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以前《伤寒论》中“桂枝”名实考

2016-08-22赵艺涵屈会化赵琰

环球中医药 2016年8期
关键词:药名嫩枝医方

赵艺涵 屈会化 赵琰



宋以前《伤寒论》中“桂枝”名实考

赵艺涵 屈会化 赵琰

桂枝作为方名历史悠久,但作为药物名称则首现于唐代。将宋以前的医方与本草对照,发现宋以前多以桂、桂心为药名。宋以前桂类药物的药用部位是嫩枝的可能性较低,多为削去栓皮层的干皮或嫩枝皮;宋代开始出现以嫩枝入药现象,但未成主流;宋以后,嫩枝及嫩枝皮均可作桂枝入药。厘清“桂枝”名实,有助于临床正确理解并运用含“桂”方剂。

桂枝; 伤寒论; 本草考证

近些年来,对于《伤寒论》中“桂枝”的药用部位有着诸多争论,学者们纷纷以“桂枝”这一名称为线索,遍寻本草考其名实。然而,值得指出的是,现今学者通用的《伤寒论》多以赵开美本为准,据考证这一版本是由赵开美翻刻自北宋元祐三年刊行的小字本《伤寒论》,翻刻基本逼近原貌[1]。而北宋校正书局林亿等人于熙宁年间进行了《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的校对;据日本学者真柳诚考证,此次校对将《伤寒论》中所有桂类药物(包括桂、桂心、桂皮等)均改为了桂枝[2]。两点合参,可知现今通行标准版本(即宋本)与《伤寒论》原貌确有一定不同,以宋本《伤寒论》记载为线索,考证东汉时期所用“桂枝”为何物,得出的结论并不能令人十分信服。

一般来说,同时代的医方与本草著作相辅相成,所叙述内容可相互参考。今在海内外学者现有考证成果的启发下,将《伤寒论》流传校勘过程中涉及的医方与同代本草相互参考对照,或可考证宋以前桂类药物名实。医方书中最早出现“桂枝”记载的是今《本伤寒》论,而在现存本草著作中“桂枝”则首见于唐代的《新修本草》,《神农本草经》至唐以前本草著作均查无此名。因此不难推测,东汉时期的《伤寒论》用药不会与同时代本草相脱离,尚未用“桂枝”药用名称;而是在后世《伤寒论》流传校勘过程中,书中的桂类药物被“桂枝”替代[2]。本文循着《伤寒论》流传轨迹,在医方与同代本草著作比较中考察桂枝名实。

1 宋及宋以前桂类药物以桂枝为方名常见,但为药名则较罕见

1.1 古医方多以桂 、桂心为药名,并存在药名与方名不统一现象

《五十二病方》以桂、菌桂、美桂称之,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养生方》也以菌桂、桂等称之[3]。马王堆一、三号墓出土的桂类药物,经鉴定均为樟科植物浙桂的树皮[4]。由此可见,汉代的桂类药物标本,其药用部位与现今桂枝药用部位并不相同,反而似于肉桂。东晋《肘后备急方》中“治伤寒时气温病方第十三”,虽有“凡治伤寒方甚多,其有诸麻黄、葛根、桂枝、柴胡、青龙、白虎、四顺、四逆廿余方,并是至药者,而药难尽备”的记载,但全书桂类医方均以桂、桂心、肉桂等作为药名,例如“张仲景八味肾气丸”。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并未出现桂枝药名,却有着关于桂枝(汤)方名记载的矛盾现象。此种矛盾现象直至宋代《太平圣惠方》都一直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单从药味来看,“治男女积劳虚损方”去“饴八两”即为现今桂枝汤,此方同样以桂为药名[5]。本文所引中国医方均不同程度地经北宋校正书局修改,除《五十二病方》及《补辑肘后方》,其中《补辑肘后方》为建国后中国学者以金代杨用道本为底并参考各方书补辑而成。

