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城市地下水动态监测现状及对策探析

2016-08-18杨海珍

地下水 2016年4期
关键词:运城市水温监测点

杨海珍

(山西省运城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山西 运城 044000)



运城市地下水动态监测现状及对策探析

杨海珍

(山西省运城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山西 运城 044000)

结合运城市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分析近几年地下水位、水温、水质变化数据,指出该地区地下水动态监测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来解决面临的问题,进而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有效性。

地下水动态监测;水位;水温;水质

地下水动态监测是水利建设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应用于水利建设以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的整个程序过程中,包括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以及管理等方面[1]。因此,地下水的监测工作影响着整个水利工程,对其工程质量、水利建设的投入使用效果等有着重要影响。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的西南部,属于半干旱的大陆型气候,地表水资源匮乏,据运城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显示,运城市地下水资源量约为10.06亿 m3,地表水约为8.48亿 m3,水资源总量约为14.48亿 m3。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人民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大,导致该地区出现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中小河流断水等情况的发生[2]。为了减少地下水严重匮乏的可能,对运城市地下水进行动态监测是有必要的,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析该地区监测技术发展状况和面临的问题,结合实际监测数据,分析解决监测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运城市地下水动态现状

运城是水资源极为短缺的地区,地表水集中在汛期,并且呈现暴涨暴落的趋势,有限的蓄水工程致使长期以来该地区以地下水作为主要的供水水源之一[3]。该地区地质特征是盆地,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居民用水等用水量大,地下水水位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地下水根据水位高低分区为浅层水、中层水和深层水,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位先是趋于稳定状态,随后以0.6~1 m的速率下降,到80年代末下降速率为1.3 m。可见地下水位下降越来越明显,说明居民的用水量逐渐增大。

60年代以后,浅层水开采量增大水位下降 ,开始打自流井取中深层的水供人们使用。受技术的影响开采施工质量不高,浅层水与中深层承压水分层不好,两者之间相互侵蚀,承压水进入浅层水后导致中深层水压力减小,自流井流量衰减较快,相互侵蚀的水位上升,形成盐渍化[4]。资料显示2010年与2009年相比,年水位下降2.66~3.90 m,最大达到4.78 m;2011年与2010年相比,年水位下降2.80~6.73 m,最大可达到9.12 m。

2 地下水动态监测现状

2.1监测点基本状况

根据运城市水务局统计,自2011~2014年该市共建立监测点12个,监测层位类型为浅层第四系孔隙水和混合水,其中浅层含水层监测点4个,测井类别为民井;混合水含水层监测点8个,测井类别大多数为钻孔。主要用途在于监测该地区地下水水位、水质、水温变化的情况。

对监测点工作量进行统计,2012~2014年共有地下水监测点26个,其中包括水位监测点12个、水质监测点7个、水温监测点7个,具体的见表1所示。

表1 测点监测项目情况表

对上述12个监测点进行分析,记录各时间段、各监测点出的水位、水温等变化情况,总结运城市的地下水位变化规律,也为更好地利用地下水提供方便。具体的监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监测结果表

2.2水温变化

一般说来,地下水的温度和地温有密切关系,研究地区的监测水温的工作只是在取水样时对水温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地下水的平均温度多在22.5℃~26.00℃之间,该时段的平均气温在24.20℃~27.25℃之间,因测量地下水的温度利用温度计测量,在精度方面本身就存在误差,但总体说来地下水温度幅度较小,详见表3所示。

表3 测点处水温变化表

2.3水质变化

地下水含有大量的金属、重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地下水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有害元素的排入主要是由于人工污水排放、生活用水排放、自然降水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地下水监测时在一定的测点处检测出该处的水质环境的变化情况,进而分析水质的影响。测点处的数据如表4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受自然降雨、水位下降、地面入渗等因素的影响,水质由丰水期到枯水期呈下降趋势。GC04测点由较差变为极差;GC07测点由优良变为较好;JM20测点则是维持在较差状态;JM25测点也是较差,JM44测点由良好逐渐变为较差。

