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崇德 治心 致用

2016-08-15徐芹霞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素养语文教学

徐芹霞

摘 要:2015年8月20日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可以从崇德、治心和致用三个层面,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心培植真善美的种子,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C-0004-02

2015年8月20日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对语文教学冷静思考:何为职业学校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如何打破“类”的界限,跳出语文圈子去教语文,与专业课相互融通配合,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在学生心灵深处滴灌生命之魂。

一、崇德,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根基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里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句话虽说的是治国,但其道理亦适用于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只把注意力投放在“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上,而不肯或者不愿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水平、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上下功夫,学生的语文能力势必和练武不练功一样,到头来只能是花拳绣腿。2015年,在全国职教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指出,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何为素质?从语文水平及能力的构成角度看,素质是较为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思维能力,没有这个生长点,语文能力就无法生根发芽。但一个拥有丰富知识、具有独特思想、思维敏捷的人,如果少了“德”的制约,很难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因此,职业学校学生的语文素质更重要的是思想素质和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不是政治或者道德的概念,这是对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的认识,正如《获得教养的途径》说,“读书绝不是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因此,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必须消除“闭门”教育、“象牙塔”教育,要把人类历史、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要在学生的心田播种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种子,努力促使学生成为积极乐观有“德”之人,帮助他们梳理思想。这是语文教育的一个优良传统,作为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未来发展考虑,主动承担“育德养正”的使命。

二、治心,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强大动力

从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形成的过程来看,一个人知识的获得及能力的形成和情感、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职业学校学生的语文能力正处于形成期,“怎么教”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应用之妙,存乎一心”,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似乎只是在进行“传道”的工作,但对于“道”的吸收、建构、内化甚至有效应用,都需要学生的努力才能实现。因此,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必须“明知人性”“深悉人心”,然后“制天命而用之”,“治心”犹如“养本润末”,借助“治心”这一方法,才能让学生爱上语文、恋上语文。

1.培养学生的“爱好”之心。“知之者不如学之者,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揭示的是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爱好”之心。《论语·子罕篇》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正因为孔子抓住了人心,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有了“愤”“悱“的状态,在他的带领下,学生才“欲罢不能”,“既竭其力”而后止。

2.激发学生的“求取”之心。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有前进的方向,产生“求取”愿望。只有激发学生的进取之心,利用“求取”愿望对他的行为进行调控管理,才能使他进入一种“不觉其苦”的境界。魏书生就是一个善于激励学生成功的教育大家。他的语文课堂最大的特色就是“人心”的治理。课堂上,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获得这样那样的尊重,得到这样那样的满足,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的“心”俘虏了,学生的“求取”欲望被调动起来,心甘情愿地在语文园地里“摸爬滚打”。但是,激发“求取”之心,不是随意的过程,有时我们的教学只是停留在“看热闹”的浅层,所谓的教学艺术手段,看得人眼花缭乱,却不能触及学生心灵深处与生俱来“求取”这个本质,反而伤害了学生的感情。

《老子》中提出的“制民之心”“用人之欲”是常道,这也是我们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应该认真研究的学问,这些年,我们一直在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手段、方法,可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因为“自主学习”必须以“自觉”“自愿”“自治”为前提的,而这些前提之所以能够成立,又是以学生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为条件的。现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应该认真思考学生学好语文最本质的要素,开发利用学生的“心性”资源,这对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会产生积极作用。

三、致用,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职教会议上指出,发展职业教育,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职业学校语文教育也要牢牢把握这一方向。语文教育是注重良好人格形成的教育,也是正视现实,注重实效的教育,更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能够创造财富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人才的教育。

《周易》中有句话:“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崇德”“致用”这四个字高度概括了人类所有活动的终极目标。作为人文色彩浓厚的语文教学,“崇德”贯穿始终,是“致用”的前提,是“致用”的基础,而“致用”则是“崇德”的目的、归宿和升华。

职业学校的语文学习是让学生明白生存的意义。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讲究“致用”,就是要让语文教学服务学生的生活。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明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全人格情操,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复杂的环境下,虽不能利于天,但能够做到独善其身,不危害社会;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能挺身而出,为国家民族的利益竭尽才智……

职业学校的语文学习要求让学生更好地生活。语文学习不能标新立异搞花架子,不能鼠目寸光、急功近利。从语文教学的目标来看,语文不仅仅是一个交际工具,也是积极有效反映生活的工具,也是引导学生认识生活、适应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的有效工具。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说到底应该是为了学生在未来社会更好地生活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重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他告诉我们离开了“生活” 的语文教学很难有生气和深度,脱离了生活只在教材字词句的浅层面上往返徘徊的语文教学只是“死教学”。当前,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脱节现象十分严重,片面理解了陶行知先生“语文工具论”的含义,把语文教学的过程理解成对学生进行教学训练的过程,于是,本应该充满人文色彩的,本应该具有强烈生命活动的语文教学活动成了教条式的“解读训练”和“语言运用训练”。我们觉得职业学校语文学习的根本,就是让学生了解过去的生活、面向现实的生活、迎接未来的生活,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获取生活的技巧和方法,创造未来生活……这是语文教师应具有的责任感、使命感。

古人说:“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今天,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一个职业教育人面前的课题。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小心培植真善美的种子,知人性,明人情,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从而让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步入崇德进取、治心养本、明体致用的正轨。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王阳明.传习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语文素养语文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