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灌区农业用水价格制定的相关问题研究

2016-08-18罗清丽新疆伊犁河流域开发建设管理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6年6期
关键词:供水量干渠水价

□罗清丽(新疆伊犁河流域开发建设管理局)



灌区农业用水价格制定的相关问题研究

□罗清丽(新疆伊犁河流域开发建设管理局)

灌溉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而罐区农业用水价格的制定涉及多个方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业用水价格经历了多个历程,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不计任何成本的无偿使用,正是由于缺乏经济杠杆调节作用,才使得有限的水资源被无限制的掠夺式开发,制约着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将结合南岸灌区,分析影响灌区农业用水价格制定的相关问题。

灌区;农业用水;价格;制定

1 南岸干渠灌区农业用水概况

文章所研究的是南岸干渠工程,即漠草原地区治理开发的骨干引水工程,位于某河南岸某山北麓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及河谷丘陵区。南岸干渠工程由渠首枢纽、输水明渠、隧洞及渠系建筑物等组成。干渠总长168.80 km,总灌区面积159.98万m2,分别是扬水灌区和自流灌区,自流灌区面积107.31万m2,扬水灌区面积52.67万m2;南岸干渠灌区被“八十一大阪”分割成东西两大片,东片17.56万m2,西片142.42万m2,两片相距18 km,工程年供水量92515万m3,其中自流灌区年引水量67638万m3,扬水灌区年引水量24877万m3。本工程及灌区开发工程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总干渠合自流灌区2009年开始建设,扬水灌区2014年开始建设。

随着南岸干渠灌区节水配套工程的逐步实施,南岸干渠西片自流灌区总共27条干管管网系统,2010-2015年基本建设完成16条干管并投入使用,灌区本着先易后难、先自流后扬水的原则进行分期开发。此节水配套工程将南岸干渠的水量高效配送至农户的田间地头,很大程度上为农户的增产增收提高了保障。随着节水灌溉工程的逐步建设,灌区灌溉模式由传统的引洪漫灌、沟灌向高效节水灌溉模式逐步转变。

该灌溉区处于严重干旱地带,引洪灌溉,靠天吃饭,当地水资源相对比较匮乏,灌溉水主要来源为雨水及山洪水。南岸干渠未通水前,农牧民主要靠打井或引洪灌溉土地,土地灌溉保证率低,同时引水利用率也低,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41。由于灌溉时间不固定、灌溉水量有限,导致灌区农作物产量很不稳定,赶上干旱年有的土地甚至绝收。

灌区管理职能由多个行政部门共同担当,管理部门的分散性导致灌溉系统运行效率较低,收取的水费在层层上缴后明显不能满足供水成本,因此,南岸灌区的水价管理正处于“不良运行”和“恶性循环”的双重尴尬境地,农民对水价收取规定也不满意,灌区管理每况愈下,急需尽快制定出一套更加完善的水价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深入分析影响该灌区水价的相关问题。

2 南岸灌区农业用水价格制定需要考虑的因素

国家计委曾经具体阐述过农业水价的基本原则:在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从而不断提高灌区农民节水意识,促进农业灌溉方式的不断优化。就当前我国的“三农”政策来讲,应当将农民承受能力作为确定水价的首要因素,再考虑其他因素。文章结合南岸灌区的实际状况,结合水价制定原则,认为在水价确定过程中应当着重考虑以下3个方面的因素。

2.1灌区收益

灌区农业归根结底是一个盈利企业,其一切生产活动都要以收益为前提,只有有了收益才能谈长期发展。从会计学的角度讲,灌区利润C=总收入R-总成本C,可见,只有当总收入大于总成本时,灌区才是盈利的,反之,如果总收入小于总成本,灌区就处于一个入不敷出的亏损状态,灌区农业也难以生存。灌区作为农业生产的供水者,通过调控水价能够有效弥补供水中发生的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最终维持灌区农业发展,确保水利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灌区也只有获利的基础上才能确保灌区水资源的循环,提高投资单位兴建水利工程的积极性,鼓励其他资金的投入。南岸灌区作为水资源商品的供给者,其投入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受盈利情况的影响,也就是说灌区每年的收入能否弥补当年的开支以及结余情况。灌区供水收入R与水价P、供水量Q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R=P×Q。从上式可以看出,供水收入与水价、供水量之间呈正相关,提高水价或供水量都会增加供水收入,因此,水价并不是影响供水收入的唯一因素,提高水价也并不是增加供水收入的唯一途径。从供应者角度分析,水价确定取决于供水者对供水收入的期望值、供水量多少及供水成本。

