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2016-08-23何美丽杨小龙��
何美丽++杨小龙��
摘要: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通过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教师;教学能力;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7-0124-02收稿日期:2016-04-05
作者简介:何美丽,广西科技大学教务处研究实习员,硕士;
杨小龙,广西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博士。
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大学不仅要培养具有高深学问的精英人才,而且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应该养成求异思维习惯,具备一定的求异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对具体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提出质疑,敢于批判;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够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情况进行理论解释、抽象与概括。然而,我国大学生在这些能力方面都有所欠缺,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基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国从政策层面也加强了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秀、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是人才强国的需要。”然而,我国高等学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1高校亟须转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为什么我国人口众多,多年来一直进行教学改革,培养的人才却仍然创新能力不够强,更缺少大师级人才?为什么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学生的基础和勤奋都不如我国学生,却出了不少大师级人才?为什么与我国相比,英美国家对内容的讲解和对学生的管理随意性较大,但学生的创新能力却总体上比我们强?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注意培养人才方面的一系列理念的问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师首先应转变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才能从根本上取得大的突破。
2高校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难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很多高校在教学内容方面还停留在以旧有知识为中心的基础上,没有完全适应当前的科技发展和吸纳最新成果,因此也不能深度拓展和挖掘新的教学内容。高校在教学内容方面的陈旧极大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也极大地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传统的以教师、教室和考试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然在高校的教学中占统治地位,教师不能较好地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来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率。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也难以利用教育内容的革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教师的创新能力弱制约了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有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目前,高校教师自身大多数是传统的,没有经过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还在照本宣科,有些教师还停留在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阶段,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弱是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的短板。目前,高校教师整体的学历和职称结构还不尽合理,高学历教师占比还是偏低,虽然高校也大力引进高学历人才,但是新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大多缺乏教育经验,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仍然不能够发挥足够的优势。因此,教师的创新能力弱成为了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高校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先导
西方发达国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一些值得高校教师思考和借鉴的教育理念:其一,提倡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西方发达国家注重从小就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成长。这与我国从小就强制性地要求学生被动地学习大相径庭。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其二,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完全的学分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让学生能够多方面发展,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和特点。我国的教育讲究整齐划一、统一要求居多,不知不觉中消磨了学生的个性,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高校教师应该因材施教,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其三,提倡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非常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倡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探索,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高校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时,特别要注意通过探究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2高校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一位具有高超教学水平的教师不仅能够讲清楚知识的脉络,而且更应该着力于运用自己在科研工作中所积累的研究能力和对内容的深刻理解引导学生去发掘和领会更深层次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考,学生的思考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重在灌输,对课堂知识讲得很仔细,但是信息量小,可供学生发挥的空间不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多地依赖老师,在课堂中以接受知识为主,习惯于灌输,课堂气氛沉闷,很看重课程学习结果,不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通过采用“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打造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是目前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因素。其一,高校要加大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更新教师的思想观念,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促进教师实现从“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转化,既要会教书,又要会通过科研促进教学,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其二,培养教师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反省的能力,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反省,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思教学效果,从而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其三,高校改变教师队伍结构,要有计划地从企业和科研院所引进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去,或者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中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到高校从事教学实践活动,同时也要鼓励高校到企业或者科研院所进行挂职锻炼,改变教师队伍来源单一的现状,从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3]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教学能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
[4]唐玉光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外国教育资料,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