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专业课“模块自选式”教学模式研究

2016-08-15李磊王红胜董国伟郭卫彬

考试周刊 2016年62期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模式

李磊 王红胜 董国伟 郭卫彬

摘 要: 目前“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成为教学改革的流行语,但对科研任务较重且严重需要教师言传身教的工科高校,此种教学模式暂时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教学模式。本文以工科学校井巷工程课程为例,通过对课程内容模块化、自选式研究,提出“模块自选式”教学模式,探讨此模式在工科井巷工程教学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 模块化 自选式 教学模式 工科学校 井巷工程

流行于加拿大、美国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1]-[2],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代表教学改革前进方向,但对科研任务较重且严重需要教师言传身教的工科高校,此种教学模式暂时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教学模式,如何在给定课时内,让学生有效掌握并能运用专业课接收的知识解决现场实际问题已成为高校尤其是工科学校的新命题。

1.“模块自选式”教学结构

1.1前提及要求

“模块自选式”教学模式的前提包括模块化前提和自选式前提两种,前者主要针对教师,后者主要针对学生,模块化前提对教师提出以下要求:

(1)全盘考虑,整体规划。教师在接到一门专业课程的授课任务时,首先要了解这门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认真阅读该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进行知识剖析,为模块划分提供基础和依据。

(2)重点研读,模块划分。依据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将章节内容划分为彼此关联又相互独立的模块[3],将模块分为基础模块和自选模块,基础模块要求重点讲授,自选模块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讲授,没被讲授的自选模块作为扩展内容,学生自行学习。模块中引用的数据资料(尤其是专业课)需要不断更新内容,及时传递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充分体现教学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自选式前提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

(1)学生应积极主动地依据老师的模块划分结果,做好章节学习内容的预习工作,确定需要教师讲授的自选模块。

(2)课后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查阅相关文献,给出扩展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学习总结,以备老师检查。

1.2“模块自选式”教学结构

“模块自选式”教学结构如图1所示,教师将章节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和自选模块,基础模块要求学生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相关知识,需要重点讲解,一般分为2~3个模块,需要教师直接讲授。自选模块要求学生了解相关知识,一般分为2~3个模块,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简单讲解1~2个模块,剩下的作为扩展内容供学生学习。

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学生课堂表现、同行听课等途径对讲授内容效果进行反馈,通过文献(相关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评价学生对扩展内容的掌握,总结相关问题,并加以改进,从而达到学生高效学习的目的。

2.“模块自选式”教学模式探索

2.1研究对象

笔者选取了本院4个大三教学班的学生参与本次研究,人数135人,耗时1个月。

2.2研究方法

笔者在实验结束后对全部学生和参与教师发放了调查问卷,并在每个班里找了2个学生面谈,认真听取并记录了他们的感受。

2.3研究实施

笔者就实验期间所要讲授的井巷工程第三章(巷道断面设计)、第四章(岩巷施工)、第五章(煤层巷道施工)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以第四章内容为例,分为钻眼爆破和装岩与运输两个基础模块,岩巷机械化作业线、通风防尘与降温、巷道掘进与安全三个自选模块,教师在每次授课前,提前2次课给出将要讲解内容的模块化划分结果,并要求学生在下次课结束前根据预习结果确定自选模块,本次内容授课后,要求学生提交扩展内容文献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接受同行的疑问、建议并讨论。

3.可行性分析

3.1学生反馈

实验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自评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不及格四个等级,如图2所示,采用“模块自选式”教学模式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优秀、良好的比例分别从原来的18.5%、29.6%提高到29.6%、44.4%,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自评不及格的比例基本与原来相当,与这部分同学进行面谈,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教学自选模块划分有待改进,存在部分自选模块与基础模块关联太大、互为前提的现象,如果学生不提前做好对扩展知识的预习,课堂接收效果就会变差;

(2)基础知识较多地牵涉实物教学,学生对讲解对象不熟悉,老师讲解时无法理解具体的事物。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及面谈,及时请教同行资深教师,更为合理地进行模块化划分,后续课堂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自评不及格比例显著降低。另外,通过对学生调查问卷发现学生普遍对扩展知识学习总结感兴趣,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学科前沿知识的掌握。

3.2笔者感受

“模块自选式”教学模式诚然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需要为教学模块划分、选择及课堂设计做出大量工作,但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工作量减少较多,能使学生在有效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对承担较多科研任务的工科学校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并且通过对学生扩展内容学习总结的批改,丰富学科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实现学生、教师的共同学习、进步。

4.结语

“模块自选式”教学模式通过模块自选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学科前沿知识的兴趣,通过知识总结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同时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现行流型教学模式相比,能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教师通过对学生扩展内容学习总结的批改,丰富学科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实现与学生、共同学习、进步。但“模块自选式”教学模式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应合理地划分模块并敦促学生对自选模块的课后学习。

参考文献:

[1]王璐.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初探[J].高教学刊,2015,9:22-23.

[2]龙雪津.慕课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微课程教学模式变革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4(S5):138-139.

[3]杨霞,陶干臣,龙晓东.大学体育课“自选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考试周刊,2007,31:24-26.

基金项目: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青年教工创新项目(2015-NY-010)。

猜你喜欢

模块化教学模式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模块化控制系统在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模块化住宅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从模块化中得到的二氧化碳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