唐代《外台秘要》卷一卷二伤寒门以“仲景伤寒论曰”冠首的医方中,仅有桂枝汤的方名及药名使用桂枝;桂枝附子汤及桂枝二麻黄一汤则是以桂枝为方名,桂心为药名[6]。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卷九伤寒上”仅桂枝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加黄芪汤以桂枝为药名及方名,其余医方包括麻黄汤、小青龙汤等均以桂心为药名[7]。并且序例中记载:“凡桂厚朴杜仲秦皮木兰之辈,皆削去上虚软甲错,取其里有味者称之。”以“桂”代称桂类药物,由此可大致推测唐代的桂类药物用药部位是嫩枝的可能性较低,更可能是削去栓皮层的干皮。《千金翼方》卷一将桂类药物分为桂、牡桂及菌桂,叙其产地时也使用牡桂、桂心等名称,未用“桂枝”[8]。上述两版千金均经宋臣校对,日本有未经宋臣校对的《新雕孙真人千金方》,惜其残缺伤寒卷。有学者曾做过统计,新雕本中的桂类药名包括桂心、桂、菌桂、肉桂、箇桂,其中桂心使用频率最高,90%以上的桂类药物称桂心,并无“桂枝”[9]。可见在唐代,桂才是桂类药物的主要名称,桂枝只是作为方名出现于《伤寒论》桂枝汤等小部分医方中,以桂枝为药名的记载更是寥寥无几。

北宋淳化本《伤寒论》(即《太平圣惠方》中所载《伤寒论》残卷)成书时间恰位于唐本、宋本中间。其卷八最后一篇“伤寒三阴三阳应用汤散诸方”中,桂类医方共20方,除桂枝汤,桂枝附子汤、桂枝芍药汤、桂枝麻黄汤、桂枝人参汤、麻黄汤、术附汤以外,其余均以桂心为药名,包括葛根汤、大小青龙汤、五苓散等[10]。

1.2 日本医方中桂类药物多以桂、桂心、桂肉为药名,方名中偶见桂心

由《小品方》自序可知,此书曾参考《张仲景辨伤寒并方》及《张仲景杂方》。卷一“述旧方合药法”中言:“合汤用桂、厚朴、黄柏诸木皮者,皆削去外粗皮也”;并以尺作为桂的丈量单位:“桂一尺若数寸者,以厚二分广六分为准也。”[11]据此推测在六朝时期,桂类药物削去栓皮层才可入药,以嫩枝入药的可能性也不是很高。卷一“治心痛腹胀满冷痛诸方”中载有“厚朴汤”,其条文描述为:“治腹气满,厚朴汤方”,近于厚朴七物汤;仍记载有“桂枝汤加乌头汤”,其条文描述为:“夫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一身疼痛,灸刺诸药所不治者,桂枝汤加乌头汤主之”,近于桂枝加乌头汤。书中二方药物组成与今本金匮相同,然均不以桂枝,而以桂肉为药名。

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医心方》载有许多唐以前方书,其中收有部分伤寒方药。《医心方》卷一载有“桂枝麻黄汤”(即麻黄汤)及“桂枝加附子汤”。此外散见有未见方名的五苓散、枳实薤白桂枝汤,均以桂心为药名。值得注意的是,卷一还有着“……发汗已,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气,茯苓桂心甘草大枣汤主之”的条文记载[12],由此也可见药方名称演变的阶段性过程。

2 本草中的桂类药物条目及药用部位随时代而沿革

2.1 宋以前本草多以桂、菌桂、牡桂为条目,桂类药物均以枝皮入药

据《中华本草》,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和大叶清化桂的干皮、枝皮。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嫩枝[13]。对于桂枝的药用部位,据学者考证在汉唐之间多使用樟科植物桂的枝皮,其药用部位近似于现今的肉桂,后至宋代肉桂、桂枝药用部位渐渐分化,桂枝开始以嫩小枝条入药[14]。

桂的历史十分悠久,中国古代很早就以桂、姜作为重要调味品并提。桂也作为一种香药被文人骚客赋予了美好的意义,如文学著作《离骚》《尔雅》分别有着“菌桂、桂酒”和“梫、木桂”的记载。此外,桂的药用价值也渐渐被发现,早期的方书如《五十二病方》《养生方》等就有着关于桂的方药记载。

