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古遗址公园模式探讨
———以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为例

2016-08-22马玉鹏

关键词:商城城墙郑州

□马玉鹏

考古遗址公园模式探讨
———以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为例

□马玉鹏

商城遗址东南城垣鸟瞰图 王羿摄

当前,融考古发掘研究、遗址展示、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呈现热潮,在国内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和可资借鉴的运作模式。但伴随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它集中表现在目标定位不准、展示形式趋同、群众参与度低等方面。考古遗址公园,不能以一种或几种固有模式复制,而应充分结合当地特色、资源优势,创出自身独特的发展路径,真正体现考古遗址公园“保护为主、考古先行、面向公众、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

对考古遗址公园模式的探索,是一个实践积累的过程。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就是在数十年不断积累的过程中锤炼出了自身的发展理念,在遗址保护展示方式、遗址价值认知建设、发挥考古遗址公园的公益性等方面独具特色,为提升城市活力、服务市民生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为遗址公园的建设增加了一种独特的模式。

一、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概况

郑州商城遗址位于郑州城市中心区,与城市建成区为叠压关系。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周边城市现代道路环绕,高楼林立,区位条件优越。遗址总面积达25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前期都城遗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是“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扶持的郑州大遗址片区中最重要的大遗址之一。

自上世纪50年代起,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工作,郑州商城的整体格局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商城平面上由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重城郭构成。宫城居中,是商王临朝起居之所。内城围宫城而修,周长七公里。外城环内城而筑,呈拱卫防御之势。宫城区域发现大型建筑基址、输排水设施、人头骨祭祀遗迹等,内外城之间设有众多制铜、制骨、制陶作坊以及青铜器窖藏坑等。整体布局体现“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中国古城址的基本规制,“外圆内方”的城郭布局契合古人“天圆地方”的哲学观念。

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包括宫殿区遗址、汉代城垣遗址在内的郑州商城城垣遗址完整环状范围,北面结合金水河与现有紫荆山公园,东南城角结合规划的商都博物院等重要节点和开放空间,适当扩大覆盖范围,共计131.5公顷。遗址公园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保护一城(7公里商城内城墙)、建设一带(环城绿化带)、建设五个展示片区(黄委会宫殿展示片区、遗址博物院片区、城隍庙片区、书院街片区、夕阳楼片区)、建设八个展示节点(人民广场地下城墙展示节点、紫荆山公园城墙断面展示节点、商都艺术馆商城发现地展示节点、城北路城墙断面展示节点、东大街商城复原展示节点、紫荆山路城墙历史年轮展示节点、西南城角城墙遗址展示节点、商鼎公园城墙遗址展示节点)。

二、积极推进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的总体建设目标,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规范和加强以城垣遗址、宫殿区遗址和青铜器窖藏坑为重点的郑州商城遗址的整体保护。二是探讨对城市中心地区大遗址在本体保护基础上的展示功能和展示方法,促进郑州城市历史文化氛围的提升,强化郑州历史文化名城整体形象。三是以历史文化为媒介和主题开辟宜人城市绿化开放空间,创造优美的郑州中心城区城市环境。四是整合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与现代化要素,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的有机联系,促进郑州商城遗址保护与郑州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

郑州商城遗址,是一处历经3600年的大型夯土城址。虽然城址在历朝历代不断修砌沿用,但是自民国初年彻底废弃以来,经年的风雨侵蚀,尤其是其位于城市中心区,无规划的城市建设对遗址造成了巨大破坏。2011年以来,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对商城遗址开展了一系列的文物本体保护及周边绿化工程。其中,内城城垣遗址的东城门段、内城南城垣西段与东段,采用覆土植草和培土支护的方式对城墙墙体进行保护展示;人民广场段主要采取地下揭露、地上建保护棚的方式进行保护展示。此类遗址保护工程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遗址本体的历史原貌,遗址周边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大大延长了文物本体的存续寿命。

2015年,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先后实施了商城遗址南城垣外侧绿化工程、南大街—西南角段木栈道和防护围栏工程、紫荆山路城垣断面遗址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西南城垣北侧防护围栏工程,以及郑州商城遗址文物看护管理用房建设项目。上述项目的实施,是郑州商城遗址保护工程的具体工作内容,也是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正在推进的,还包括城北路城垣遗址“隞墟”断面的保护展示工程,该项目内容与紫荆山路城垣遗址断面的保护展示工程类似,建成后会形成又一个关于商城遗址的重要保护展示节点。

目前正在推进的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建设项目,是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宣传、展示、研究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和开展文物保护研究、进行学术交流的综合性文物保护设施,前期拆迁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商城遗址西南城垣鸟瞰图 王羿摄

三、发挥考古遗址公园的公益性,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保护郑州商城遗址这一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郑州商城遗址价值认知建设,让大遗址真正融入社会大家庭,融入市民生活,使之为提升城市活力、服务市民生活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在工作中积累了诸多关于大遗址保护利用的经验。

