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纪录片转向:微纪录片《故宫100》的影视叙事分析与反思——基于马克柯里的后现代经典叙事理论
2016-08-15郭巧敏
郭巧敏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00
互联网时代的纪录片转向:微纪录片《故宫100》的影视叙事分析与反思——基于马克柯里的后现代经典叙事理论
郭巧敏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00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移动终端得到普及,具有高效、便捷、互动性的“微文化”产生,纪录片作为传统大众媒介下的文化产品,也在面临互联网发展带来的转型难题,因此微纪录片应运而生。文章主要以马克柯里的后现代经典叙事理论进行微纪录片《故宫100》的分析和反思。
关键词互联网;微纪录片;影视叙事;后现代经典叙事
1 研究背景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止到2015年6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在三个因素即移动上网设备的普及、网络环境完善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丰富的共同作用下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移动端去观看视频。2014年“加强版限娱令”出台,规定上星卫视频道晚6:00至次日1:00播出国产纪录片,按周计算不得少于30分钟等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确实让受众看到了纪录片可喜的一幕,美兰德数据显示,2014年电视节目中纪录片比重明显提高,全国上星频道在播纪录片835部,占在播总剧目比例约13%。
伴随着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度的上升,纪录片正逐渐从小众化走向大众化,这为微纪录片的创作与发展带来良好契机。
2 概念界定
微文化下的微纪录片互联网时代,微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信息内容简介灵活多样,传播渠道灵活多样,发布特点呈现出主体性、平等性和独立性,同时实现了个人和群体力量的辩证统一。可以说微文化促进了许多文化形式的诞生,微纪录片就是其表现形式之一。为此结合微文化的特点,可将微纪录片定义为:借助微平台传播的同时具有微制作周期、微时长、微投资、个人化程度高等特点的纪录片形式。
3 理论视角:马克柯里的后现代叙事理论概述
学界一般称90年代以来的新叙事学理论为后现代叙事理论。英国学者马克柯里的《后现代叙事理论》是后经典叙事理论的代表作之一。笔者将其理论归为三点:从一致性到复杂性,这主要体现叙事学的应用不再局限于文学作品上和文章的结构解读不再追求“统一的永恒的结构”;基于结构的变化性,因此提出要对结构进行动态观察并进行创造;跨学科性更加明显,体现了由诗学向政治学的转向。简单来讲其呈现的典型特征是多样化、解构主义、政治化。
4 纪录片《故宫100》的叙事多样化和解构主义分析
马克柯里认为,除了文学作品外的绘画、电影、连环画、社会杂闻、会话等任何材料都适宜于叙事,因此马克柯里的主张弥补了经典叙事学研究沉溺局限于对文学作品批判的漏洞。本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微纪录片《故宫100》的在叙事多样化和解构主义上的创新点进行分析和解读。
4.1 叙事者理念:文化传播新方式
4.1.1 纪录片视听理念融入
从视听语言角度分析,微纪录片《故宫100》在整个100集的播出中。将构图、灯光、色彩、声音、角度、景别、运动手法等多种视听语言融入,增加了艺术上的视觉享受。同时在拍摄过程中结合主题画面灵活运用了构图、灯光、色彩、声音、角度、景别、运动手法等多种视听语言。在第1集《天地之间》中,画面中小女孩拿着镜子,身着红色连衣裙在暗色调的故宫中尤为突出,鲜亮的颜色便于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画面的主体内容。同时影片中利用镜面对称构图,意义在于突出历史在今天的映照作用,也大大增加了历史感和寓意。在拍摄角度方面,将正面、背面、侧面摄像和平摄、仰摄、俯摄相结合,增强了空间感和新颖性。比如在侧拍宫殿内部时,增强了空间感和立体感,突出宫殿之大。
4.1.2 文本之美的经典应用
从100集的标题中可以看出,运用四字词语,突出对称的美感,每介绍一个建筑,时不时会引用经典诗句,第23集《中间意味》,开头运用“静与动、进与退、爱与恨、治与乱四组词组对比来介绍中和殿,通过这种对比,也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庸做了完美结合。
4.1.3 大众文化叙事理念融入
现代社会是大众文化占主流的消费社会,大众文化的叙事理念就是在市场培育与适应现代受众心理双重力量结果下诞生的。在笔者看来《故宫100》运用的大众化文化策略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选材的大众化,公开展示了故宫的众多非开放区,如皇家私密空间、宗教场所等。二是叙事口吻的大众化,第50集《再见紫禁城》中模仿溥仪的口吻进行叙述,这让观众看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真实独白,当皇上也有烦恼,这一叙事理念不仅反映了现代大众文化介绍故宫的独特视角也使得观众感受到不同的个体体验。
4.1.4 技术创作与艺术创新的新融合
纪录片后期制作的工作人员表示,《故宫100》大量使用了会使观众的视觉时空被压缩的移动逐格结合四季定点拍摄的画面和虚构情境和情境再现的方式,因此观众在观看之时会有时光倒流的观看体验,也能够更深刻的体会故宫强大的生命力,这也符合了拍摄时导演的定位即故宫是有生命的。结合自身的形象性、丰富性同时运用多纬度的表现手法与历史事实的叙事进行融合,纪录片虚构表意的功能得到发挥的同时步步逼近史实,可以说这种虚拟情境制造的方法生动有趣,也大大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
4.2 新媒体时代的接受者
