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纤维素酶对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研究
2016-08-22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学院甘肃天水741025
赵 静(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学院 甘肃天水 741025)
利用纤维素酶对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研究
赵 静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学院 甘肃天水 741025)
以巨峰葡萄皮渣为原料,研究酶法提取葡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条件。以酶量、pH 值、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实验结果表明,酶法提取葡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条件为:纤维素酶量为2.2 %,温度为45℃,提取时间为6h,pH 值5.5,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达到13.60%。
葡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纤维素酶
作为榨汁和酿酒加工过程的大量副产物葡萄皮渣,主要包括葡萄皮、果梗、种子等,约占葡萄加工量的25%~30%。国外一些葡萄酒产业发达的国家,对葡萄废弃物的研究和利用很重视, 从葡萄废弃物中提取有益的物质,包括酚类化合物、酒石酸盐、柠檬酸、葡萄籽油、膳食纤维等,并已应用到食品、医学等行业中,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膳食纤维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被誉为“第七营养元素”。它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树脂、果胶及木质素等。依据膳食纤维的水溶性可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DF)。可溶性膳食纤维不仅持水能力和结合水力高,而且可减缓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胆固醇,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促进体内有毒重金属的排出,因此,对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用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葡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试验原料:葡萄采自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社棠镇东山葡萄基地,自酿葡萄酒所分离出的葡萄皮渣。
1.2实验方法
测定样品中粗蛋白的含量采用凯式定氮法;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是将葡萄皮渣置于鼓风干燥箱内,80℃干燥24h。粉碎后,过60目筛,利用无水乙醚对粉碎的材料进行浸泡,以除去脂肪,再用80%vol的乙醇洗涤残醚后烘干。按1∶20的料液比加蒸馏水浸泡12h。接着向样品浸泡液中加0.5%NaOH溶液,于50℃水浴箱中搅拌处理2h。调pH值,加入纤维素酶,酶解,酶解反应结束后,升温至100℃,灭酶10min,晾凉后,以4000r/min离心25min,取上清液,离心所得的上清液加热蒸发至原溶液体积的1/3。向浓缩好的溶液中加入4倍体积的无水乙醇,并静置60min,静置后的沉淀离心,以4000r/min,25min,回收上清液,沉淀于烘箱内105℃烘干,称其质量,所得沉淀为SDF。
2、结果与分析
2.1葡萄皮渣成分分析
葡萄皮渣中脂肪的含量为5.23%,故用无水乙醚浸泡进行脱脂后提取。见表1。
表1 葡萄皮渣的成分含量(质量分数W/W,%)
2.2单因素试验分析
2.2.1纤维素酶量的影响
设置纤维素酶量梯度,其他条件为温度40℃,时间5h,pH5.0,见表2。
表2 纤维素酶量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含量的影响
实验表明,不同纤维素酶浓度梯度与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含量均有显著差异。在纤维素酶量为1.5%~2.5%范围内,提取含量随酶量的增加而提高,达到最高值后随酶量增加而下降。最适纤维素酶量为2.02%。
2.2.2温度的影响
设置温度梯度,其他条件为酶量2.2 %,时间 5h,pH5.0,见表3。
表3 温度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含量的影响
实验表明,在温度为35~55℃范围内,随温度的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含量不断提高,到达45℃时达到最高提取含量,之后开始下降。
2.2.3pH 值的影响
设置pH值梯度,其他条件为酶量2.2%,温度50℃,时间4h,见表4。
表4 pH值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含量的影响
实验表明,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含量随pH值的升高先升后降,在pH5.5附近达到最高提取含量。纤维原料在弱酸性条件下空间结构松散,利于酶与原料充分接触,而且在弱酸性条件下,酶的活力也较大。
2.2.4时间的影响
设置时间梯度,其他条件为酶量2.2%,温度45℃,pH5.5,见表5。
表5 反应时间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含量的影响
37.42 9.47 13.35 9.38 8.39平均值 7.37 9.40 13.40 9.36 8.62差异显著性 a=0.05 c b a b b a=0.01 C B A B B
实验表明,在一定的反应时间范围内,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当反应时间达到6h时,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含量达到最高;当反应时间超过6h后,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含量逐渐下降。因为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纤维素酶充分酶解底物,导致部分可溶性膳食纤维聚合度降低,不能被无水乙醇沉淀,造成提取含量降低。
2.3正交实验分析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进行正交实验设计。分别以纤维素酶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为4因素,SDF含量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纤维素酶提取葡萄皮渣中SDF的最优工艺参数,最终确定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量为2.2%,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6h,pH值5.5,其所得的可溶性纤维最高。
3、结论
本实验采取用酶法提取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使之转化成小分子的单糖或者寡糖,提高了SDF的取得率。酶法所得的产品色泽浅,纯度较高,易漂白。酶法提取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实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纤维素酶用量、反应时间、pH值以及温度4个因素。本实验采取了一系列单因素试验,选取适宜的条件范围进行正交试验,最终确定最佳提取条件是:纤维素酶量为2.2%,温度为45℃,反应时间6h,pH值为5.5。
[1]李焕霞,任志,王华. 我国膳食纤维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2):161-164.
[2]孙艳,房玉林,等.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0):150-151.
[3]李凤英,刘素稳,赵希艳.葡萄皮可溶性膳食纤维饮料的研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8):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