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玛纳斯河水文特征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研究

2016-08-18陈红媛

地下水 2016年4期
关键词:玛纳斯水文流域

陈红媛

(新疆石河子水文勘测局,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玛纳斯河水文特征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研究

陈红媛

(新疆石河子水文勘测局,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玛纳斯河是新疆著名的流域之一,该流域具有非常典型的水文特征,这为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基于此点,文章从降水、蒸发、径流、洪水、泥沙、水质等几个方面对玛纳斯河的水文特征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玛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并提出提升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建议。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玛纳斯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有所帮助。

玛纳斯河;水文特征;水资源;利用效率

1 玛纳斯河水文特征

玛纳斯河流域(以下简称玛河)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流域总面积约为2.43万 km2。下面重点对该流域的水文特征进行介绍。

1.1降水特征

受地理位置的影响,玛河流域的降水较为稀少,大部分降水都集中在春季和夏季,降水量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即由北向南海拔每上升100 m,降水量增加34 mm左右。越靠近沙漠边缘的降水量越少,整条流域中,东部的降水要多于西部,平原降水量的变化较为均匀,山区变化幅度较大,在冬季时,平原的降水量对于山区,在夏季时,则相反。每年的6-8月,随着当地气温的不断升高,山上的冰雪开始融化,融化后的雪水会进入到河槽当中,这对于灌溉集中用水高峰期的农牧业发展非常有利。

1.2蒸发特征

玛河流域内各主要站点的年平均蒸发量如表1所示。

表1 玛河流域内各主要站点年均蒸发量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蒸发量的多少除了与气温变化幅度有关之外,还与当地的气象因素及植被等有着密切的关联。玛河流域内各站点的蒸发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海拔高度每升高100 m,蒸发量会随之减少63 mm左右。由于山区的土地常年保持着湿润的状态,依据平原区气象观测资料,玛河流域的冬季时间较长,当年10月至翌年3月站年蒸发量的22%左右,最小蒸发量一般出现在每年的1月,最大蒸发量则出现在每年的7月。

1.3径流特征

玛河流域的补给以雨水和冰雪融化为主,夏季时温度较高且雨水较多,径流较为集中,冬季气温低且雨水少,径流较小。受当地气温和降雨的影响,玛河径流在年内变化极不均匀,河水流量集中在5-10月,主要来源为冰川积雪融化,约占全年水量的88.5%左右,夏季汛期的特点非常明显。冬季为枯水期,径流量相对比较稳定。由于径流量时间上的分配不均匀,给农业生产供水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随着各类蓄水工程的建设使流域水资源得到了最合理的利用。

1.4洪水特征

玛河流域的最大洪峰出现在1999年,为1 100 m3/s,暴雨和气温是最大洪峰年际值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次大洪峰出现在1966年,洪峰流量约为758 m3/s。历年洪水水量基本全部集中在汛期,洪峰呈尖瘦形态,洪水过程历时不长,具有陡涨陡落的特点。玛河流域的洪水成因与暴雨、冰雪融化有关。

1.5泥沙特征

玛河流域内河流多年平均输沙量约为600万 t,集中出现在汛期,即6-8月,通常情况下,枯水期的输沙量为相对较少,结合流域水文资料及相关泥沙资料得出该流域泥沙的基本特征:支流到干流、上游到下游的含沙量逐步增大;河道流出山口进入平原后输沙量增大;融雪期及暴雨季含沙量最大,降水量较多或径流量较大时,输沙量会随之增大。

1.6水质特征

玛河流域内的所有河流的水质均为重碳酸盐类水,水质情况良好,沿途没有较大的污染源,常量元素的含量均未超标,适宜人畜饮用和农业灌溉。该流域内的蘑菇湖水库由于受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影响,致使水质变得较差,不适宜农业灌溉和人畜饮用,需要进行治理。

2 玛纳斯河的水资源开发利用

2.1玛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玛河流域的水资源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地表水、地下水和泉水,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约为22.91亿 m3,其中可用的水资源量约为20.92亿 m3;地下水资源总量约为11.97亿 m3,其中天然资源量约为2.52亿 m3,重复量约为9.45亿 m3,可开采量约为8.5亿 m3,已经开采量为4.22 m3;泉水在50年代时的总量约为5.64亿 m3,80年代后,随着大量的开采,其以平均每年563万 m3的速度下降,目前,可用的泉水资源总量约为1.91亿 m3。

