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娟:构建农村学校“1+5”课堂
2016-08-18
黄晓娟,特级教师,贵港市港南区湛江镇第二初级中学(以下简称湛江二中)校长。无论是做普通教师还是校长,她始终坚守三尺讲台,从未脱离教学一线。
黄晓娟一直都在探索符合农村学校实际的教育教学方式,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教师的“教”植根于学生的“学”,将教法与学法统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她提出并使用“三结合”与“三利用”语文教学法,从备课到课堂,始终将课文的“预习提示”“训练重点”“课后习题”三者相结合,充分利用工具书、板书和教辅资料,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她多次荣获港南区教学成果奖,语文教学成绩一等奖、二等奖。2014年起,她享受贵港市人民政府特殊津贴。
作为农村中学校长,黄晓娟深知,要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趣味性,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她带老师到课改先进学校学习,鼓励老师参加各种课改培训,并亲自培训本校的师生,为老师们上示范课。她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经过实践探索,构建了符合本校实际的“1+5”课堂教学模式:“1”即一张导学案,“5”指5个教学环节——引(引出课题、教学目标),学(学生独学、对学),议(学生群学),展(学生小展示、大展示),测(达标检测、巩固)。这一教学模式切合港南区倡导的“问题导学”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施课改后,湛江二中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曾荣获贵港市教学质量管理二等奖、贵港市中考学校教学管理二等奖等,这对于一所地处偏远的农村中学来说实属不易。
长期在农村中学任教,黄晓娟悉心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她主持的课题《如何在农村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获评自治区“十一五”规划课题一等奖。近年来,她撰写的《尊重学习主体,倡导个性写作》《课改中语文教师身份的转变》等教研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主持参与的市级课题《构建高效的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获贵港市“十五”规划课题一等奖。
黄晓娟2013年获评为“八桂优秀乡村教师”,2015年获评为贵港市“巾帼建功”标兵,2016年获评为广西“三八红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