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新的技术优势 为长征七号保驾护航

2016-08-17王雪姣

国防科技工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电科国产化发射场

王雪姣

以创新的技术优势 为长征七号保驾护航

王雪姣

在此次任务中,海南发射场测控中心计算机系统首次采用了全国产化设备,特别是国产化麒麟linux操作系统替代了国外产品,应用软件也改为在国产化操作系统下运行,就犹如给长七建立了一个更“安全”的大脑,确保发射任务准确可控。

中国电科作为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单位,共有14个成员单位参加了长征7号首飞试验箭任务,主要承担了发射场测控中心计算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设备、地面控制系统、测控系统产品和几十项数千只关键元器件等设备,全面保障火箭发射升空、在太空遨游交会对接直至安全返回地面的安全可控。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任务发射中,中国电科沿用了诸多创新技术,开创了我国航天发射任务的新篇章。

为长七首次配备“中国造大脑”——海南发射场测控中心计算机系统

中国电科15所在载人航天地面测控系统的核心——地面测控中心计算机系统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承担了北京中心、西安中心和海南发射场指控中心计算机系统、运载火箭活动发射平台通信系统的建设,该系统包括测控通信系统中的计算机系统、显示系统和通信系统。其中,15所为长七量身定制的海南发射场测控中心计算机系统,为首次全面采用全国产化设备,意义重大。

据悉,测控中心计算机系统在火箭发射、交会对接和返回整个任务周期内,通过接收外来信息数据,并依靠系统进行数据处理,最后将信息数据发送到显示终端作为决策工作人员的指挥判定依据。此系统犹如大脑般,掌控着整个任务周期数据的发送、接收和处理工作。

在此次任务中,海南发射场测控中心计算机系统首次采用了全国产化设备,特别是国产化麒麟linux操作系统替代了国外产品,应用软件也改为在国产化操作系统下运行,就犹如给长七建立了一个更“安全”的大脑,确保发射任务准确可控。

此系统作为测控方向国产化项目的先驱者,实现了国产设备的全面自主可控,对之后的各个测控项目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为长七配上“善睐明眸”——外测系统

作为长七的“眼睛”,外弹道测量系统(简称外测系统)为载人航天工程中的关键部件,由中国电科10所负责研制,对运载火箭起飞后全过程弹道进行精确的测距测速并判定火箭飞行轨迹是否正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次长七发射,10所提供了多台/套直接执行任务的外测设备及保障和试验设备,并新研出安装在火箭二级箱间段的脉冲相参应答机,实现了近20年来10所在脉冲应答机研制上最大的创新。

本次参加任务的脉冲相参应答机是10所研制的第五代全固态化数字脉冲相参应答机,整机采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字化架构设计,实现了多脉冲自动识别和保护功能等特点;具有时延精度高、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良好生产性等优点。与上一代脉冲应答机相比,产品体积减小50%,重量减轻40%,能够适应海南发射场高温、高湿、高盐、强台风、强雷暴、强降水的特殊使用环境。

为长七布下通信测控“天罗地网”——测控系统

为保障长征七号顺利腾飞,54所为长七布下了通信测控的“天罗地网”,犹如一条看不见的风筝线,为长征七号任务正常运行提供指挥决策。

安全遥控系统作为所有飞行器发射的必备系统,为火箭至关重要的“安全锁”。此次,54所为长征七号专门研制的安控系统,首次采用全新的测控体制,抗干扰性强,保密性能好,实时性更突出,大幅降低误指令、虚指令、漏指令的发生概率,可靠性大大增强。此系统通过对长征七号火箭发射过程中的各类数据进行实时动态监控,从而分析判断火箭的发射状态。

为确保将火箭安然送到太空,54所产品覆盖陆、海、空三地的通信测控网。海上,远望船上的通信测控设备经过54所技术人员的长期调试和认真巡检,随时待命;陆上,各种车载站和便携站准备就绪,时刻准备执行任务;天上,飞机装载着通信测控系统,在飞行中迎接使命的到来。一条条指令沿着这张网在火箭、发射中心和指挥中心传送,确保将火箭安然送到太空,同时在火箭发射的全过程采集、捕捉和传输相关数据、图像、话音以及指挥调度等信息,为长征七号任务正常运行提供指挥决策。

此外,为提高火箭发射时图像和话音传输的连续性和清晰度,54所为文昌发射中心研制了实况电视系统,将众多高清摄像头分布于发射塔和避雷塔的塔架上,第一时间拍摄火箭点火和上升阶段的关键场景,不仅给指挥员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手段,还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视觉震撼。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设备——元器件

作为电子系统的基本组成,元器件的可靠性是影响载人航天运载火箭高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在此次长七任务中,中国电科12所、18所、43所、49所、55所、重庆声光电等单位共提供了近50项、几千只关键元器件。针对海南天气潮湿、盐雾腐蚀严重的特殊天气气候,中国电科对产品性能进行了结构优化,确保元器件功能、可靠性满足特殊的环境要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猜你喜欢

电科国产化发射场
忙碌的航天发射场
文昌发射场暮色
元器件国产化推进工作实践探索
LNG接收站扩建工程低压泵国产化应用管理
IPO档案之里得电科
ASM-600油站换热器的国产化改进
基于远程数据判读的导航多星发射场测试管理
面向国产化的MCU+FPGA通用控制器设计
电科 深空之眼
长征七号火箭在文昌发射场首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