通过近3年地下水水质分析及水质量等级综合评价可知,运城市的地下水类别多为Ⅱ类~Ⅴ类,说明市区的地下水污染较为严重,但呈现出缓慢变好的趋势。且监测区域内的多处测点地下水不可直接饮用。

3 存在问题

3.1监测项目少,监测井质量差

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主要包括地下水的水位、水量、水温以及水质的变化情况。运城市地下水的监测工作主要以水位监测为主,监测点的布置密度较低且控制范围有限,对地下水水位、水温、水质等监测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工作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相对薄弱。在一些定性操作中,不能满足《地下水监测规范》的有关要求,这样势必会导致所测水位、水温、水质等出现误差,直接影响居民对地下水的利用。加之有些沉井施工过程中出现井台和保护设施不完善的情况,造成井壁易坍塌,淤泥现象较为严重,对监测点的数据影响较大。

3.2监测设备落后

监测工具一般主要有: 浅井一般使用的是皮尺和测钟,深井主要用双股电线’测针及万用表进行测量,测量温度使用的是水银温度计,误差较大,保证不了监测资料的精度。目前数据信息传输仅靠电话上报,遇到观测员农忙时节,经常不能按时上报,时效性差。这种管理模式,既没有科学的时间性,也没有严格的标准性,监测到的数据与实际情况误差较大,具有较大的随机性,所得到的数据对实际并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损失。

3.3观测人员专业知识淡薄

地下水动态监测主要是靠监测人员实施,在读取数据、安装监测装置等工作,有些人员对监测规范把握不到位,实际经验存在不足给监测工作带来不便。由于运城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引进人才策略实施欠缺,大部分监测人员是当地村民和兼职人员,知识差距较大,又未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难以保障监测质量,并且工资待遇较低,人员流动太大,给监测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4 对策及建议

为了更好的进行地下水监测工作,保障监测质量,紧跟运城市经济发展的步伐,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1)摸清底子为编制监测规划方案提供依据。了解详细的监测有关资料,熟悉群众、企业等对地下水的利用情况,每年尽可能的获得真实准确的监测数据,整理历年监测资料,根据资料分析各个监测井的年末水位变化情况;对每个月的各种报表,应当按时校对、编报,对出现个别监测井资料出现异常的情况,要及时到现场核对,保证资料的准确性。

(2)合理设计布置地下水监测井网。监测井网的布置将直接影响水动态监测工作的关键,根据运城市水资源实际分布情况,尽可能做到一井多用,即水位、水温、水质、等一井合一。全市根据不同的地貌布局设井,灌溉用井可不作为监测用井,对地下水超采区、饮用水水源地以及水资源重点保护区布局监测井,加大动态专业井的建设。

(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监测项目。为了加快建设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站,加强地下水监控信息系统的能力,增加资金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定期分析监测资料。当地水务局、财政局等有关单位应当支持该工作的进行,对资金审批工作应抓紧尽快完成,保证最新的监测设置纳入使用。

(4)强化专业培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队伍的建设是保证地下水监测工作有效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与监测人员技术水平有关,应当积极组织人员学习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学习发达城市管理经验,严格按照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监测工作,引进高水平的水文水资源等人才,提高监测队伍的整体实力。

表4 测点处地下水水质变化表

5 结语

地下水动态监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数据等信息要求较高。只有加大队伍建设和资金投入,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够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不断积累监测经验正确分析计算数据,探索其变化规律,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1]杨烨.运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及其分析[J].山西水利科学.2010,4:78-79.

[2]赵立新,南阳红.运城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分析[J].山西水利.2002:53-56.

[3]陈鹏.运城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及保护目标分析[J].中国水运.2014,14(11):204-206.

[4]梁璐阁.永济市地下水动态监测现状及对策[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6:46-48.

2016-03-08

杨海珍(1972-),女,山西万荣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下水动态监测分析评价工作。

P641.74

B

1004-1184(2016)04-0081-03

猜你喜欢

运城市水温监测点
某轻型卡车水温偏高的分析及验证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双减双抢”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运城市:有机旱作农业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子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运城市盐湖区:“三抓三消除”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基于PLC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DS18B20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我省举办家畜血吸虫病监测点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