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eb Service技术研究

2016-08-15孙俊丽

考试周刊 2016年63期
关键词:工作原理体系结构

孙俊丽

摘 要: 文章基于Web Service技术,首先介绍了发展背景,概述了Web Service的体系结构,分析了Web Service的工作原理,最后总结了Web Service的优点,为今后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Web Service 体系结构 工作原理

1.Web Service简介

Web服务(Web Service)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是Microsoft公司.NET战略的核心。从某个角度来讲,Web服务就是一种集成工具,将不同种类的应用程序、系统进行集成以方便程序间的通信和交换数据等,它解决了分布式计算的问题,具有实时的互操作能力,目前已经从概念推广、基础设施的构建阶段发展到大规模商业的应用阶段[1]。Web Service是由多个不同来源的Web服务构成的应用程序集成的平台,实质上是一个分布式解决方案,用于创建开放分布式系统。

2.Web Service体系结构

Web服务的体系结构是一种用来实现异构平台间的互操作性以促进跨平台应用程序间的通信和数据共享的分布式体系结构。在这种体系结构中,一个“请求者”应用程序在Internet上使用通信协议HTTP并通过一个Web服务提供的应用程序接口和一个注册服务器UDDI(Universal Description,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搜索并定位“服务提供者”,其中,通信的参数由WSDL(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Web服务描述语言)确定,通过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协议)访问定位到Web服务。

Web服务体系结构基于三种角色,角色之间通过三种基本操作进行交互,三种基本操作对应三种不同的标准。具体如下:

(1)三种角色

Service Asker:服务请求者,即客户端应用程序或服务。

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者,定义服务的描述并发布服务。

Service Broker:服务代理者,服务请求者与服务提供者的中介,用来为服务请求者查询服务,为服务提供者发布服务。

(2)三种基本操作

Publish(发布):服务提供者创建服务的描述并发布到注册服务器上,为服务请求者查找和调用服务提供方便。

Find(查找):服务请求者通过注册服务器提供的接口查找合适的服务。

Bind(绑定):绑定服务提供者和服务请求者,体现了两者间的“服务器-客户”的关系。

(3)三种基本操作对应的三种标准

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对应绑定操作。在查找到所需Web服务后,要调用该服务则要向Web服务发送消息。

WSDL:Web服务描述语言,对应发布操作。可以简单地认为是一个用来描述和解释服务信息的XML文档。

UDDI:通用描述、发现和集成,对应查找操作。UDDI是Web服务的信息注册规范,提供了服务的注册表,定义了一套基于Web Service的编程接口。

3.Web服务工作原理

Web服务在网络上传输数据时采用HTTP及SOAP协议,其工作原理:Web服务客户端应用程序通过HTTP协议向Web服务器发送查找Web服务的请求,Web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在本地数据库中获取相应数据,并把数据以XML格式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对XML格式的数据进行解析,从而获取所需信息。

4.Web服务的主要优点

Web服务具有Web和基于组件开发模型的所有优点,不但为使用Web服务的程序提供方便和好处,还给发布Web服务本身的程序带来众多好处。Web服务具备的主要优点如下:

(1)良好的封装性

Web服务与部署在Web环境上的传统对象组件技术一样,代表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黑盒子,具有完好的封装性。

(2)语言及平台无关性

Web服务独立于任何开发语言及平台,采用任何编程语言或者任何平台实现的应用程序都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Web服务。

(3)基于标准协议

Web服务是基于XML等Internet标准协议创建的应用程序,外部用户则通过SOAP等标准协议调用Web服务。

(4)松散耦合

当Web服务在界面不更改的基础上需要变更或迁移到其他平台时,外部用户调用Web服务和在Web服务变更或迁移前一样,Web服务的变更或迁移对外部用户是透明的。

(5)通信安全

目前用于保护Web应用程序的安全技术都可以用来Web服务的保护和Web服务身份的验证,Web服务的安全性和Web应用程序相同,具有非常安全的使用方式。

本文基于Web Service技术,简单介绍了它的发展背景,详细概括了Web Service的体系结构,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最后总结了Web Service技术的优点,为这项新技术将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蔡月茹,柳西玲.Web Service基础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王飞,张来顺,廖凯.Web Services动态合成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

[3]顾宁,刘家茂,柴晓路.Web Services原理与研发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李双斌,赵杉,常晓明.Web Service技术在中国数字科技馆的应用[J].科技导报,2007.

[5]李艳霞,冯百明.基于Web Services的信息集成方案[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

猜你喜欢

工作原理体系结构
足球机器人并行行为组合控制体系结构分析
浅谈PLC在自动化中的应用
锌锭自动塑钢带打包改造实践
神奇的“传感器”
关于螺杆桩机的钻具结构探讨
基于粒计算的武器装备体系结构超网络模型
作战体系结构稳定性突变分析
基于DODAF的装备体系结构设计
基于云计算的航天器控制系统自组织体系结构
云计算环境下的知识管理系统体系结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