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关怀送到乡村教师的心坎里
——大名县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纪实

2016-08-17张海涛张彦娟杨占苍通讯员张陆方颜世英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大名县特岗教育局

■本刊记者 张海涛 张彦娟 杨占苍 通讯员 张陆方 颜世英

把关怀送到乡村教师的心坎里
——大名县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纪实

■本刊记者张海涛张彦娟杨占苍通讯员张陆方颜世英

编者按: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为新时期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时隔4个月,结合了河北实际的《河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2020年)》出台,为全省乡村教师队伍发展定了调子。今后一段时期,河北将着力解决当前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强、补充渠道不畅、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在邯郸市大名县,随着教师补充长效机制的建立,青年乡村教师成为当地教育发展中一支规模庞大的有生力量。为此,近年来该县围绕着如何真正让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开展了诸多探索与尝试。

12月26日上午,新年的脚步越走越近了。

此日此时,河北省大名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报告厅内,一派喜庆气氛。一场以“缘源桃李,圆梦大名”为主题的大名特岗教师集体婚礼拉开了全县教育系统迎接新年的序幕。

没有豪华的车队,没有繁缛的仪式,有的只是全县15万名师生的共同祝福——这是一场特殊而隆重的婚礼。6对新人中,9名是特岗教师,除本县人外,他们有的来自邯郸市其他县,还有的来自石家庄、承德等更远的地方。这些年轻的特岗教师,远离家乡来到大名,因为与教育结缘,与另一半牵手,从此后,将在大名扎根。

时间回溯到婚礼仪式前一天的上午11点半,在离县城40里远的张铁集小学,特岗教师马永民上完最后一节课,合上课本,才急匆匆地跟自己的学生们一起走出了教室。为了不耽误孩子们上课,他没有时间为自己准备一场像样的婚礼。他们的婚房里面只是简单地布置,连屋顶上的拉花还是同事们在他上课时帮着粘上的。和马永民一样,这一天,在全县不同乡村学校任教的9名特岗教师,也都在忙着上课。

就这样,匆匆忙忙的,这些头天刚刚走下讲台,掸去粉笔飞尘的特岗教师在县教育局的组织下披上新装,举行了属于他们的集体婚礼。

深情的音乐声中,县教育局党委书记成希望亲自按下了婚礼仪式的启动球,12名佩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跑上婚礼台,向6对新人行少先队礼,一起向老师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祝老师新婚快乐!”

气球飞起来,掌声响起来……

在婚礼现场,和新娘并肩站在一起的马永民激动地说:“县教育局为我们举办这样隆重而又特别有意义的婚礼,让我们这些来自外地的特岗教师特别感动,这更坚定了我们在农村扎根的决心!”

大名县为特岗教师举办的这场精心准备已久的集体婚礼,是全县关怀乡村教师、支持乡村教育的一个缩影。

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大名县,属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其他县域一样,这里同样存在着农村教师老龄化、后继乏人的状况。自2010年起,该县开始通过国家特设岗位计划招聘教师,至今已有1132名特岗教师补充进乡村教师队伍,这些教师的到岗,为当地农村学校补充了新鲜血液,极大地优化了乡村教师结构。

引来“金凤凰”,还要留得住。如何让乡村教师来得了、留得住、教得好,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这些都成为了大名农村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

暖心工程——特别的爱给特岗的你

随着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灯光照亮了远在县城东南60里地外的埝头中学的校园。记者走进校园里的特岗教师周转房,来到了位于二楼的刘光、曹丹静夫妇家。

记者了解到,刘光夫妇都是2013年的特岗教师。刘老师是大名本县人,他的妻子曹丹静来自衡水,家在哪儿,根在哪儿,两位老师已在这所学校扎了根。在埝头中学,加上刘老师夫妇,共有44名特岗教师,现在所有老师都住在周转房里。因为是地暖,取暖期间室内温度可以一直保持在20度左右。空旷的田野里,冷风劲吹,周转宿舍里,却暖意融融。

谈论起住房的事,第一届特岗教师杨艳艳感触颇深。

在她的一篇日记里,详细记录了刚到学校任教时的居住条件:

“2010年刚来时,我们23名特岗教师住在跟学校一墙之隔的粮站里,那是个怎样的地方啊?当踏进小院进入居住的房间时,我们彻底傻眼了,破旧的房屋,昏暗的光线,咯吱作响的木头床板,一股股发霉的味道强烈地刺激着我们的嗅觉……”

“更可怕的是,蛐蛐、老鼠、蛇我们都见过,晚上听到老鼠咬东西的声音,睡不着觉我们就学猫叫,后来学猫叫也吓不住老鼠了!”杨艳艳心有余悸地说。

尽管很艰苦,杨艳艳也是后来才知道,学校特意为他们租下的旧粮站,在当时,已经是能提供的条件还算不错的房子了。

一晃五年过去了,今天的埝头中学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崭新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平地而起,特岗教师们搬进有着自来水、独立厨房和卫生间的周转宿舍。抚今追昔,对那段苦乐参半的日子,杨艳艳在日记本中这样写道:别了,我亲爱的小院;别了,我亲爱的小伙伴们(蛐蛐、老鼠、蛇)……

▲小夫妻张涛、王银银喜气洋洋装扮新房!

▲小夫妻马永民、刘洋新婚留影。

那个每天上演着“小动物进行曲”的旧粮站,已经成为了埝头中学第一届特岗教师们的集体回忆。他们的前后经历,正是大名县为能让特岗教师安居乐业而所做努力的最生动折射。为了解决教师住房紧张的问题,五年来,大名县投资1690万元实施了乡村教师安居工程,建设了龙王庙中学、张集中学等10处教师周转宿舍,从无处可住到居有定所,真正实现了特岗教师下得来、住得好。

▲舒展的笑容,飞扬的青春!

其实,乡村教师安居工程还只是大名县“暖心工程”中的一项内容。提高待遇,解决特岗教师的后顾之忧,是实施“暖心工程”的另一项主要内容。该县以奖励性绩效工资补助政策为契机,逐步建立了“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特岗教师均享受到了乡村补贴;在职称评定上乡村教师优先,且在评定条件上为乡村教师降低了门槛。

“在这里,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我们农村教师的深切关怀!”来自承德的特岗教师赵丹丹的话语,朴实而情深,代表了乡村教师们的普遍心声。

群团活动——为特岗教师创造精神盛宴

“初到大名时,人生地不熟,不知道该怎样向上级反映问题,青年教师之间也缺乏必要交流。”一位已经被纳入编制的特岗教师告诉记者,她曾遇到过的这些问题也是许许多多特岗教师都曾经历甚至正在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样引起了县教育部门的注意。

“特岗教师来自全省乃至全国不同的地区,远离家乡来到大名,既需要我们努力帮助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又要特别关照到他们的精神层面生活。”大名县教育局局长申益民说。

2010年以来,大名县新聘特岗教师全部充实到了乡村中小学。这些特岗教师的数量超过了全县乡村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已经成为支撑全县教育发展的重要的庞大群体。

为了加强对青年特岗教师的管理,2014年大名县专门出台了《关于筹建大名县教育系统青年特岗教师基层团支部和妇委会组织机构的意见》,提出打破乡镇界限,面向全体特岗教师,开创性地组建五个青年教师基层团支部和妇委会,并通过公推直选的方式选拔了团支部书记和妇委会主任,数位特岗教师脱颖而出成为骨干。

特岗教师王帆就是被大家公推直选出来的基层妇委会副主任之一。

“以前,特岗教师就像是孤雁,形单影只,自从有了妇委会,就如同找到了雁群一般,生活上发生了很大变化。”王帆对记者说,在妇委会的倡议下,农村教学之余,特岗教师们经常会聚在一起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比如跳健美操、打篮球等,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增进了相互了解。

除了基层团支部和妇委会时常组织活动外,县教育局团委、妇委会还定期筹备各种大型活动。由于多数特岗教师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县教育局团委、妇委会为此多次组织联谊会,邀请县里各单位的优质青年参加,为特岗教师牵线搭桥。

