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高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8-23裴昉
【摘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当前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高校创业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新时期下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分析现阶段高校创业教育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具有时效性的策略,这对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创业教育 实践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5-01
2015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并要求到2017年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意见》中对高校创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和挑战。
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研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时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教育理论。大学创业教育指通过相关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使其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大学毕业生在择业中遇到诸多问题。目前的就业难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创业教育实际上是打通另一条条路径,让学生们走近创业,为将来可能的创业引路。随着高校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创业教育的成果将有益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及未来职业的宽口径发展。让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道路从“单行道”转向“宽带”行走。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15年就业蓝皮书——《2015年中国大学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相关数据显示,2014届全国大学生毕业自主创业比例达到2.9%,比2013届(2.3%)高出0.6%,并从近三届的发展趋势看,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呈现持续和较大的上升趋势。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不断高涨的创业热情背后却很少人真正付诸行动,除了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相对落后、创业投资仍处于初级阶段,许多创业计划难以付诸实践等客观原因之外,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因此创业热情和创业实践仍存在很大差距。从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现状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1.创业教育定位偏差
很多高校错误的把创业教育定位为精英式、选拔性教育。认为创业教育只在创新能力强,成绩优秀的少数学生中展开,使大部分具有创业潜质和热情的学生失去创业教育的机会,打消创业的念头。除此之外,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也不够科学合理。在大部分高校,所谓的创业教学课程缺乏系统科学的理念和体系,并且课程性质属于选修范围,教师和大学生都不够重视。所授课程知识宽泛,不分专业的大堂授课,课程不具系统化和专业化,阻碍了创业教育的全面有效开展。
2.创业教育水平偏低
目前全国100多所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内容单一、无衡量标准、缺乏系统设置等缺陷。此外,各高校还存在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很多学校无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大部分授课教师是其他专业或学院教师兼任,或是就业管理处等职能部门人员兼课。很多教师缺乏实战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教学,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使创业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3.创业教育实践和理论相脱节
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的教育形式,参加创业实践活动是学生提高创业能力的途径之一。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讲座、创业论坛、撰写创业设计书等形式。而学生在创业设计书中提出的有创意的项目,或是没有可行性,或是没有真正付诸于实践。最终只有极少数高校能将屈指可数的创业计划付诸于实践,进去创业园区孵化,最终创建公司。从侧面反映了学生所撰写的创业计划书有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学生无法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融入到创业实践中去。
二、探索高校实践型创业教育培养新模式
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通过相关知识学习促使学生直接实现创业行动。让学生能够利用自已的知识、才能和技术实现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途径创立新经济实体。大学生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他人、为社会创造新的岗位,同时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针对高校创业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我们有必要探索促进高校创业教育优化发展的策略方法。最根本的方式就是建立实践型创业教育培养模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加强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
高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在转变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对相关创业知识,尤其是风险防范方面的内容进一步学习,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高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开设针对不同专业特色的相关创业教育课程,并在课程结束时,让学生撰写创业计划书。如果项目切实可行,可提供给学生一部分专项创业基金,鼓励学生积极创业。在创业讲座方面,邀请企业家及创业成功的校友给学生做讲座,通过企业家们的实践经历丰富学生的创业经历,给学生更加直观的体验,近距离的接触创业。
2.社会创业导师弥补创业师资力量缺口
创业教育的师资是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创业教育的师资少是因为对创业教育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需要有丰厚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的实践经验,而传统的大学教师很难做到。想比起学生的需求量,师资规模存在很大缺口。为弥补师资不足,可聘请有名的企业家做高校的创业导师,他们有一定创业经验,能给学生创业实践上相应指导。同时,高校要建立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对一些教师进行相应培训,提高教学能力。
3.科技成果产业化
各高校应建立科技园区,通过支持和促进校内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创新人才,使所属科技园区成为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和培养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家的基地。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的北航科技园就是其成功的范例。北航科技园建立近二十年间,已取得突出的成绩,园区主要分为五个专业孵化器和一个学生创业园、一个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几部分。目前,园区已吸引国内外很多高科技企业入驻,包括金山软件公司、中星微电子公司、中德软件联合技术研究所、日本NEC等企业。
在这样一个百舸争流的时代,创业将成为大学生成才的途径之一。在高校中系统、科学、有效地实施创业教育,将创业理念融入素质教育,能使学生养成初步的生存意识和职业向往。通过行之有效的创业教育,学生在了解社会产业现状与前景的基础上了解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在掌握基本从业、创业知识技能要求的基础上,形成在社会中自强发展的信心与能力;在树立服务社会的职业理想与创业意识的基础上,成为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为社会的稳定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裴昉(1986-),女,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任教于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课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