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绽放小学语文教学的精彩
2016-08-15衷峰燕
衷峰燕
摘要:创新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也是语文学习的助推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可以提升学生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思维
小学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价值观念的重要阶段,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独立思考、勇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习惯。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提问
学会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良好开端,教师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民主、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尊严》一课中提到:逃难的青年虽然处于十分饥饿的状态,但是仍然坚持“不能不劳而获,不能白吃庄园主人提供的食物”的原则。小学生处于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文中年轻人的举动所具有的意义和内涵。于是,笔者在课前收集了一些相关例子,然后在上课时讲述给学生听,使学生们感受到尊严对于个人、集体、国家的重要意义。此时,有的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年轻人坚持自己的尊严就可以获得成功?”“年轻人吃完食物再干活,不是更有力气吗?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先干活再吃饭呢?”笔者并不着急回答问题,而是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得出答案。当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后,笔者再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积极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
二、精心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想象是创新思维的表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开放性问题,积极拓展学生的想象力,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还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牧场之国》主要介绍了荷兰的田园风光,笔者提问:“读过课文,你们对荷兰的田园风光有什么感受呢?在你们的心里,荷兰的牛、羊、马是什么样子的呢?”有的学生用语言表述,有的学生通过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感受荷兰牧场的美好风光,想象长毛山羊成群结队地在草原上吃草的情境等。
教师提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可避免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闭合式提问,学生只需回答“是”或“否”、“对”或“错”。这样,不仅会造成语文课堂乏味无趣,还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而教师提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就可以避免学生思维受限。
三、合理安排练习时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随堂练习是教师检验教学效果的常用手段,不过教师应注意练习的时机和练习的时间。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避免频繁地提示学生。因为不断的提示不仅会干扰学生的思考,还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有的教师担心课堂的进度,而压缩练习时间;有的教师担心学生花费过多的思考时间,而忍不住给出明显提示。这样虽然节省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但违背了练习的初衷。鉴于此,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具体进度合理安排练习的难度、题目数量、总时间等,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另外,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比如在规定时间内,哪个小组完成练习的数量最多、质量最好,教师就可以给该组的学生加上课堂表现分,然后在期中、期末给予自制的证书奖励,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教师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提问;精心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合理安排练习时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教师只有用鼓励为主的策略积极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沙地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