2015年4月,该县成功举办了“放飞激情、追逐梦想”为主题的青年教师迎“五四”追梦联谊会,在丰富广大特岗教师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还促成了两对特岗教师的姻缘。

“据可靠消息,现在又有两位教师即将牵手成功。”县教育局妇委会主任赵芳萍高兴地说:“明年开春后,我们还会举办一场规模更大的踏青联谊活动,继续帮助解决特岗教师的个人问题。”

近两年来,在团支部和妇委会的组织下,以面向特岗教师为主的各种活动高潮迭起,特岗教师文体比赛、联谊会、集体婚礼等活动接连不断地开展。

▲志愿讲师团教师送教下乡风采。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活动模式,加大服务力度,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提升青年特岗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县教育局团委书记成功说。

搭建平台——让有为青年教师大有可为

“热情、干练、活力十足”,这些词儿加在吕文静身上,一点也和她名字中的“文静”扯不到一起,说起“吕文静”这个名字,熟悉她的同事已将其视为“能干”的代名词了!

身为一名“老特岗”,2011年到大名任教的吕文静三年特岗服务期满后,正式成为当地在编教师,现在仍然在建于汉代古黄河金堤遗址上的万堤镇前屯小学从事教学工作。与之前不同的是,因为工作能力强、业务成绩突出,她被特岗教师推选为第一妇委会主任,并被聘为万堤镇幼儿园园长。

工作5年来,她带的六年级数学会考成绩连年全镇第一,她本人还业绩连连,曾获得全县中小学班主任基本素质大赛一等奖、2012年度全县“十佳课改标兵”、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特岗教师”,就在今年,她又斩获县“三八红旗手”殊荣。

“这是局里发现的好苗子,应该推到更高的岗位上人尽其才。”提起文静,前屯小学老校长自豪地称赞起自己的老师。

据了解,像吕文静这样脱颖而出被委以重任的特岗教师并不在少数。

自首批特岗教师到岗以来,大名县就特别重视他们的培养工作,几年来,已有不少像吕文静一样优秀的特岗教师被破格提拔重用,在中小学校担任了领导职务,很多年轻人都能直接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这种情况,在特岗教师较为集中的乡村中小学表现得更加明显。

▲冬至,“小特岗们”一起包饺子,异乡相聚好开心!

距大名县城40里的孙甘店乡各级各类培训,实施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全县青年教师受训率达到了100%。2015年10月,县教育局组织县域内省、市骨干教师80余人组建了“大名县教师志愿讲师团”,在全县开展送教下乡活动。骨干教师科学的教法,轻熟的台风,给特岗教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丰富多彩的培训,让年轻的特岗教师成长很快。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间虽短,但已有不少老师取得了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并在省市县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在农村教育这方广阔的天地里,特岗教师们的收获越来越多。孝廉小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这所学校,被当地人戏称为“最年轻的学校”。说其年轻,不仅仅是因为该校建校时间尚不足三年,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是,全校43名教师中光特岗就有30名,而他们当中最小的只有24岁,最大的也不过30岁。这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自2013年建校起,就陆续来到这里,短短几年的工夫,他们中间,已有7人被提拔成为学校的中层干部。校长孙宗洲这样评价这帮“小特岗”:“他们年轻,脑瓜活,接受新事物快,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多成长机会。”

说起学校对特岗教师的扶持和培养,现已是孝廉小学教导主任的特岗教师刘杰告诉记者:“我从小就内向,上学时从没当过班干部。来到学校后,每天都是按部就班工作,我觉得自己就是死板,可校长找到了我,说看你挺踏实,你当教导主任吧!”到现在两年多了,在这个位置上,她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各方面素质都有了不小的提升。

“在别的地方,像我这个年纪就能当上教导主任的应该比较少,是学校,给了像我一样的特岗教师们成长的机会。”刘杰不无感慨地说。

对此,该县教育局主管人事的副局长贾九生说:“我们在干部培养任用上,对特岗教师一视同仁。尽量给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让这些年轻有为的教师大有可为。”

特岗教师的成长,同样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发展,大名县一直特别重视对特岗教师的培训工作。

