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山村孩子的引路人
2016-08-18谢宗军
谢宗军
他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总是第一个到达学校,检查学生食堂购买的食材,督促各班学生打扫卫生责任区;在学校,他认真处理大小事务,按课程计划给学生上数学课。只要有空,他就巡视校园,看到哪个角落不干净,便马上动手清理;放学时,他仔细清点学生人数,确保不落下一名学生,并叮嘱学生回家路上注意安全……
他就是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福和希望小学(以下简称福和小学)校长朱权力。31年来,朱权力扎根农村学校,用爱心和汗水哺育着村里的幼苗,成为山村孩子的引路人。2010年,他获得港口区“优秀校长”荣誉;2014年,他荣获“八桂优秀乡村教师”荣誉。
坚守:从代课教师到校长
1985年9月,朱权力高中毕业,考虑到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一个人在家操持家务,便没有选择继续升学。“其实自己那时并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只想找个工作踏踏实实地干,给家里帮上忙。”朱权力说。
毕业那年,适逢村里的福和小学(原红卫小学)开设学前班,需要教师。经人推荐,朱权力便成为该校的代课教师。由于学校师资紧缺,他在学校挂名学前教育教师,实际上要给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上课。没过多久,他就适应了教育教学工作。
1990年,由于教学成绩突出,朱权力被抽调到光坡镇中心校任教。一年后,他出色地完成抽调任务,并有机会留在镇里任教,但令人意外的是,他还是要求回到福和小学。这让很多人不解,纷纷说他太傻,但他不这么认为。“我是本地人,对学校周边的人、环境、风俗习惯比较熟悉,有利于开展工作,我希望更多的农村孩子能更好地走出去。”谈及当时的决定,朱权力言语中透露着坦然。
朱权力暗暗对自己说:“要干就要干出个样来。”当时福和小学是光坡镇乃至全港口区条件最艰苦、最偏僻的学校,四周没有居民,学校也没有宿舍,加上用水、交通不便,因此,新招聘的年轻教师来了也留不住,哪怕支教的老师也不愿意留在这里,而该校上课的教师只能“跑教”。
朱权力也是一名“跑教”教师。他住在光坡镇街上,离学校有5公里左右,从家到学校道路曲折,有一段道路稍好,可以骑行自行车,剩下一段则是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的田埂路,只能勉强推着自行车前行。路途中还要经过一条江(当地叫“啼鸡江”),江面有10多米宽,平时可从浅滩处过江,但涨潮时,朱权力只能涉险过江,每次到校全身都会湿透,但他毫无怨言,简单地洗过澡,便全身心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遇到下雨天,不能骑自行车,他只能从家里徒步到学校,天蒙蒙亮便要出发,经常顾不上吃早餐。
面对这样的困难,朱权力从来没有退缩。30多年来,从一名普通教师到校长,无论刮风下雨,他每天早出晚归,一如既往地出现在往返学校的道路上。
关爱:用心点灯,用爱指路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朱权力常说的一句话。他相信,爱能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福和希望小学是村级完小,全校70多名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关爱,很多学生存在一些心理问题,集中表现为沉默寡言、不喜言谈。为此,朱权力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消除学生的顾虑,并经常打电话与学生家长沟通,让家长平时多关心孩子。
翻开朱权力的工作笔记,可以看见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所教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情况、纪律表现等。针对学生近期出现的问题,他不但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还会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办法。“这里的学生很不容易,他们的父母大多不在家,平时没人关心,我只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朱权力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
该校有两名学生是姐弟,他们的父亲不幸发生了车祸,在医院抢救了将近一周才恢复意识。期间,家里的大人都在医院忙着,姐弟俩在家无人照顾,到校后无法专心上课,情绪非常低落。朱权力了解情况后,便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谈心、做游戏,并辅导他们做功课。那段时间,朱权力每天到校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姐弟俩详细询问情况,确保他们饮食起居安顿好后,才放心开始一天的工作。后来,朱权力还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500元,捐赠给了姐弟俩的父亲。
“朱校长总是这么热心,他关心学生,富有责任感。”谈起这件事,该校教师林莹深有感触地说,“当时他每个月也才几百块钱工资,真的很不容易。”
朱权力认为,老师只有本着平等、关爱、尊重的心态,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该校六年级学生李思怡(化名),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一直跟爷爷生活。由于缺少父母督促,李思怡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学习成绩在中下游徘徊。朱权力了解情况后,首先跟孩子的父母沟通,希望他们平时多关心孩子,其次主动跟李思怡谈心,了解她的心理动态,及时给予疏导,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她回答问题,并利用周末辅导她学习。一个学期后,李思怡变得活跃起来,喜欢跟同学们玩在一起,在家能主动帮爷爷干家务,学习成绩提高到了中上水平。
多年来,朱权力所教的毕业班数学科检测成绩都排在港口区前列,他还多次辅导学生参加广西小学生数学竞赛并获奖。
奔走:为了学校通水通路
2004年以前,福和小学不通水、不通路。开学时,运送学生的新课本或课桌椅成了一大难题。每逢开学,朱权力便与别的老师一道,先用自行车驮运课本,然后一包包地将其背过江,最后用担子挑到学校,保证学校顺利开课。有一年学校更换课桌椅,由于新的课桌体积大,只能一张张地驮运、一张张地背过江,朱权力和老师们前后花了好几天时间,才把七八十套课桌椅顺利运到学校。
2004年,朱权力开始担任福和小学校长,当时学校面临校园环境差、教学设施设备缺乏、师资紧缺等问题,因此很多人都在质疑:“他能行吗?”但是朱权力没有畏惧,而是勇敢地接过了这副重担。
沙企(沙潭江至企沙)一级公路尚未开通前,福和小学学生上下学的道路低洼不平。为了改善师生出行难的现状,2005年,朱权力与老师们商量后,多次跑村委、政府,联系交通部门,并与学生们联名写信向时任市委书记朱军反映情况。朱军书记看到信后,非常关心这一情况,亲自到学校调研,要求有关部门妥善解决该路段师生出行难的问题。2006年6月,沙企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师生们出行难的状况得到改善。
用水不便是困扰福和小学的另一个问题。该校围墙外的水田边有一口水井,师生全部用水都靠它。每天,值日老师不辞劳苦,一担一担地去挑水,常常累得满身大汗。该校校园内虽然有一口13米深的水井,但遇到下雨天,浑水从井边渗入影响水质,不能饮用。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06年,朱权力带领老师们利用周末时间加班加点,维修清理校内水井。他不惧危险,亲自下到离地面13米深的井底清理淤泥。经过几天的努力,水井才维修清理完毕,师生们又可以用上干净、安全的水了。后来,朱权力还自费购置了一台抽水机,让师生们用水更加方便。至此,该校40多年来用水难的问题得以解决。
如今,当地人只要提起朱权力都会说:“老朱这个人实诚得很,孩子送到他学校,绝对放心。”在同事眼里,朱权力是一头“老黄牛”,踏实、肯干、有耐性。作为一所农村小学的校长,朱权力认为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为了村里的孩子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我会一直坚守,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说。
(责编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