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6-08-15顾文魁

考试周刊 2016年62期
关键词:习作班级作文

顾文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感想,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由此可见,语文教师教学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利用班级日记,积累写作素材。习作之美,美在发现,美在多元,美在真实,“班级日记”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可记师生、记亲友、记相识或不相识的人;可记春夏秋冬、日月星辰;可记花鸟鱼虫;可记回忆,写现实,抒憧憬……当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敞开心扉体验、感悟,再也不必为无话可写而犯愁,教师也不必为学生千篇一律的作文题材而皱眉。引导学生品读一篇篇风格迥异、真实灵动的“班级日记”,借机提高学生选材立意、组材行文的能力,对散落在“班级日记”中的优秀素材进行积累加工,那必将如珍珠般发出光彩,成为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动情点”。

2.学会宽容,保持学生习作的生态味。想说什么、写什么,教师要让学生自由选择,给予学生表达的自由,让学生写心里话。然而,我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却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不敢写真、不愿写真等心理,还有的干脆抄篇文章就交过来了,如果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就会导致学生养成写假话、谈空话的习惯,甚至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宽容、接纳和赏识每个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写真话,使学生的习作保持原汁原味,而不都按教师的要求和想法进行修改,把作文改得面目全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宽容,才会使学生把心里话说出来。无论学生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学生的行为是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就应该加以表扬。这些真实的感受是写作的第一手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释放出来。作文后,教师应采用鼓励性语言评价学生的作文,对敢于写真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指出他们最大的优点是敢于写真,表达真情实感,使文章真实感人,从而带动和促进其他学生乐于写真。“作文就是拿笔说话,写文章就是想心思”。让我们在生态理念下进行习作教学,让作文充分展示学生生命的原生态。

3.采用小组互评方式。传统作文教学是学生写教师改。我根据主体参与的原则,尝试让学生分小组互评作文,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根据学生习作水平高低,把本班学生均衡地分为三个大组:A组、B组、C组。每次习作,让学生直接写在大作文本上,要求当堂完成。学生习作后,我会在两三天时间内改完一组,并且按顺序,第一次改A组,第二次改B组……然后进行作文讲评。讲评课后,指导学生批改其余两个组的作文,然后交流,最后进行二次习作。小组互评实施一段时间后,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将大有提高。

4.作文指导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实现课堂延伸、拓展空间。小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训练量不足,每周两节课的训练量显得作文训练较为薄弱。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教师应当加大训练量,强化技巧指导,发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作用。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日记、周记,随时观察,撰写心得,通过日积月累的方式增加作文教学的技巧经验。另一方面。将作文指导与各种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借助写作兴趣小组形式对课堂进行延伸拓展。针对作文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如场景描写、心理描写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过兴趣小组的载体进行这一方面专题研究,让大家畅所欲言,理论联系实际,或选择一些优美的语段进行分析,对写作难点进行有效突破。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外组织一些竞赛活动,如口头作文竞赛、征文竞赛、读书笔记展览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学生作文学习与写作积极性,让学生内心充满竞争欲望,从而将这样的压力转变为学好作文的动力。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向各类刊物投稿,给予学生更多展示平台。

5.巧用古典诗词,让作文妙笔生花。好的文章往往辞藻华美、妙语连珠、清秀隽永,令人回味无穷。古典诗词作为中国语言的宝库,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贵语言素材,巧妙合理地运用,可以让作文摆脱枯燥晦涩,脱胎换骨。古典诗词的使用方式大致可以分为直接引用、化为己用、巧妙仿用三种。直接引用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一种运用方式,对作文具有巧妙的点缀作用。如“太阳把光芒洒在湖面上,一阵微风吹来,荡起层层涟漪,显得格外绚丽。大片的莲叶衬托着荷花,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古诗的恰当引用为这篇作文增添了不少色彩。化为己用是对古诗词的重新演绎,不是照搬。合理的想象,辅以优美的辞藻、巧妙的修辞,能让读者觉得似曾相识而拍案叫绝。如“夏天的早晨,我常在这条树荫的路上散步,每次我都从这条路边的高房里,听见一串琴声飞出来,轻轻地敲打着从树荫中透射过来的阳光,也摇动着枝头的树叶……”(选自柯蓝《树荫路上的琴声》)这分明就是“琴声寂静树云深”的精彩演绎。

6.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可以奠定学生素质发展的基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丰富和积累习作素材。每年学校都会在儿童节、国庆节、元旦节及体育节等节日里组织相应的文体活动,还在清明节、教师节、重阳节等日子里组织德育综合实践活动,每次活动都会以全校大队活动和班队活动的式开展。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实践活动,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在学中玩,玩中学,引导学生捕捉和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学校开展了一次德育实践活动“我为班级增添一抹生机”,意在让学生形成热爱学校、热爱班级及环保的意识。我就在班级里引导每个学生用心准备一盆盆景,同时给自己带来的绿色植物写一份文字介绍。学生在准备这份“生机”的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搜索和查找信息,了解了盆景的名字、特点、生长习性、养殖注意点等,这一过程就是亲身实践、体验的过程,就是增长知识,丰富写作素材的过程。

猜你喜欢

习作班级作文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不称心的新班级
习作展示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