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2016-08-23陈罗通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7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校

陈罗通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开展,案例教学法逐渐被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高校公共必修课程之一,《法律基础》课程中必背的内容过多,相关法律条例难以理解和记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已经成为高校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本文围绕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和《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展开分析,进而对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法律基础 高校 运用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0-01

随着法治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民法律意识的形成。为了增强全民法治意识,政府和有关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普及法律常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已经开设了法律相关课程。针对《法律基础》课程,如何使高校学生知法、懂法和守法已经成为所有法律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面对复杂难懂的法律条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为《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优势和价值

(一)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为社会关系存在复杂多变的特性,所以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就需要克服外界环境的影响,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法律基础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的联系起来,实现法律知识的活学活用。在《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和研究案例来掌握课程知识。学生在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培养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参与度,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1]。

在应用案例分析法的过程中,教师也潜移默化的转变了课堂教学角色,由知识讲解者变成了引导者,充分尊重了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不仅促进他们掌握《法律基础》课程知识,同时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其法律意识的养成奠定基础。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高校法律教师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工作时,潜移默化的促进了教师创新理念的形成。通过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都得以优化,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善和创新自身的教学手段,教师负责讲解案例,学生分析并参与讨论,这个过程不仅促进了法律知识的高效传递,同时还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想实现案例教学法的高效性,就要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端正教学工作态度,加强对学生的责任心。教师只有在具备丰富法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自身的教学经验,并借鉴其他教师的宝贵经验,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所以,教师在实现上述目标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为教师更好的教书育人提供了前提[2]。

二、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具体情况

(一)合理挑选《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案例

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典型性原则。典型性案例可以直观的体现违法行为的后果,并可以反映出其中涉及的法律法规,有利于学生快速、准确的抓住知识重点;第二,真实性原则。真实的案例来源于生活,案例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实践思维的培养;第三,启发性原则。选择的案例要具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特性,使学生能从中获得感悟;第四,复杂性原则。法律相关的案例不能够太简单,简单的案例难以发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第五,针对性原则。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选择案例;第六,关联性原则。教师在选取案例是应选择与高校学生相关联的案例,这样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理安排案例运用的环节

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将案例导入教学中,为学生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通过导入案例来讲解复杂难懂的法律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时,可以引入案例来讲解怎样防卫才是正当的,怎样防卫又是过当的,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和思考能够理解抽象的知识。在课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案例,并以此为课外联系,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独立分析和思考。

案例教学法总共分为五个环节,分别为导入环节、讲解环节、讨论环节、对话环节和总结环节。这些环节紧密相连,不可缺少任何一个,否则会大大降低案例教学法的功效[3]。

(三)引导学生围绕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提出问题,教师根据问题从旁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促进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原因,并为他们提供互相交流探讨的机会[4],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谈论,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使学生集思广益,扩展其思维能力。其次,在带领学生分析教学案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案例中的关键,可以适当的给予提示,促进案例分析的顺利进行。最后,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围绕教学案例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优化案例教学总结环节

在《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旁引导和提示,当学生思考的方向存在偏差时,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总结和反省,并且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维。

综上所述,在高校《法律基础》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法律基础知识,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促进学生健全法律意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合理维权。

参考文献:

[1]侯坚.论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经贸,2014(1):210-210.

[2]曹莉.高校法律基础课程案例教学研究——以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4(27):223-224.

[3]刘洪玲.“工学结合”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析——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为例[J].镇江高专学报,2013(4):100-103.

[4]朱德宏,侯芳.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案例的解释[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4):128-131.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高校
广告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