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课静下来

2016-08-15杨湘革

知识窗·教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数学课交流过程

杨湘革

从学生出发的教育理念引领着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热闹的小组活动几乎成了新课堂教学的标志,一节数学课没有几个小组活动穿插其中,似乎就不能称之为一节好课。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下,我们不得不思考:学生的自主学习真的实现了吗?

一、课堂需要静下来

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那么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还有思考的价值吗?零碎的小问题,学生能否把它们有机地连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呢?这些瞬间存在的思考能否和旧有的知识基础有机融合,实现新知识点的生长呢?深思一连串的问题,笔者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应当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让每位学生在安静地思考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

二、抓住契机让“静”促进学生主动成长

在动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把控课堂教学节奏,在适当的时候让课堂静下来,可以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让他们的思维在课堂上得到有效展开,让每一次学习都真实呈现在课堂教学上,从而实现学生的主动成长。

1.静是学生内化理解再学习的真实需要

课堂及时静下来,为每个学习个体提供了将外部认知进行内化理解的时机。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笔者在小组活动开始前,列出了三个小组学习要求:①读一读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②指一指图中的圆心、半径和直径;③在自备圆中画出圆心、半径和直径。在学生读完小组活动要求之后,如果立即组织活动的话,会出现部分学生没有明确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因此,笔者增加了一个环节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接下来我们需要做哪些事情吗?”适时地让课堂稍做停顿,让每位学生都有时间去内化、理解刚刚读过的小组活动要求,然后再开展独立学习与小组交流活动。

2.静是学生独立思考再生长的需要

现在的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小组研究交流的学习过程,其共同现象是:学生刚刚自学完一部分内容后,立即就热热闹闹地开始交流,导致个别优秀学生的思维在无形中代替了全组,甚至全班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课堂学习,变成了优秀学生个人展示的舞台,无形中剥夺了绝大多数学生自我学习的机会。

在小组交流之前,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请每位学生静静地思考自己的学习收获,并尝试用精练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小组内有序地说一说。这就及时地让课堂静下来,停留几分钟,让学生有时间充分地整理自己的想法,并组织语言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定交流顺序,可以让思维最全面的学生最后发言,让思维相对简单一些的学生先发言。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而每一位学生可以补充、小结、修正上一位同学的发言。

3.静是学生回顾反思重新构建的需要

学生的学习活动大多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及时为学生提供回顾与反思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点,与自有的知识系统有机地融合成一个整体。如在新课教学结束之前,笔者会留出几分钟让学生静静地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要求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整理和概括所有知识,同时笔者也要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的原因,在今后的教学过程面对这样的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让课堂静下来,为学生对自我学习的回顾与反思提供一个思考空间,就能使学生在回顾与反思的过程中有效地将新知识体系与旧知识体系融为一体,实现新旧知识系统的融合与重建。

4.静是学生主动学习生长的需要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单纯的个体行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满着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交融碰撞,以及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在思维碰撞、在对别人思维的评价时,学生能完善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实现自我的主动生长。

综上所述,一节好的数学课,它必将是动静有机结合的一个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找准时机,适时让课堂静下来,就能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实地呈现自己的思维过程,能在静静的理解、回顾与反思中、在与同学的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主动成长。

(作者单位:南京市察哈尔路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课交流过程
如此交流,太暖!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有趣的数学课
交流平台
讨厌的理由
交流平台
“网红”数学课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不计算比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