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实证分析

2016-08-22郑州科技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郑州450064郑州大学环境政策规划评价研究中心郑州450002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16期
关键词:脱钩驱动力排放量

任 静,李 敏(.郑州科技学院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郑州 450064; 2.郑州大学环境政策规划评价研究中心,郑州450002)

河南省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实证分析

任 静1,2,李 敏1
(1.郑州科技学院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郑州 450064; 2.郑州大学环境政策规划评价研究中心,郑州450002)

通过建立“脱钩”评价指数,并将脱钩程度划分为6类,对河南省GDP与碳排放间的脱钩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河南省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总体呈相对脱钩状态,脱钩指数总体呈曲折下降趋势。说明政府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初见成效,两者之间的关系总体呈好转趋势。

脱钩;经济发展;碳排放;河南省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6.215

脱钩的概念源自于物理学领域,在资源环境领域,关于使用“脱钩”理论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之间关系问题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66年。20世纪末,OECD将脱钩概念应用于农业领域的研究,并逐步引入环境等领域,成为目前比较权威的脱钩理论体系。之后,“脱钩”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发展与能源使用评价、耕地占用评价、生态经济发展评价等领域。王崇梅利用脱钩理论评价模式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联[1]。陈百明,杜红亮建立基于DPR(驱动力-压力-响应)系统的耕地占用与GDP增长之间的脱钩指标体系,应用脱钩指标分析耕地占用和GDP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2]。周跃志等根据脱钩理论与模型的基本思想对天山北坡绿洲经济带的生态—经济关系进行了分析[3]。

脱钩方法理论可以用来检验环保政策、措施等实施的效用性,若该政策或措施是实施是有效的,则经济和环境之间则向“脱钩”方向发展,若是无效的,则两者之间则会停滞不前或向“耦合”方向发展。

1 “脱钩”的含义

目前应用最广是OECD的脱钩概念,OECD认为,脱钩是一个过程,是打破环境危害(environmental bads)和经济财富(economic goods)之间的联系[4],后来,OECD把脱钩又细分为绝对脱钩和相对脱钩。之后Tapio P利用弹性系数的理念指出弹性系数小于等于1则为脱钩5]。Vehmas认为脱钩是一个过程,那么在发展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复钩的现象,提出了复钩的概念,并详细的划分为强脱钩、弱脱钩、强复钩、弱复钩、扩张性复钩和衰退性脱钩[6]。基于这些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只有在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实现物质资源消耗量的绝对减少或污染物的绝对降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钩”。

2 建立“脱钩”指数评价体系

2.1“脱钩”指数的建立

通过对各分析方法的对比总结[7],作者认为以Tapio为代表的基于物质消耗弹性的脱钩分析方法相对于其他方法有很多优越性,因此本研究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建立本研究的脱钩指数,公式如下:

式中,D为脱钩指数;EP1为基准年的环境压力;EP2为计算年的环境压力;DF1为基准年的经济驱动力;DF2为计算年的经济驱动力;ΔEP为环境压力变化量;ΔDF为经济驱动力变化量。

2.2“脱钩”程度的划分

Tapio方法对脱钩程度的划分较细致,但该方法建立的脱钩指数在(0.8~1.2)处过度解释,容易使结果模棱两可,对问题的解决缺乏针对,不便于评价管理。因此,本研究在对脱钩程度进行划分时,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取消脱钩指数在0.8到1.2之间的过渡状态,将脱钩程度划分为6个情况,即扩张性耦合、相对脱钩、绝对脱钩、衰退性脱钩、衰退性耦合、强负脱钩,如表1所示。

表1 脱钩状态图

(1)绝对脱钩状态,经济驱动力变化量大于0,而环境压力变化量小于0,脱钩指数D小于0。这种状态下经济财富增加的同时,资源消耗量或污染物排放量减少,资源利用效率较高,是最佳的发展状态;

(2)相对脱钩状态,经济驱动力变化量大于0,环境压力变化量也大于0,脱钩指数处在0和1之间,即经济的增加速率大于资源消耗量或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速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也算是一条相对良好的发展状态;

(3)扩张性耦合状态,经济驱动力变化量大于0,环境压力变化量也大于0,但是脱钩指数大于1,即经济的增加速率小于资源消耗量或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速率,两者均处于发展膨胀状态,是一种不良的发展状态;

(4)强负脱钩状态,经济驱动力变化量小于0,环境压力变化量大于0,脱钩指数D小于0,此时经济驱动和环境压力的变化方向不一致,因此处于脱钩状态,但是由于这种状态经济处于衰退状态,资源消耗量或污染物排放量反而增加,资源利用效率下降,和社会的发展目标正好是相反,是一种最不利的发展情景;