新媒体时代典型的特征是“去中心化”即受众地位的上升,为此在拍摄《故宫100》在之前,中央电视台官方网站上做了相应的民意调查:其中两道问题关于《故宫100》百集每集6分钟的这种新的播放形式和收看方式的问题涉及到新媒体传播,47.23%的网友肯定每集6分钟的微纪录片播放形式。56.24%的被访对象指出习惯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方式观看视频。可以说微纪录片短小精悍的特点和拍摄方式不仅加快传播效率,也与新媒体时代的接受者需求不谋而合。
4.3 微观平易的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是作品至关重要的一点,法国的兹韦坦•托多洛夫把叙述视角分为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三种形态,同时制作者选取的叙事视角和受众的认知感受直接相关,并且影响作品最终的艺术效果。《故宫100》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上,采用内视角和外视角相结合的方式。第50集《再见紫金城》中以末代皇帝溥仪的自述为叙事视角,不仅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微纪录片的拍摄,也省略掉叙事的铺陈,比起客观的宣讲更生动易接受,使得叙事显得小巧而灵动。
4.4 碎片化时代的叙事微结构
纪录片叙事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学者钟大年将纪录片的结构分为递进式、典型集合式、复线式、板块式、漫谈式五种。《故宫100》每集6分钟,灵活运用五种不同的叙事结构,讲述了一个貌似独立成篇但同时又可以自由组合成不同规模、不同叙事结构的长篇故宫故事。这种依据不同逻辑、不同内容架构的独立成片的微结构叙事和自由组合的叙事方式,在保证吸引具有一定知识背景、对纪录片具有浓厚兴趣的中老年男性观众的同时,充分兼顾了年轻观众时间碎片化、故事微型化、传播微平台化、节奏快速化等特征的收视习惯。
4.5 叙事时间和空间交错的神秘之美
时间设置上,《故宫100》没有采用时间线性叙事,100集分为四辑,第1辑:天工之城主要按照空间的顺序介绍建筑;第2辑:大国大朝主要讲解每个宫殿的小故事;第3辑:被忽视的生命是对后宫生活主题的描述;第4辑:神界与凡间,主要讲述故宫的存在对今天生活的象征意义。从整体上来看,《故宫100》从金水河起沿着中轴线到北端的神武门、景山一带,可以说是服从了空间结构,在单集传播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和媒介关系的限制,灵活采取了不同的讲解顺序,有顺序、倒叙和插叙的灵活运用,因此不得不在快节奏的生活间隙里利用零碎时间来完成快速的视听体验,将事情与关系交代清楚。
5 后现代叙事的意识形态转向:政治多元化
马克柯里指出:“后现代的叙事学已经和形式主义叙事学和结构主义叙事学渐行渐远。传统叙事学在修辞中强调作者对文本的控制,而忽略了读者因为社会关系等的差异会对文本产生不同的解读,叙事视角在制造身份和意识形态主体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把握政治化这一特征也是我们理解马克柯里所倡导的后现代叙事理论的关键所在。在笔者看来,意识形态转向不仅仅弥补传统叙事学局限在诗学研究上的局限,更重要意识形态转向拓宽了传统叙事学的视角,故事的叙述不再被少数上层统治集团所掌握,而是更加多元和去中心,以《故宫100》为例,展示给受众的是小而美细而微的故事,这不仅促进受众参与,更能宣传民族文化精髓。
6 批判反思
6.1 “评书”式历史叙事反思国民历史素养教育
每集6分钟的叙事,看似迎合了受众在网络时代的碎片化需求,但本质上是大众文化商品性娱乐性的体现。在消费社会时代明清宫廷秘史已经成为被过度消费的文化题材,因此新的发现很难再被披露,所以从民众历史观念和文化品位的培养的角度看,这种拍摄素材和方式是具有消极影响的,这一点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文化理念的构建可以从知道开始,但是知道不是智慧,要真正弘扬传统的历史文化,还需进一步深入引领国民历史教育,而不是用评书式历史叙事形式损失历史厚重性。
6.2 辩证看待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的言语化
语言和言语都两者是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存在于叙事活动之中,一定层面上传统叙事学偏向语言,即符号系统,言语是运用符号系统(语言)进行的活动(言语活动)。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叙事理论的发展,有学者批判经典叙事学理论,但马克柯里所说的后经典叙事理论还存在不足,在笔者看来,语言化与时代语境密切相关,也是叙事学大家庭所共有的,并且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叙事学被各种经典叙事理论的术语所包围的现状,这也是我们要关注术语化与批评审美快感之间的矛盾的原因。这对矛盾在本质上是语言与言语范畴的矛盾。术语和符号不管怎样变迁始终还是属于最根本的语言范畴之中,但不能因为新语境的发展而单纯追求言语。
参考文献
[1]石裕东,邢起龙.微文化内涵初探[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6):77-79.
[2]焦道利.微纪录片的叙事美学——以《故宫100》为例[J].中国电视,2015(1):82-85.
[3]李汶羲.短篇幅纪录片之美——以《故宫100》为例[J].新闻世界,2013(2):100-102.
[4]刘烨.微纪录片的特征与叙事策略——以《故宫100》为例[J].新闻世界,2013(7):273-274.
[5]宁一中.从“经典”到“后经典”: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解读之一[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3 (1):70-78,90.
作者简介:郭巧敏,北京交通大学2013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传播和影视传播。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04-01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