一方面,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在具体的保护展示措施上坚持只保护、不扰动的原则。保护工程针对城墙本体做了必要的覆土植草保护,并进行了环境整治和绿化。另一方面,在文化内涵阐释上,也下了一番功夫,在城墙周边铺设的木栈道、沿步道上设置商城历史文化的说明牌。同时,在城垣景观带的设计上,疏密有致、一线串珠,在城垣周边一些重要节点设置了数量较多、面积较大的开放空间。在遗址公园的建设中,未采用复原、模拟、数字化等现代、高科技展示手段,保持着一种自然质朴的表达方式,在展示层面上更多地保留了遗址原本的状态。为实现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目标,遗址公园没有围合成独立的区域,出入口遍布整个公园的各个节点,并实行对市民全天候免费开放。

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的这一展示理念,是基于三个层面考虑的。首先,郑州商城遗址位于郑州城市中心区的部分,区域内城墙本体周边建筑密集,居住环境品质较差,发展空间捉襟见肘。将城墙周边空间打开形成开放空间,可以缓解区域建筑密度,缓解空间局促。通过对空间的绿化和环境整治,可以满足遗址环境风貌需求。其次,郑州市域人口已近1100万人,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更大,郑州市民业余生活、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等均需要一定场地条件。考虑到民生问题层面,以上各因素均迫切要求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以整体开放的形式融入整个区域。第三,郑州商城遗址作为大型夯土遗址,历经数千年风雨侵蚀至今,已经十分脆弱,所以展示方式与展示设施的设置不宜对遗址产生较大干预。栈道与说明牌的搭配简单易行,是较为稳妥的展示方案。至于更多、更深入的阐释,可以通过遗址博物馆、书籍刊物、网络信息发布等方式实现。

上述做法,实际效果令人满意。当地居民因为有了休闲的公共空间,对郑州商城遗址公园抱有较高的热情。游客表示,看过说明牌之后对商代早期的城墙遗址有了一定认识,更深切地感受到了郑州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城墙及城墙两侧的开放空间、绿化带,也正在成为郑州市区新的活力空间,容纳着市民丰富多采的业余生活。除此之外,遗址公园的道路与公共空间也为城市短途通勤人群提供了交通便利。可以说,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在做到本体保护与环境改善的同时,也为城市发展和民生改进做出了积极贡献。

遗址公园建成运营后,在市民中逐步享有了超高人气。来到遗址公园的任何一个角落,总能见到市民活动的身影。在东南城墙之上的历史文化步道上,遍布着三三两两散步的行人,相隔不远的僻静之处,往往会有一些人在合唱歌曲。在遗址的东城墙东大街北侧的广场上,聚集着在跳广场舞、打羽毛球或者打拳健身的人们,此外还有打太极、练剑、跑步的市民等……。遗址公园的平民化情结,使遗址更接地气,更容易被市民接受,已成为城市的绿肺和市民喜闻乐见的乐园。

四、考古遗址公园模式的思考

当前,建设融考古发掘研究、遗址展示、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考古遗址公园,无疑是大遗址保护的一个成功模式。国内成功的案例,有西安大明宫模式、成都金沙模式、隋唐洛阳城模式、安阳殷墟模式等,都是结合遗址特色、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和亮点、量身定制的成功范例。但对于一些观赏性不强、知名度不高、民众认知度不够的大遗址,并非都可适用以上模式。大型夯土遗迹的保护展示,由于各地区、各遗址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没有统一的实施标准,在保护展示方法上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积极探索、深入挖掘自身优势,对考古遗址公园进行科学定位,明确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顶层设计十分重要。

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的实践,为遗址公园的建设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案例。它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解读遗址的存在和价值,在保护好遗址的同时,满足当代人的文化权益并架起了遗址和群众沟通的桥梁。郑州商城作为我国早期历史中一座重要的大型夯土城址,在华夏文明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遗址的观赏性不强、民众认知度不够是公园建设的一个短板。根据郑州商城遗址的实际保存状况、现有区位优势,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采取了覆土保护、考古发掘地下展示、断面节点展示等方式,配以多层次遗址价值标识、解说系统等宣传手段,在力争保护商城遗址历史原真性的同时,高度重视遗址所在区域内市民的参与和关注。“大巧若拙”的遗址展示手段,使普通群众更加直观的了解和认知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遗址进行深入全面的阐释工作,将作为后续工程。随着丰富系统展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遗址更深层次的历史信息和更系统的文化内涵将会更完整地阐释与解读出来。

综上所述,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应充分关注遗址所在区域的基础条件,明确遗址的文化主题及当地文化特色资源优势之间的关系,了解作为遗址受众的市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并且融入城市发展总体格局,制定好遗址公园的发展目标、策略和计划。遗址公园的建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它在整体规划的分步实施中,在群众的认知、参与中,遗址价值才会得到由量变到质变的提升。只有当全社会都参与遗址的保护时,才能真正体现考古遗址公园的价值及意义,保证这一人类共同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永续。

(作者单位: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

[责任编辑 孟昭勇]

猜你喜欢

商城城墙郑州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郑州麦飘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京东商城
商城
郑州外国语学校
残破的城墙
在城墙上画画
悦居商城
悦居商城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