(5)衰退性耦合状态,经济驱动力变化量小于0,环境压力变化量也小于0,脱钩指数处在0和1之间,此时,虽然资源消耗量或污染物排放量降低了,但经济的发展水平也降低了,这并非我们环境保护的初衷,是一种不利的发展状态;

(6)衰退性脱钩状态,经济驱动力变化量小于0,环境压力变化量也小于0,脱钩指数大于1,经济驱动和环境压力的变化方向一致,也是一种不利的发展状态。

综上,在经济变化为正时,脱钩指数越小,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越和谐,越是当今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要追求的;脱钩指数越大,两者之间的关系越趋于恶化,越应在发展的过程中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

3 河南省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实证分析

3.1数据来源及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3.1.1数据来源及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研究所用数据主要采用《河南省统计年鉴》中国民经济核算和能源章节中的相关数据。

大气中的CO2排放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故本研究在进行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实证分析时,采用化石燃料中的一次能源计算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Q-碳排放量(104t);Ei-第i类能源消费量(tce),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ηi-第i类能源碳排放系数(tC/ tce)。本研究的碳排放系数取自DOE/EIA、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国家科委气候变化项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IPCC (2006)碳排放系数的平均值,即煤炭为0.7375,石油为0.56304,天然气为0.42776。

3.2脱钩关系实证分析

根据上述建立的脱钩指数,选取GDP和碳排放量为指标,对河南省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分析,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指数变化 

2000年-2013年河南省经济持续增长,并未出现经济变化量小于0的情况。在经济变化量大于0的情况下,脱钩指数在1.0以上,则属于扩张性耦合状态,在0和1之间,属于相对脱钩状态,小于0,则属于绝对脱钩状态。从表2的计算结果可知,从2000年至2013年,出现绝对脱钩1次,相对脱钩12次,扩张性耦合1次,分别占研究时段的7.14%,85.71%,7.14%,河南省经济发展与碳排放量之间总体呈相对脱钩状态,脱钩指数总体呈曲折下降趋势,即河南省GDP和碳排放量均在增长,但经济的增长速率大于碳排放速率。说明政府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节能减排政策初见成效,使两者之间的关系总体呈好转趋势,但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以消耗资源与环境污染为代价,未从根本上实现绝对脱钩。在2003年和2013年脱钩指数出现两次明显的回升,说明这两年采取的措施力度不够,或效果不明显,使两者之间关系明显恶化。

4 结论

本文建立脱钩指数评价指标,并对脱钩程度进行划分,通过对河南省GDP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河南省经济发展与碳排放量之间总体呈相对脱钩状态,脱钩指数总体呈曲折下降趋势,即河南省GDP和碳排放量均在增长,但经济的增长速率大于碳排放速率。说明政府采取的节能减排政策初见成效,两者之间的关系总体呈好转趋势,但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以消耗资源与环境污染为代价。在2003年和2013年脱钩指数出现两次明显的回升,说明这两年采取的措施力度不够,或效果不明显,使两者之间关系明显恶化。

[1]王崇梅.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脱钩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03):35-37.

[2]陈百明,杜红亮.试论耕地占用与GDP增长的脱钩研究[J].资源科学,2006,28(05):36-42.

[3]周跃志,吕光辉,秦燕.天山北坡经济带绿洲生态经济脱钩分析[J].生态经济,2007(09):83-86.

[4]OEC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Development measurement and use[R].Paris:OECD,2003:13.

[5]Tapio P. 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 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 between 1970 and 2001[J]. Transport Policy,2005(12):137-151.

[6]Vehmas J,Kaivo-oja J,Luukkanen J.Global trends of linking environmental stress and economic growth [R]. Turku: Finland Futures Research Centre,2003:6-9.

[7]任静,李敏,路晓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脱钩”评价方法的对比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01):257-258.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资助(项目编号:15B610008);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QN-074);郑州市科技局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0418)。

任静(1985-),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环境经济政策。

猜你喜欢

脱钩驱动力排放量
预计2020年全球碳排放下降7%,跌幅创二战以来的纪录!
采埃孚集团董事柯皓哲: 创新是产业转型的驱动力
对于废水排放相关分析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基于关键驱动力要素的情景构建应用
偏向型技术进步视角下天津市经济增长驱动力研究
偏向型技术进步视角下天津市经济增长驱动力研究
中国电力生产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分析
商会“脱钩”
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脱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