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小鸟
2016-08-18迟子建
迟子建
去年冬天,大兴安岭每隔七八天就会下雪。我在哈尔滨,一早一晚给母亲打电话时,她常常对我说:“咱这儿又下雪了!”
她最初报告雪的消息时,语气是欣喜的;可是后来雪越来越大,她就抱怨了。大雪封山,鸟儿找不到吃的,成了流浪汉,一群群地在窗外盘旋。母亲怜惜那些鸟儿,她打开窗户,将小米撒到户外的窗台上。
开始的几天,母亲在电话中跟我嘟囔:“你说那些小鸟飞来飞去的,也不知低头看看窗台!你说它们眼睛不好使了,鼻子也不好使了?怎么就闻不到米味呢?”
我在电话这端直乐,逗她:“小鸟可能嫌小米不好吃吧?”
母亲的声音提高了:“那它们还想吃什么!”
话虽这么说,母亲却在窗台摆上了另外的食物:葵花子。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母亲兴冲冲地打来电话报告:“小鸟来吃米啦!”
打这天起,母亲在电话里几乎每天都要聊到它们。母亲说,来吃米的鸟儿的队伍逐日扩大,想必这是它们互相吆喝的结果。她还虚拟着鸟儿们之间的通话:“哎,这家有米吃,快去吧。”原来两把米够它们吃一天的,现在得好几捧了。我吓唬母亲,说是山中的小鸟要是都知道她的窗台上有米可吃,估计一天一袋米都不够。母亲豪迈地说:“让它们可劲吃,吃不穷,管够!”
母亲告诉我,小鸟很胆小,总是天不亮就过来吃食。等人们起来,它们就无影无踪了。我说,在它们的经验里,居民区里的粮食都是诱饵,贪吃后往往丧失自由,所以警惕性高。兴许再过一段时间,它们白天也会来的。还真被我说着了,没过多少日子,母亲欣喜地说小鸟白天也来吃食了,它们吃饱了,还在窗台上蹦蹦跳跳的,朝窗里望呢!
窗里当然有可望的了。母亲爱花,在窗台上摆了一溜儿盆花。杜鹃、仙鹤来、兰花,还有我叫不上名字的一些草花,红红白白地开满了窗台。我想小鸟在户外望着那些花时,一定很疑惑:这家人,大雪天的,怎么过着春天的日子呢?
鸟儿赏花的时候,母亲也在窗前悄悄赏它们。它们在不经意间,也成了她眼里的春色了!置身于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想来母亲是不会寂寞的。
(原名《带笤帚的小鸟》,文章有改动)
【评点】
文章通过朴实而亲切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母亲在大雪封山时拿米喂小鸟的故事,由此让我们看到母亲纯朴而善良的品格。文章以转述的口吻,以打电话的形式把故事情节紧紧连贯起来,不仅形式新颖,而且结构也特别紧凑。尤其结尾两段,把窗里、窗外,小鸟、盆花和母亲交互去写,既使主题得到了升华,也极好地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