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办高校大学英语“适性教学”模式探究
2016-08-15张佑明
张佑明
(广东科技学院 应用英语系,广东 东莞 523808)
广东民办高校大学英语“适性教学”模式探究
张佑明
(广东科技学院 应用英语系,广东 东莞 523808)
台湾科技类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适性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与其职场发展的需要。与台湾科技类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比较显示,广东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使用“适性教学”模式具备可行性。广东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适性教学”模式的三个环节分别为:能力分级,按需施教,跟踪测评。
大学英语;“适性教学”;分级教学
在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民办高校以市场为导向的定位已毋庸置疑。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内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大量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但笔者以为,服务于区域市场经济是地方性民办高校的重要职责和生存发展的关键。鉴于此,笔者特提出以台湾“适性教学”模式为参照,来探讨国内民办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笔者曾于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赴台交流访学。在此期间,走访了台湾数所科技大学,对他们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走访,笔者发现其“适性教学”的特色尤为明显,而这一特色对广东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有很强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台湾“适性教学”模式简介
所谓“适性教学”,即教学应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发展、学习能力、就业需求及职业规划的需要,以实现能力分级、因材施教、激发潜力、学有所成为目标。这里,笔者需要强调的是,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与满足学生就业和职场发展的需要,二者不可分割,同为“适性”的要点。
台湾科技类大学属于台湾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部分,肩负着为台湾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改善提供高素质应用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重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台湾技职院校面临着提升学生外语能力以增强其职场竞争力从而跟上国际化趋势的难题。科技类大学学生普遍英语学习兴趣较弱,学习动机欠缺,且英语水平相差较大。为因应此种困境,各科技大学提出了“适性教学”的理念。
“适性教学”强调“能力分级,适性发展”。学校在新生入学时开展“英语能力安置测评”,作为分级教学之依据,将学生分为初级(basic)、中级(intermediate)和高级(high)三个级别(也有学校称之为普通班、中阶班和菁英班),以方便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定或自编教材,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和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各校再进行“英语能力追踪后测”,依据后测成绩再次将学生分成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这样既令学生时刻保持学习上的压力,也让学生在各个阶段都能够拥有不断学习的环境,保持持续进步的动力(东南科技大学英语文教育白皮书,2010)。
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就业和职业规划的要求,科技类大学在课程设置上也进行了改革。一年级英文课程以培养一般英文(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能力为目标,籍由不同的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加强其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修完一般英文,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后,学校在二年级开 设 职 场 英 文 (EIL:English as International Language),强调职场口语和书写的沟通能力,口语沟通能力包括面试、客户应对及接待用语、电话接听和英文简报;书写沟通能力包括英文简历撰写和商务英文写作技巧等。三年级时各院系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ESP课程,如财经英语、旅游英语、计算机英语等。ESP课程通过选用国际职场专业英语教材、设定十大国际职场情景、制定国际职场听说读写各项技能标准来提升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和动机。
各校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学习一般英语、职场英语和ESP英语,以适性、多元、实用的原则,逐步培育学生未来职场所需的英语能力。
二、广东民办高校实行“适性教学”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一)广东民办高校实行“适性教学”的紧迫性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导致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为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许多高校多年前就已开始探索和实行分级教学。