针对特岗教师有知识、有思想但缺乏教学经验的情况,近两年,该县针对青年教师群体,积极组织

表彰激励——掀起争当最美乡村教师热潮

2015年这一年,对于张铁集中学的老教师任风杰来说,是个丰收年。

细细数来,在由大名县举办的“争当好校长、争当好老师”活动中,他被评为“好老师”,享受县级劳模待遇。此外,让他感到特别高兴的是,他的工资大幅度调整,“一次性涨了800块钱”。而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得到了县教育局颁发的一张有特殊意义的荣誉证书——“从教三十年纪念证书”。

从教40年,获得各种荣誉证书不下几十次,唯有这次,任老师特意把它端端正正地贴在了办公室的墙上。

这张证书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它是今年县教育局专门为全县教龄30年以上的乡村教师颁发的。据统计,从教30年以上的乡村老教师,全县共有936人,都得到了一张荣誉证书。翻开这936份其中的一份,记者看到,上面的“从教三十年纪念”这几个字,并不是普遍常见的印刷体,而是端然宁静的毛笔字。这是专门由县教育系统的书法高人们一笔一笔、一张一张写出来的,936份,936次,张张如此。一张小小的证书,饱含着深深的敬重之意。

提起自己获得的这些荣誉,任老师感慨万千:“政府给了我这么大的荣誉,是没有忘了我们这些老教师啊!”

教了一辈子体育的任老师,马上要到退休年龄了。记者问他退休后有什么打算,他乐呵呵地回答:“我喜欢当老师,只要学校需要,我就继续干下去!”

在大名,像任风杰老师这样多年扎根农村默默奉献的好老师还有很多,很多。

为了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该县近年来已多次开展“争当好校长、争当好老师”、“大名最美乡村教师”等一系列活动。在这里,尊师重教,已蔚然成风。

作为接续当地农村教师教育薪火的特岗教师群体,一样是当地农村教师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大名县确立了“表彰奖励要向农村教师倾斜,特岗教师要占一定比例”的工作思路,加大对农村教师的表彰奖励力度。2015年,该县大力表彰的100名优秀农村教师中,优秀特岗教师的数量就占到了一半。

对这些“输送到乡村教育一线的新鲜血液”,县教育局主管教师培训工作的副局长李淑莲说:“农村学校来了大学生,家长高兴,校长高兴,学生更高兴!为了大名的教育,我们非常珍惜这宝贵的资源,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便利条件。”

如今,对这些宝贵的“稀有资源”,全县上下已形成了一种共识,就是尽人心之力,把这里经营成特岗教师温暖的第二故乡。

几年来,全县的特岗教师,都被尽可能安排在近公路交通较便利、条件较好的学校;为了让特岗教师吃得好,有的学校配建了教师食堂,免费为特岗教师提供一日三餐;走校上课累,学校就为他们送来了电动车;夏天热,冬天冷,学校为他们装上了空调;工作忙,没有工夫洗衣服,学校为他们买来了洗衣机……这一桩桩一件件暖心的“小事”都把关怀送到了乡村教师的心坎里。

走在大名县这条乡村教育路上,虽无形却分明能强烈感受到有一条长长的坚韧的线,一头连着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上下一心对乡村教育的支持,一头牵系着分布在全县乡村学校的1132名特岗教师。他们和当地的乡村教师群体汇在一起,共同浇灌着乡村教育的根脉。正像该县教育局局长申益民所说的:“发展农村教育,必须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在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发展上卯足劲,真正让这些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这样农村教育才有希望。”

▲特岗教师为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出谋划策。

猜你喜欢

大名县特岗教育局
江都市教育局
云梦县教育局举行实验教学说课比赛活动
河北大名县马拉松协会成立大会在魏州学校圆满成功召开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搭顶层”“筑地基” 国研中心探索智库扶贫新路子
辽宁:特岗计划驰援卫生院
大名县政协开展“我为大名超常发展建功立业”活动
大名县政协召开“十三五”规划专题协商座谈会
“特岗计划”边远地区教师补充机制的探索
湖南:推进“升级版”全科特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