2.2农民收益

在市场营销策略中,成本导向定价理论与需求导向定价原理恰好相反,后者所从消费者角度分析商品的价值,因此是一种以消费者需求为依据的定价方法。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消费者价格心理、自身收入水平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价格的态度,因此,价格合理与否,最终取决于消费者。国家“三农”政策出台后,南岸灌区不得不将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制定水价时需要注重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考虑到当地农民的收入及其承受能力。从农民受益的角度分析,灌区供水者需要正确衡量灌溉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将本地区的水资源分布情况、用水季节等因素考虑进去,制定出造福于农民的差别性水价。

2.3节水效益

水资源作为一种商品其最大的特点是有限性,在当前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制定的水价应当既能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又能考虑到供水成本,传统水价定价机制仅是考虑到了供水成本,没有考虑到水资源的消耗成本及社会成本,因此不能有效促进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7]。合理的水价不仅能促进灌区的良性发展,使水利工程得到及时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良性运行,也能对农民用水行为起到调控作用,通过价格杠杆促使农民不断改进灌溉技术,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3 综合考虑灌区、农民、节水因素的农业水价研究

上文分析了影响农业用水价格制定的相关因素,下面将就在3个因素基础上如何确定价格水平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上文3个因素对水价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其价格水平汇总成表1。

表1 3个因素下的价格水平汇总表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水价核算有关规定,核定南岸干渠农业供水成本为0.19元/m3。考虑到新开发的高新节水灌区运营初期需改良土壤,用水需求相对较大等特点,从为降低用水户水费支出,使受水区农牧民享受到工程效益,促进高新节水灌区建设,南岸干渠高新节水灌区农业供水价格实行分步到位,即:南岸干渠高新节水灌区农业供水起步水价为0.10元/m3,达到供水成本的51.90%。以后视工程运行状况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民承受能力等情况分步进行调整。

由于水价调整会给灌区农民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因此,新水价的制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综合考虑调整幅度对灌区农民的影响。结合当前“三农”政策对农民的有利影响,灌区农民的经济状况也有所好转,在农产品广阔的市场前景下,建议南岸将基本水价由之前的0.10元/m3提高到0.19 元/m3,也就是灌区收益期望水价的最低水平,在0.19元/m3这一价格基准上可以适当浮动。从灌区的角度讲,在基准水价的条件下,供水量只有达到年供水量时才能实现最低期望水费收入,在正常情况下,每年供水基本上高于年供水量,因此实现最低期望水费收入是完全有可能的,在干旱情况下,价格需适当上调,但是上调幅度需考虑到农民的承受能力,在≤0.44元/m3的条件下是可以接受的,其可承受的价格上调上限是0.26元/m3,此时的需水量减少40%是完全可以满足的。从节水的角度分析,虽然在干旱和正常情况下的水价与上述水价上限差距较大,这种价格水平下的节水率会对节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 结语

文中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南岸灌区为例,分析了在农业水价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灌区收益、农民收益、节水效益。农业水价制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当在国家正常的指导下,结合灌区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灌区、农民、节水因素,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水价。农业水价问题是一项涉及多部门的复杂问题,限于时间有限,仅提出了一些关于灌区水价制定的己见,部分观点还不够成熟,文中也有很多疏漏和叙述不足之处,对南岸灌区水价的研究深度还需进一步深入,望请指正。

[1]鲍其琴;牛志勇.某大型灌区总干渠工程供水水价初步分析[J].小水电,2011(03).

[2]姜文来.农业水价合理分担研究[J].中国市场,2012(16):45 -51.

[3]李含琳.改革农业水价政策是促进节水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J].社科纵横,2012(07):22-25.

[4]黄芳.供需兼顾的跨流域调水价格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07):50-52.

[5]庞汉英,付爱英,赵丹,等.积极推进引黄工程水价调整工作促进引黄灌区持续健康发展——河南省引黄工程供水价格调研报告[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05):4-8.

(责任编辑:刘青)

S274.3

A

1673-8853(2016)06-0127-02

罗清丽(1980-)女,汉族,湖南永州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

2016-01-26

猜你喜欢

供水量干渠水价
成都市主城区日供水量的气象相关性分析
兰溪市供水需求侧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河南省供水结构变化及不平衡性
影子价格模型在水价分析推算中的应用
调水系统工程水价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全省供水工程供水量(按工程类型分)
超声波流量计在兰干渠上的应用
东河塘干渠防渗改扩建工程设计
如何开展新闻踏访——“三千里干渠探访”报道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