在本草专著中,《神农本草经》将桂分为两种,称为菌桂与牡桂[15]。《名医别录》中记载有三种桂,除牡桂和菌桂外,还有桂。其中,菌桂“正圆如竹”,牡桂增入了“温筋通脉、止烦、出汗”等功效,新补入之桂则有“温中”“出汗”“通血脉”“宣导百药”之功[16]。

唐代《新修本草》虽将桂类药物分为三种,即菌桂、牡桂与桂,但认为牡桂与桂为同一物。对于菌桂有以枝皮入药,且以卷曲者为佳的描述:“菌者,竹名;古方用筒桂者是,故云三重者良……其筒桂亦有二、三重卷者,大枝小枝皮俱是菌桂。然大枝皮不能重卷,味极淡薄,不入药用。”牡桂同样是以枝皮入药:“古方亦用木桂,或云牡桂,即今木桂,及单名桂者是也。……大、小枝皮俱名牡桂。但大枝皮,肉理粗虚如木而肉少味薄,名曰木桂,亦名大桂。不及小嫩枝皮,肉多而半卷,中必皱起,其味辛美,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17]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现存本草专著中第一次出现“桂枝”记载。此时,桂枝的药用部位仍是枝皮,其中大枝皮粗虚如木、肉薄枝少,小枝皮则肉厚脂多、气味辛美。桂枝与桂心在此均作为牡桂别名出现,所指药用部位并无本质区别。

五代时期《蜀本草》[18]也说得十分明确:“牡桂……其嫩枝皮半卷多紫,而肉中皱起,肌理虚软,谓之桂枝,又名肉桂。削去上皮,名曰桂心。”“削去上皮”直截了当地说明了当时桂枝以嫩枝入药的可能性极低,桂枝、肉桂在当时指同一物即嫩枝皮。沿袭了唐代本草以肉桂、桂枝及桂心作为牡桂别名的说法。

2.2 宋代本草条目仍沿袭三桂分类,桂枝作为治伤寒的专药提及,并出现以枝条入药

北宋官修本草《证类本草》沿袭了桂的三种分类,在桂的附方后有着“张仲景治伤寒用桂枝汤”的记载。并于菌桂后附上陈承的《别说》:“……然筒厚实,气味重者,宜入治脏及下焦药;轻薄者,宜入治头目发散药。故《本经》以菌桂养精神,以牡桂利关节,仲景伤寒论发汗用桂枝,桂枝者枝条,非身干也。取其轻薄而能发散。”[19]由此可见,北宋官修本草中的“桂枝”并不为桂类药物的正统药名,专供伤寒发汗使用。药用部位也渐渐发生了变化,虽官修本草中仍以嫩枝皮为主要药用部位,却出现了非身干而为枝条的桂枝入药。经官方校正的《伤寒论》广为人识,桂枝汤方中用桂枝也得到了认识。许叔微于《伤寒发微论》[20]中有言:“仲景桂枝汤用桂枝者,盖取桂之枝梢细薄尔,非若肉桂之肉厚也。”可大致说明出现仲景桂枝汤中以枝条配剂的原因。

南宋《宝庆本草折衷》以肉桂为桂的别名。对于桂枝则将其附于桂之后,有着“桂枝:乃枝上细皮,其嫩小枝皮一名柳桂,非谓出于柳州者也”的记载[21]。桂枝及肉桂不再像唐代本草那样作为牡桂别名同时出现,此时肉桂可指代桂,而桂枝则附于其后,作为“治伤寒表虚”的轻清发散之品。

以上考据结果可归纳为表1。

表1 宋以前(含宋代)医方及本草著作中所载桂类药物情况

2.3 宋以后至现代“桂枝”渐渐被作为条目叙及,多以嫩枝入药

元代至近代,桂枝味轻走上,调营血止烦出汗,疏邪散风的功效已成医家共识,然而其用药部位却没有统一,存在嫩枝与嫩枝皮都可入药的观点。

元代药性理论得到极大发展,桂枝及肉桂的功效分化逐渐明显。此时在宋代仅作为附药简略叙及的桂枝,渐有与桂同提的趋势。王好古所著《汤液本草》[22]云:“汤液发汗用桂枝,补肾用肉桂……药象谓:肉桂,大辛。补下焦热火不足,治沉寒痼冷及表虚自汗,春夏二时为禁药。心云:桂枝气味俱轻,故能上行发散于表。”此种功效分化为后世医家普遍沿袭。《汤液本草》[22]又云:“大抵细薄者为枝为嫩,厚脂者为肉为老……去其皮与里,当其中者为桂心。”此以桂皮质地来区分枝与肉,嫩与老。大致可推测此时桂枝仍以嫩枝皮入药。

