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白驹的“伯乐”王文明

2016-08-17王高海

今日海南 2016年7期
关键词:琼崖苏维埃政府特委

文|王高海

冯白驹的“伯乐”王文明

文|王高海

母瑞山,是海南的“井冈山”。山上,有两座塑像,一位是王文明,一位是冯白驹。

如果说冯白驹是一匹“千里马”,那么王文明,就是这匹“千里马”的“伯乐”。这位伯乐曾对海南“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历史作出了五个突出的贡献——牵头组建琼崖党组织,为海南“二十三年红旗不倒”奠定了政治领导的基础;成立琼崖武装,为海南“二十三年红旗不倒”提供了革命动力;建立琼崖苏维埃政府,为海南“二十三年红旗不倒”提供了服务人民支持前线的平台;创建琼崖革命根据地,为海南“二十三年红旗不倒”保存了革命火种;选定接班人,为海南“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确立了领导核心。

1922年,王文明成为海南第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但当时,共产党在海南只是以支部的形式开展活动,直到1926年中国共产党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王文明成为第一任地委书记。此后的3年时间内,他在琼崖地委(特委)书记的岗位“四上四下”——

“一上”:1926年6月,王文明和中共广东区委特派员杨善集在海口市主持召开第一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王文明当选书记。“一下”:1927年6月,杨善集再次抵琼召开琼崖地委紧急会议,根据中央的指示,将“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改为“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杨善集任特委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席,王文明为肃反委员会主席。

“二上”:1927年9月,杨善集在椰子寨的战斗中牺牲,王文明在危急关头站出来主持特委工作。“二下”:1928年2月中共琼崖第二次党代会作出“夺取全琼政权”的左倾错误决定,改选了领导班子,王文明改任常务委员。

“三上”:1928年6月第三次党代会召开,选举新的班子,王文明任书记。“三下”:此后半个月,琼崖特委改组,王文明改任琼崖革命委员会主席,主持筹备琼崖苏维埃政府工作。“四上”:1929年2月和7月,在海口的琼崖特委机关两次先后遭到破坏,特委组织一时陷于瘫痪。8月中旬,王文明抱病在定安内洞主持召开各县代表联席会议,重建特委组织,成立临时特委。11月选举产生特委领导核心,王文明为特委书记。“四下”:重病在身的王文明提议并一致通过,由冯白驹主持特委工作。

从这“四上四下”中可以看出,王文明的“上”无不显示了其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勇于牺牲的精神;而他的“下”也并非因为个人的过失,尤其他重病在身时,把重担交给冯白驹,体现了他对党的高度负责和高风亮节的宽阔胸怀。

母瑞山上王文明(右)、冯白驹(左)雕像

王文明还是琼崖成立革命武装的关键人物。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4月22日,琼崖国民党反动派在海口逮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2000多人,杀害500多人。面对着国民党反动派的猖狂,身为琼崖党组织的最高领导,王文明强烈意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紧迫性。他要求冯白驹尽快组建中共琼山县委,组建革命武装,用红色武装来反击白色恐怖。5月,他和乐会县农民训练所军事主任陈永芹等在万宁县第四区组建乐万地区的农民武装大队。7月,特委成立琼崖讨逆革命军总司令部,在全岛各地发展武装队伍,开展武装斗争。9月上旬,特委根据琼崖的实际情况,决定举行琼崖武装总暴动,杨善集、王文明等4人为暴动指挥。9月23日,王文明、杨善集、陈永芹率领定安、琼山、万宁、乐会四路讨逆革命军,在嘉积镇外围敌军据点椰子寨打响了琼崖总暴动的第一枪。

除了是第一任琼崖地委书记,王文明还是第一任琼崖苏维埃主席。1928年8月12日,全琼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乐会县第四区召开,选举成立琼崖苏维埃政府,王文明当选为琼崖苏维埃政府主席。琼崖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临时土地法、劳动法、苏维埃组织法、保护工商业条例、惩治反革命条例和税收条例等法令。这些条例的实施,对活跃苏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团结苏区各阶层劳动人民,保卫与巩固苏区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王文明更是琼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是琼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探索者。1927年4月,从海口撤离后,他昼夜兼程回家乡乐会四区组织武装,创建革命根据地。乐四区在乐会县西部,南北山峦起伏,西边是万泉河,东边是平原,物产丰饶,粮草充足,正是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好地方。他在那里成立了乐四区苏维埃政府,并在乐四区根据地创办了军械厂、服装厂、医院、剧团。后来,他到定安县的母瑞山一带从事革命活动,看到母瑞山诸峰相连,良田万亩,是个很好的屯兵之地。1928年,当特委书记黄学增将琼崖特委机关迁至海口市时,王文明从琼崖革命实际出发,带领130多红军和赤卫队、琼崖苏维埃政府机关、附属单位军械厂等共600多人转迁母瑞山,建立了母瑞山革命根据地。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保存了琼崖革命的火种。

海南革命武装斗争能够坚持“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离不开王文明和冯白驹的领导。而王文明不仅是冯白驹的前任书记,更是冯白驹的“伯乐”。冯白驹曾两次得益于王文明的慧眼识英雄。第一次,是1927年4月,李爱春牺牲后,王文明将琼山县委书记的重任交给了入党不满一年的冯白驹;第二次是1929年,琼崖特委机关遭到破坏,琼崖临时特委成立,由于抱病在身,王文明提议由冯白驹主持特委工作。正是王文明的知人善任,让冯白驹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入党到县委书记、特委书记的蜕变。

1930年1月17日,积劳成疾的王文明长眠于他创建的根据地母瑞山上,年仅36岁。

尽管英年早逝,但王文明对琼岛的五大贡献,值得后人永远铭记!H

(作者系海南省政协常委、省直机关工委原常务副书记)

猜你喜欢

琼崖苏维埃政府特委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
从抑制到相对宽松:苏维埃政府对富农政策的转变
中共湘西特委创建初期的三次会议
琼崖纵队何以二十三年红旗不倒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
——《琼崖革命历史文献选编》出版
琼崖革命精神研究的新探索
——《琼崖革命精神》评介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周恩来与琼崖革命
——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
皖西北特委在巢县的隐蔽斗争
中共北江特委总交通站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