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2016-08-23蒋梅香
蒋梅香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教学至关重要,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学中,应关注朗读,指导朗读,让朗读教学落到实处,以使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充分有效的训练,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朗读 感悟 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26-02
书非借不能读也,书非读不能开讲也!
语文教学,应强化朗读。一节没有朗读环节的语文课就如没有香气的茶水,让人没有喝的欲望。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字词、段落、内容、句子像流水线按部就班地铺排开来,那么毫无疑问,这样的语文课堂已经最大程度上的伤害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只会培养出会做题的“机器”学生,或许结果更糟糕。
目前朗读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现状是:1.学生忽视朗读,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了解朗读这一形式对于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对朗读的要求知之甚少。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有心从理论和行为上用心去引导,不仅要学生读,自己也要读。2.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一节课是45分钟,但是真正能朗读的时间又有多少?老师导入,讲解,然后进入下一环节,为完成所谓的教学目标,朗读很多时候成了一种摆设,有时候有的学生可能在没有充分品读课文的时候教师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3.朗读的指导性不够。在课前预设中可能安排了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是丰富的,但是光有读还是不够的,要在读的基础上有使“读”生效的指导。这也就是说不能光为读而读,读后要有及时反馈;不能光是教师一句“请大家有感情地将这一段读一读”,那么这种感情到底是什么呢?当然也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请将这里主人公悲伤的心情读出来”,或者是直接明确哪里读慢一点,哪个词读轻一点,哪个词读重一点,这种指导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指导,因此学生是被动而读,并不能享受到朗读所带来的心灵的碰撞,更不要说朗读所带来的美的享受了。这种指导下的朗读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小和尚念经式的朗读,而不是一种读者心灵与作者心灵碰撞的个性化朗读。
现状不让人满意,但两千年来传统教育早就证明: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语文课堂中,通过朗读,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积累生字词,感知课文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语感,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情怀和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智慧的光芒……
阅读的魅力无极之大,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朗读则会最大限度的达到阅读的目的,使之和教学相得益彰呢?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第一,在课堂刚开始的时候。这是一节课的初读环节。
既然是初读,我们就应注意初读能达到的疗效,不能一读就期待学生将所有的内容都读出来,而这则是和阅读目的相违背的,危害也是甚大的,所以要不得。
通过初读,可以让学生积累生字词,这是基础性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初步感知文意,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调。而这则将会对后面的教学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这一环节时,应使学生正确地初读,而不是漫无目的的。老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相当程度的问题,也可以给学生有益的初读启示,使学生在初读的环节中受益。
举个例子: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全文的主基调给人感觉是愁苦的、沉重的。所以在教学第二课时的课堂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课文的第55自然段至第74自然段,教学重点是现实目睹的闰土,所以为了使学生走入小说这种情境之中,我一开始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语段,引导学生情感朗读,并辅以必要的朗读指导,而学生也在读的过程中一步一步走近小说所设定的情境之中。
第二,在课堂的中间环节中。我觉得这里可以把这一环节称作细读环节。
这一环节的朗读已经不再局限于感知文意这一层面了,而是着力于对课文的细致研读,细致咀嚼。所以在读的过程中也无需大段大段地朗读,而是读关键的字,关键的词,以达到细读的目的。
当然了,这一层的朗读更加离不开教师的细致化引导了。通过细读,可使学生对课文的学习走上一个新的层次,那就是理解与体会。所以这一环节的朗读常常对阅读教学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来看一段教学实录:(该节课的课题是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其中有一个精彩的教学环节就是杨老师引导学生由“犀利”一词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目光)
师:刚才通过朗读,大家了解到这一自然段主要在说什么内容了吗?
生:在说列夫·托尔斯泰的目光。
师:托尔斯泰的目光,很好。再具体点,什么样的目光。
生:犀利,犀利的目光。
师:那么什么叫“犀利”呢?大家再读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看有没有语句可以解释“犀利”这个词?
生:(齐声朗读)“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师:对,读得很准确,“又稳又准,击中要害,”这说的都是“犀利”的内涵,也就是说“犀利”的意思是“锋利、锐利”。请大家再读几句,体会体会。
生:(再次齐声朗读)“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师:很好,我想大家通过刚才的朗读一定感受到了列夫·托尔斯泰目光的威力了。那么大家再看看,这个词除了可以修饰目光,还可以修饰什么?
生:武器。
师:(面带微笑地说)很好,可以修饰武器,还有语言等等。大家可以用这个词语造一个句子吗?
生1:他的写作语言特色是犀利。
生2:上课开小差的同学总是逃不过杨老师犀利的目光。
(全班大笑。)
……
我想,通过这样咬文嚼字地细读,学生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收获:一是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朗读体会到了这个词语的内涵,二是通过造句感知到了这个词语的感情色彩,而最为重要的则是由此深刻地理解了列夫·托尔斯泰的眼神,感受到了人物的精神魅力。
试问一下,这样的细读效果,阅读教学的课堂又怎能将之拒于门外?
第三要说的是在课堂的最后环节,可以叫作回读。
这一环节应是课堂快走入尾声之时的一次酣畅的升温。在这时朗读,可以再次感受课文内容,对于一些文学色彩较浓的文章,则可以使学生在前面学习的过程之后又有一次与文章情感对话的机会,而且相信这次对话应是充分的、更深层次的对话。
有一个回读的案例依旧在脑海中:
在教学《星星变奏曲》时,杨老师在这一节课的尾声设置了一个朗读的环节。具体做法是这样的:首先是利用视频技术播放了一段播音员丁建华的朗读录像,然后让学生揣摩,最后让个别学生依层次朗读。
一起来感受下这个环节的设置,首先是利用视频技术引导学生朗读,并在此过程中营造了一种读诗的氛围;其次,在这个时候,在这种情境下再让学生揣摩,注意,这时已是课堂的尾声,相信学生在此刻的揣摩应是充分的,而通过充分的揣摩,学生则会再次走进诗情。最后,个别学生朗读将是这一阶段朗读学习的一个充分检验,大家争相朗读,使课堂走入佳境。
还有一点,教师的朗读也很重要。来回顾一下这两个片段吧: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魏巍《我的老师》)由此可见,老师的范读对学生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甚至惠及其一生!
国文教师教古文时喜欢在课堂上大声朗诵。记得有一次教的是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诗至今能背得滚瓜烂熟,并且自此爱读辛弃疾的词。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师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的飘着炊烟。”教师朗诵着进入角色,他自己被感动了,他那深深被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迅速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虽几十年再未接触,但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又看到国文老师那充满情感的身子左右摇晃的样子和那一对注满情思的深沉的眼睛。 (于漪《往事依依》)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章的感情、气势、以及所蕴藏着的意义,都可以通过朗诵来表达。而学生在听老师的范读中,获得了对文章最初的也是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教师的范读是最为直接的,是火种、是催化剂。它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朗读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并产生共鸣。所以,老师,不要吝啬您的范读!
高尔基指出:“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有了朗读这种有声语言艺术,学生们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在润物无声中内化语言,理解课文,体味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文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