明嘉靖年间《本草蒙筌》直言桂枝“枝梗小条,非身干粗厚之处”,肉桂“指至厚脂肉”[23]。《本草纲目》正文有载:“……薄而味淡,去粗皮用。其最薄者为桂枝,枝之嫩小者为柳桂。”[18]此时桂枝仍需削去栓皮层,取最薄枝皮入药。除此之外,明代尚有《本草原始》载“其枝之细小者,为桂枝”[24]。《炮灸大法》载“桂枝即桂之枝条轻薄者”[25]。

清代《本草备要》[26]记载:“枝上嫩皮为桂枝。”然而同朝代的《本草述校注》及《本草求真》均载桂枝以枝条入药。直至建国后的《科学注解本草概要》仍有着“入药用其干根皮或枝上嫩皮。去粗皮为‘肉桂',去里外皮为‘桂心',枝上嫩皮为‘桂枝'”的记载[27]。

3 结语

经由医方与同时代本草著作互参,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作为方名出现的桂枝历史悠久,作为药名出现的桂枝则不然;未经宋臣校勘的医方中多以桂、桂心作为药名,且存在方名与实际药名混称的现象。宋以前桂类药物的药用部位是嫩枝的可能性较低,多为削去栓皮层的干皮或嫩枝皮;宋代开始出现以嫩枝入药现象,但未成主流。宋以后,嫩枝及嫩枝皮均作桂枝入药。

[1] 钱超尘.宋本《伤寒论》刊行后流传演变简史(二)[J].医古文知识,2004,3:28-32.

[2] 真柳诚.中国11世紀以前の桂類薬物と薬名-林億らは仲景医書の桂類薬物をに統一した[J].藥史学雜誌,1995,30 (2):96-115.

[3] 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27.

[4] 余斌霞.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动植物标本研究综述[J].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2:78-85.

[5] 东晋·葛洪.补辑肘后方[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58,135,136.

[6] 唐·王焘.外台秘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61-93.

[7]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0,174.

[8]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5:2.

[9] 曾凤,罗辉,董立业.宋人改动《千金要方》桂类药名考证[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6.

[10] 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230-237.

[11] 东晋·陈延之.小品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17,18,33,34.

[12] 东汉·丹波康赖.医心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4-5,150.

[13] 中华本草(卷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625.

[14] 宋立人.桂的考证[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7 (2):73.

[15] 神农本草经[M].森立之,重辑.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28-29.

[16] 南朝·陶弘景.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35-37.

[17] 唐·苏敬.新修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304,306.

[18]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陵本)[M].中国古籍出版社,1994:820.

[19] 北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290-291.

[20] 宋·许叔微.许叔微医学全书[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68.

[21] 郑金生.南宋珍稀本草三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03.

[22] 元·王好古.汤液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57-58.

[23] 明·陈嘉谟.本草蒙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07.

[24] 明·李中立.本草原始[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294-295.

[25] 明·缪希雍.炮灸大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44.

[26] 清·汪昂.本草备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42.

[27] 张赞臣.科学注解本草概要[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48.

(本文编辑:韩虹娟)

R28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08.014

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奥基金(2015-XAJLJJ-009)

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赵艺涵(本科生)、屈会化、赵琰]

赵艺涵(1995-),女,2013级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仲景学术思想研究。E-mail:x_x110@sina.com

赵琰(1973-),女,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仲景学术思想研究。E-mail:zhaoyandr@gmail.com

(2016-01-19)

猜你喜欢

药名嫩枝医方
早春的嫩枝
钻天柳嫩枝扦插苗生长特性研究及优良单株选择
美国红枫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裂叶垂枝桦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药名
良医拒传方
买药
从几组医方谈西夏文医药文献的来源
良医拒传方
药名戏与《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