在东莞,目前只有笔者所在的广东科技学院根据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实施了分级教学(以高考英语成绩≥101分、≥68分<101分及≤67分将公外学生分为高级、中级、普通三种级别),其他两所民办高校均按照自然班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但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吃不饱”,成绩较差的学生“吃不了”,学生间弥漫着厌学或怠学的情绪,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广东科技学院虽然实施了分级教学,但不足之处是没有如台湾诸多科技类大学和国内其他高校一样,在一年级和二年级结束时,根据学生成绩实行不同层级之间升降级的激励制度。这样的后果是编入层级较高班的学生沾沾自喜,不思进取;编入层级较低班的学生悲观沉沦,得过且过,没有充分发挥分级教学的优势。另外,据笔者了解,广东省其他高校很少实施分级教学,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不明显。所以,为提高东莞市乃至广东省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以分级为基础的“适性教学”模式应尽快推行。
(二)广东民办高校实行“适性教学”的可行性
1.广东民办高校与台湾科技类高校的学生来源和英语水平相同。和广东民办高校相同,台湾科技类大学大多由私人企业投资办学。其学制分为两年制和四年制。两年制院校招收专科学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四年制院校招收高职毕业生,招收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以东南科技大学2010年9月英语教育白皮书所列举的该校学生TOEIC考试情况为例(见表1),其非应用英语系学生统测入学英语成绩(相当于大陆高考英语入学成绩)多数在30-40分之间(总分100分),应用英语系学生统测入学英语成绩则平均为62分。该校2009学年第一学期(非应用英语系)共94位学生参加TOEIC考试,达到TOEIC350分的只有寥寥16位,全校通过率约为17%。该校学生的英语水平由此可见一斑,其他科技类大学学生英语水平大抵如此。
广东民办高校分为两类,以东莞市为例:一类为高职高专升格的本科院校,如笔者所在的广东科技学院,其前身为南博职业技术学院;另一类为公办本科院校的独立学院,如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和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民办高校大多招收二本B类的学生,这类学生的英语程度和台湾科技类大学所招收学生的英文程度类似。以广东科技学院2015级新生(应用英语系学生除外)入学英语考试为例,学生英语成绩普遍较低。
表1 东南科技大学2009年12月TOEIC考试成绩
2.广东民办高校与台湾科技类大学的办学目标一致。2000年,台湾“教育部”在《技职教育白皮书》中指出,知识管理、组织再造、网络服务、电子商务等已成为地球村的新潮流,各国政府、企业、教育机构等不余遗力推动各项应对措施,其中教育改革直接影响到人力素质、社会结构、文化发展乃至国家竞争力,是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台湾希望在全球化、国际化及未来化的过程中,通过高品质的技职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以创造高竞争力的社会。作为技职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大学,为适应全球化发展,满足国际职场需求,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必须培养以英语为沟通工具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应用性人才。
而东莞自改革开放以来,抓住了世界工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自身的优势,迅速融入到国际分工与合作的产业链条中,形成了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东莞的绝大多数企业以出口为主,从原料采购、产品制造到成品输出的多个环节都涉及到英语,因此要求一线员工在专业知识外具备相应的英语能力。东莞民办高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选择到本地的外企或出口型企业就业,他们要立足职场,就必须掌握作为国际职场通用工作语言的英语。因此培养既谙熟专业又通晓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东莞民办高校面临的挑战。
可见,加强公外学生的英语教学,提升学生英语水平,融入全球化潮流,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是广东民办高校和台湾科技类大学共同面对的挑战。
三、广东民办高校实行“适性教学”模式的步骤
(一)能力分级
搞好“适性教学”,能力分级是基础。首先,笔者以为,应该借鉴台湾“英语能力安置测评”的做法对学生进行分级,即学校不是以学生高考入学时的英语成绩来分级,而是以学生入学后参加本校自行命题的考试所取得的成绩来分级。
众所周知,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为指导的高考英语入学考试,侧重考查考生的英语语言知识,这一点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着眼点并非完全一致,后者着重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训练。因此,以新生英语高考入学成绩作为分级教学的依据并不完全科学。
为确保“英语能力安置测评”的试题科学合理,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为能力分级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试题命题是关键。在试题内容上,可以根据文理科的不同性质和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要求,适当加大某些题型的分值,突出考查学生某些方面的英语语言水平和技能。比如理工科的试题可以增加阅读理解和写作的比重,文科的学生重点放在听力、口语、翻译和写作等方面。这样,根据学生测试中反映出来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以利于他们未来的就业和职业的发展。
分级教学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和积极因素,弥补各自的短处和不足,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使具有各种个别差异的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地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1]。为达成此目标,科学合理的分级是因材施教、适性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首先,学校通过“英语能力安置测评”将学生分成普通班、中级班和高级班3个级别,但是3种不同班级间分数的设定和班级间数目的比例要经过科学分析后制定,既要避免成绩较好的学生编入程度较低的班级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要防止成绩较差的学生编入程度较高的班级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学生进入何种班级,应将其高考成绩和入学后的“前测”结合起来综合加以考虑。
