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国藩的读书之道

2016-08-17扈雨翔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6年2期
关键词:禅境养气读史

扈雨翔

作为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处世哲学至今仍受人推崇。而作为博览群书、治学严谨的大学问家,曾国藩的读书之道也值得我们研究。

曾国藩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二字激励自己。他的读书之道是“笨读”。“笨”看起来慢,其实却很快,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每日积累,不留遗弊。

他曾定下读书的十二条规矩: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其所无、月不忘其所能、作字、夜不出门。如果仔细研读,这十二条规矩回答了有关读书的四个问题。

第一是“读什么”。看书不可不知所择,是曾国藩的一贯观点。十二条规矩中的第五条为“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可见读史书是曾国藩的第一选择。

第二是“怎么读”。对于这个问题,曾国藩在第四、第九、第十、第十一条规矩中给出了答案。概括起来,一是要精读,一句不通,不读下句;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二是提炼,万卷虽多,而提要钩玄不过数语。三是记录,每日读书,记录心得。四是练习,每月作诗文数首,以检验积累的多寡。

第三是“什么時间读”。不管是“早起”还是“夜不出门”,都是为读书腾出时间。曾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曾国藩深夜读书,一个小偷本想等他入睡后偷窃。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小偷忍无可忍,跳出来大叫:“大半夜的不睡觉,读什么书?”

第四是“以什么态度读”。曾国藩给出的答案是,做足准备才能用心读书。“主敬”、“静坐”、“谨言”,是精神上的准备;“养气”、“保身”是身体上的准备。

曾国藩的十二条读书规矩,可概括成十二个字:择书读,要精读,随时读,虔诚读。有人说,读书有三重境界,一曰环境,二曰心境,三曰禅境。按照曾国藩的“笨读”法,就可以不求环境,越过心境,直通禅境了。

猜你喜欢

禅境养气读史
读史(外一首)
阎崇年:读史明理
读史即悟
读《廓如明圣应相让,心寄空澄天地宽》悟禅学
论《筱园诗话》中的“积理养气”
健康上手指南!不要做弱鸡小公举!初秋补血养气So Easy!
元旦书红 万事亨通
禅境与诗境的合一
茶 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