2.2提升玛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建议

基于玛河流域的水文特征,并结合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期望有助于该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2.2.1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

为加强玛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应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杠杆作用,提高工业企业、居民生活节约用水意识,在农业供水井安装计量表,重视对农业用水情况的监控。每年年中和年末对玛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情况进行检查,严厉处罚超采单位或个人。成立专门机构和课题研究小组,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出解决的途径。同时,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在农田灌溉中的应用,优化作物结构,制定灌溉定额,提高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

2.2.2加大节水宣传力度

现阶段,玛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部分河流出现污染问题,这与玛河流域民众水资源保护意识不高有着直接关系。所以,要加大水资源保护与节约用水的宣传力度,引导民众依法用水,树立水资源观和水生态观,逐步形成全社会爱惜水、保护水的良好风气,促进人类生产活动与水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积极推广节水器具的使用,促使民众从自我做起,节约生活用水。

2.2.3加大水污染防治

玛河流域的水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生活污水以及农业生产所用农药、化肥等产生的污染物质。为了保护玛河流域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污水进入河道。具体措施如下:在工业生产方面,建立起污水处理厂,完善污水处理系统,确保污水处理后能够循环应用;优化布设入河排污口,按照清污分流系统对河道进行治理;在农业生产方面,加强农田污染源防治,推行绿色农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降低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

2.2.4水资源优化配置

在制定玛河流域的水资源配置方案时,要充分结合流域新建工程情况进行研究。清水河是清水河灌区的主要地表水源,为了实现灌区农牧业的持续发展,要在清水河上建设控制性的调蓄工程,并改建配套的输配水工程,包括已建的渠首和干渠工程、青年渠首和干渠工程等;正在建设的肯斯瓦特水库,覆盖玛纳斯县、农八师、农六师等地的部分灌区,其水库功能定位于防洪、灌溉、发电,待水库建成后可有效增加玛纳斯县的供水能力,缓解玛河流域灌区的供水调节压力。与此同时,也会对玛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产生一定影响,增加该流域枯水时段的供水量。所以,流域管理部门要深入研究肯斯瓦特水库建成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提前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工作,从而保证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可行性,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2.5建立补偿机制

玛河流域管理应建立起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明确各地区水资源保护职责,根据玛河流域分水协议以及各地区水量、水质保护标准,落实生态效益补偿措施。在玛河流域的水源地区,建设水源地生态经济体系,避免水源地经济发展破坏下游水质。在水资源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中,对于水环境达标的地区,要由用水受益方提供补偿资金,通常情况是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进行补偿;对未达到水质、水量标准的地区,要由该地区对用水利益受损方进行经济赔偿,通常情况下是上游地区对下游地区进行经济赔偿;对于玛河流域的生态维护建设,要将其作为一项公益事业,由各地区对建设资金进行分摊。通过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有利于合理分配水资源利用权力和保护义务,同步实现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增强各地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意识。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玛纳斯河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流域的水文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并提出了几点提升玛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建议,以期能够为促进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及可持续发展有一定帮助。

[1]冯国章,李佩成.西北内陆河区水资源天然分布的缺陷及其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3):65-69.

[2]刘俊民,马耀光.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特征及其保护利用[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3):103-107.

[3]范锡朋.河西走廊地下水与河水的互相转化及水资源合理利用问题[J].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2014(10):11l-113.

[4]何新林,郭生练.气候变化对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水文水资源的影响[J].水科学进展.2013(9):77-82.

[5]王根绪,程国栋,沈永平.近50年来河西走廊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特征与综合防治对策[J].自然资源学报.2012(7):78-81.

[6]崔亚莉,邵景力,李慈君.玛纳斯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2(8):99-103.

2016-02-01

陈红媛(1973-),女,陕西西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勘测方面的研究。

P332

B

1004-1184(2016)04-0154-02

猜你喜欢

玛纳斯水文流域
压油沟小流域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沙颍河流域管理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
民族史诗入梦来——歌剧《玛纳斯》观感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水文
谈谈“玛纳斯”和“玛纳斯奇”这两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