要积极培养学生探究知识技能的科研意识和思维习惯,及时发掘学生潜能,紧密结合专业进行重点内容的标本观察如骨性标志、肌性标志、腔孔裂隙、脏腑之间的毗邻关系等。通过对人体尸体标本实地“剖、查、认、定”的科学程序,逐步加深对人体结构的深度认识。

3.实践课后

指导学生结合专业应用横向总结归纳如皮内、皮下、肌内注射部位对比、胸腔穿刺与心腔穿刺对比等。把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实践总结和反思,让学生精湛掌握人体各器官的构造及分布关系,养成规范使用手术器械、严格解剖程序进行操作的临床职业习惯,为以后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实践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让学生能够将人体结构学理论知识充分通过实践体验在互动中探究,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提高临床护理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职业素质。

4.专项实训

结合专业开展实践专项训练。例如,在护理专业解剖实践教学中,我们打破原有的按照各个系统进行标本辨认、识别等传统方式,而是按照临床护理常用需求,突出了以项目为主体的实践程序,如在运动系统中围绕骨性标志的识别和应用、肌内注射、骨折与损伤等项目进行,淡化了普遍性,突出了知识的应用性。

5.临床模拟

学习人体结构学的根本目的是为医学护理临床服务,专项实训、临床模拟环节是提高临床护理技能的有效途径。由标本转化为活体,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指导学生相互模拟进行对比实践应用,如护理专业中的血压测量、腰椎穿刺、心肺听诊、静脉输液等,使学生掌握人体结构学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以上五个环节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每个环节均具有明确的内涵、具体的目标、明确的要求与可行的措施,五环节相互衔接、相互补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连环模式。在教学模式运行中,还要注意灵活运用多种实验教学方法,如“任务引领”、“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情景模式”教学等,形成鲜明的实践教学特色,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二、实践教学“三结合”

“三结合”既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践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专项实训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结合临床应用,拓展相应知识。譬如在讲椎弓间的韧带连结时,联系临床腰椎穿刺操作,从腰穿定位的体表标志到穿刺由浅至深所经过的结构层次,详细分析讲解。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使其深刻理解椎弓间的韧带连结,牢固掌握了椎骨间“三长两短”的韧带。在讲前臂骨间膜时,联系前臂处于旋前位或旋后位时骨间膜松弛,处于半旋前或半旋后位时骨间膜最紧张,因此临床上在处理前臂骨折时,应将前臂固定于半旋前或半旋后位,以防骨间膜挛缩,影响愈后前臂的旋转功能。

总之在教学中联系一定的临床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专业实践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又能使其牢固掌握解剖学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专项实训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为学生多临床、早临床、反复临床夯实基础,为就业及职业发展打好前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玉芳,秦勇. 人体解剖学理论与应用指导[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9

[2]陈尚.护理技术操作解剖学[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1.

[3]于振海等.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小班化教学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探索[J].解剖学杂志,2012.03

[4]马勇等.解剖学实验室开放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0,02

[5]李新荣等.医学基础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03

课题项目:本文课题研究项目《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为2016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重点项目申报课题

猜你喜欢

新模式实践教学
中职“人才孵化基地”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