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校特色的中学音体美开展协同教学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研究

2016-08-23魏苏里娜��

教师·中 2016年6期
关键词:协同教学艺术素养提升

魏苏里娜��

摘要:综合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颖实用的教学手段,但都局限于本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忽视了其他学科为我所用和相互运用综合教育的实践。本文就中学音体美开展协同教学,提升学生艺术素养进行研究,通过教学实践,使体育与音、美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音、体、美学科的理解、感受和体验,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协同教学;提升;艺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7-0056-02收稿日期:2016-04-19

作者简介:魏苏里娜(1977—) ,女,浙江省金华市第五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研究方向:中小学体育教学。

为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使学科间的知识能协调发展,得到充分运用,我们就应发挥音体美显性和隐性课程的作用,提高艺术素养。拓展学生的艺术思维,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一、认真学习,精心合作

我们针对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组织课题组教师深入学习,精心合作,找出可以协同教学的内容,了解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步骤,组织教师仔细研读,认真琢磨,在课题组里交流心得,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探索协同教学之路。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珍惜每一次协同教学的交流和研讨,以提高教师的协同教学技巧和能力。这样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大部分教师由原来的不知道音体美协同教学应如何下手,成长为具有一定教科研操作能力的教师,提高了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建立档案,掌握材料

为了解学生对音体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我们为实验班全体学生建立了音体美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档案,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生活习惯、学习兴趣、体育、音乐、美术和其他爱好等)和问卷调查。通过认真分析综合,在掌握学生在校表现的同时,了解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和生活环境。一系列的操作使得我们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为实验的实践奠定了基础。

三、理念重组,推进教学

1转变教学思想,重组学科的教学理念

音乐、美术和体育教学既有相关相同的属性,也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思想。教师平时独立承担各自的教学,很少能够与相关联的学科去引申知识点,因而,学生掌握的知识都是单一的。要使知识在脑子里重新组合,这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教师间也很少去讨论所教之外的学科的教学。其实在实际教学中,音乐老师要排演节目,经常要找体育老师讨教舞蹈方面的问题,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也经常用音乐进行舞蹈和放松。重组学科的教学理念,给学生一个很新颖的感觉,拓宽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他们对学科知识的探究,他们会根据老师的指点,创造性地发明一些新的学习方法,以使学科间相互沟通,相互联系,强化记忆,拓展思维。教师间的相互联系和学习,也同样开阔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制订、教学方法的实施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突破了“课堂音乐”与“生活音乐”的界限,使学生在体育课堂和生活中也能进行音乐欣赏的再学习;而美术走进体育课,不但使学生学会了捕捉动态美,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体育动作规范的掌握。审美意识从自我开始进行剖析,做到了新课标所要求的那样,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开发者。

2重组教学内容,促进音体美协同教学的研究

在三学科的教学中,如何把握重组教材的切入点,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备课时候要认真选择,不可以随意组合、设计课程内容和教案,要与所教学生的生理、心理相符合,避免好高骛远,为组合而组合。在教学中,善于诱导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在重组学科教学时候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能力,仔细地分析研究。在做教学设计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到哪些内容是可以由他们自己完成的,哪些内容是必须通过互动才能完成的。如学生街舞活动,在外围设置速写的练习,圈内学生随着音乐不定时地在变化舞蹈造型,圈外学生快速地捕捉瞬间而过的美并进行速写;又如在美术体育协同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对动态美的欣赏能力,协同教学中体育教师引导学生练习标枪引枪动作、铁饼投掷等单个体育动作,使学生体会动作的着力点和动作的整体结构,加快体育技能的掌握;美术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动作的美感程度、人物精神状态,并画出速写作品,体育动作力量美充分展示在学生的画中。这种体育与艺术溶为了一体的教学课,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和审美观念。

3重组教学方法,促进音体美协同教学的研究

让教师充分认识到重组学科资源对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性,教师要从各个角度去剖析本学科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研究出对自己所教学生能接受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形式,把场地、器材等都考虑进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节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对美感的领悟能力和表现能力,并能创造出新颖的且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摸索出一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处于一个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

四、多渠道拓展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1校本课程,挖掘艺术潜能

在实施校本课程的时候,我们认真按照课程的要求组织教学,着力于课堂,用好教材、用活教材。针对不同学生,采用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针对一些学生语言智力与逻辑数理智力较弱,但其他方面智力较强的学生,我们鼓励他们走艺术类学习之路,从中挖掘自身的优势。

2走出校门,提升艺术素养

通过走出校门,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项文体活动,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校外多形式的音乐、绘画作品让学生闻之有声、视之有色、触之有物,从而使学生全方位得到美感教育,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3以赛促学,提高参与能力

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大力推行早锻炼、课间操长跑活动。要求全体学生每天跑1000~2000米,使跑步成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手段;通过举办篮球赛、足球赛、排球赛、趣味运动会、校运会等系列活动,以赛事促锻炼,以竞技促质量,实现“天天要运动,月月有比赛”的目标,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和竞争合作意识,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积极健康开展。 学校多种赛事的开展,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更高,体质健康得到增强,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开始享受体育运动带给他们无限的精神乐趣。体育课、课余时间学生们走出教室,走到操场上来,走到阳光中去,呼吸清新的空气,沐浴和煦的阳光,体会运动的快乐。

音体美学科知识重组教学的开展,超越不同知识体系,发挥了每位教师的优势,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师生的综合教育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也紧密了教师间的协同关系,使学生加深了对音体美学科内容的理解,既拓展了视野,吸收了大量的信息、知识,又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生活,养成了科学思维的习惯,掌握了创新思维的方法,拓展了学生的艺术思维,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曲宗湖,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查有梁新教学模式之建构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协同教学艺术素养提升
“互联网+”时代下协同教学模式的创新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