同理,升降级的比例如同班级分级分数的制定一样,需充分讨论,仔细研究。如果比例较大,班级学生调整人数过多,不利于教师教学,也不利于班级管理;比例较小,低层级班级的学生觉得升级希望渺茫,易自暴自弃,故升降级比例的设定需慎之又慎,学校应该在实行分级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找出一个比较科学的升降级比例,以充分发挥“适性教学”的优势。
(二)按需施教
“适性教学”中按需施教是核心。这里的“需”既要考虑学生个人兴趣,也要兼顾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需求,使学生具备相应的英语技能和工作能力。所以,“适性教学”应开设一系列课程,同时满足以上两方面的需求。
实践证明,广东科技学院编入高级班的学生英语程度相对较好,他们希望通过大学英语的学习具备扎实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有效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同时也希望了解英语国家的基本情况,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知识。此外,这些学生对英语语言技能训练之外的语言文化知识也有着强烈的渴求。因此,对于这部分学生,在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基本英语技能的同时[2],还可适当开设英美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际等英语文化课程。
同时,在学生修完大学英语课程后,还可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市场需求,开设ESP英语,因为“经济全球化对人才需求的直接影响是企业用人单位要求的大学毕业生英语水平不再是一般的听说读写能力,而是需要他们有一定的专门英语的能力,即要求他们一上岗就能用英语立即承担起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3]。至于ESP课程的内容,蔡基刚认为“专业性不宜太强,语言上要求代表性,尤其要有这个专业方面的常用词汇和一般科技文章的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等[4]。
对于中级班的学生来说,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他们学习英语的目标。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应严格按照综合英语课程中所包含的听力、写作、翻译、阅读等内容进行训练,因为各学校所使用的教材基本都是以四、六级词汇为核心,因此是最适合应付四、六级考试的。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开设职场英语,如求职英语、实用英语写作、外贸函电等,内容应涉及到简历撰写、外企面试、电话接听、客户接待、函电往来、产品说明、会议参展等,以利于学生今后就业和职场发展。
对于基础班的学生来说,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到基本水平即可。这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信心欠缺,导致学习动机严重不足。对此,在教学上教师应选用与学生程度相当的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逐渐夯实他们的基础,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看懂难度较低的文章,能用简单的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际。
(三)跟踪测评
以“适性”教学为中心,实施分级教学之后,教学效果如何检测?笔者以为,可以借鉴台湾科技类高校“英语能力后测”的方法,即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和二年级第二学期结束时各组织一次考试对学生进行测试。这样既可以检测一个学年的教学效果,为今后英语教学的提高与完善提供依据,也可以增加适当的压力,让他们变压力为动力,清楚自己的短板和长处,确定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就完成了“适性”教学中分级、施教、检测三部曲,同时施以灵活的等级间升降调整,又为有效实施“适性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使学生的心理个性得到良性发展”[5]。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广东民办高校在学生来源、学生英语程度和办学目标等方面与台湾科技类高校基本相似的前提下,提出了广东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实行“适性教学”的三个步骤,即能力分级、按需施教、跟踪测评,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个人的一管之见。笔者以为,台湾科技类高校“适性教学”的理念对广东民办高校有借鉴和启示作用。当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如何精确分级,如何确定升降级的比例,不同等级的学生选用什么合适的教材等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分析、研究和完善。
[1]贺世泉,黎明.关于对“因材施教”原则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49-15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蔡基刚.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ESP课程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12(5):47-50.
[4]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5]黄晓春.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8):56-58.
(责任编辑:刘英玲)
张佑明,男,湖北荆州人,广东科技学院应用英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言测试、翻译理论与实践。
G64
A
1674-9014(2016)03-0141-04
2016-03-02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台湾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对东莞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研究”(GDJG2014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