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心理动机研究及改进措施
2016-08-13周仁兵杨春雪
周仁兵 杨春雪
摘 要: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越来越先进,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对青年人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生课堂玩手机更是一种普遍现象。根据动机需求理论,大学生课堂上对手机的依赖是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对大学生在课堂玩手机的原因、用途、态度以及老师和学校的管理进行调查研究,并通过分析,找出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大学课堂 手机 心理 改进措施
随着新潮手机的不断涌现,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不仅让老师的教学质量下降,学校的课堂管理变难,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健康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此次,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及查阅相关资料。从课堂玩手机的影响因素、用途、自身的态度以及老师和学校的课堂管理等方面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研究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问题,剖析不同人的心理动机,并针对这不同的心理做出相应的处理方式,将理论研究用到实处,做到真正使问题得到解决。
一、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现状及调查
如今,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长期维持这种状态会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老师课堂教学和社会培养人才,必须引起重视。
1.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不强。就调查数据显示,64%的大学生几乎每天都携带手机上课,而偶尔带或不带的学生不到10%;34.48%的大学生上课玩手机被老师发现后,只是暂时性的收敛行为,甚至不予理会;当身边有同学玩手机时,有29.85%的学生会凑过去一起玩。这些数据都表明,如今大学生的自觉性并不高,由于自我约束力不强,使得大学生整体的学习动力不足,导致他们课堂玩手机的频率增高。
2.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今,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学习方式,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影响了大学生听课的积极性,76.42%的学生认为只要课后自学以及考试前进行复习,就能顺利考试过关。
3.大学生的从众心理。21.96%的大学生因为身边的同学在玩手机,便会产生从众心理,也拿起手机在课堂上玩起来,导致自身的自觉性变差。可见,周围同学的行为是大学生课堂玩手机重要原因之一,而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导致这种现象愈演愈烈。
二、影响因素及心理动机分析
1.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影响因素分析。
1.1老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会导致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频率上升。数据显示49%的同学将自己玩手机的原因归结于老师、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难接受以及有的老师讲课完全按照书本太无聊。
1.2周围同学的行为也是造成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原因之一。21.96%的大学生是因为身边的同学在玩,就会导致自身的自觉性变差。而正真是需要处理重要事情的仅占28.19%,这其中还有一部分人没有作出客观的答案,这些都属于外部归因。
1.3社交活动以及休闲娱乐是影响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重要因素。由下列折线图可以看出,在课堂上玩手机的大学生76%都是用来聊QQ、聊微信等社交活动;同时还进行休闲娱乐比如看视频、玩游戏等;只有20%左右的人完全利用手机来从事与学习相关的活动,比如拍教学内容、记单词等。可见,相对于学习,他们对音乐、电视剧、游戏以及聊天更加感兴趣。
1.4老师及学校的课堂管理不够严格。调查结果显示,65%的老师会选择点人回答问题、下来巡视、口头提示的方式提醒学生上课应该认真听讲;也有接近30%的老师会选择自己讲自己的课,对学生上课玩手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而77.78的学生认为学校就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行为没有相关管理制度。这样使得大学生不受老师的约束,更加无所顾忌的在课堂上玩手机。
2.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心理动机分析。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心理动机较为复杂:
2.1从众心理: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的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据课堂观察,一般上课坐在一起的四种情况:室友的关系、好朋友的关系、恋人的关系、同学关系。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互相认识,一旦一个人在玩手机,他身边的人也不自觉的会拿出手机。甚至会担心自己不玩是否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这种从众心理,特别是盲目从众容易让人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而走错方向。
2.2依赖心理:数据显示,即使是学生上课没有带手机,却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只有少数人会收心,认真听讲但仍然对于没有带手机而表示无奈。手机已经不仅是他们用来联系他人的工具、休闲娱乐的方式,上课带手机更成为了他们的生活习惯。一旦没有手机在身边,便无所事事,甚至坐立不安,产生焦躁的情绪。这样不仅是影响学习,长期发展还会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
2.3心理冲突: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者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调查结果显示约87%的人知道上课玩手机给自己带来不良影响:视力下降、听课效率下降、降低自己的自觉性影响学习等。但只有50%的大学生希望老师就课堂玩手机的现象进行管理。这就出现了希望老师加以控制却又想玩手机的矛盾心理。
2.4侥幸心理:调查结果显示,56%的人会在“好好老师”的课堂玩手机,他们觉得这些老师平时对于课堂玩手机没有任何惩罚措施,但也擔心有一天老师加强对课堂的管理、抓典型,于是便存在侥幸心理。这种心理不仅会使得课堂玩手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还不利于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
三、提出改进措施
针对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现状以及对他们的心理动机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如今让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普遍现象得到改善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探索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
1.加强课外思想教育,让大学生健康使用手机。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课堂玩手机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但由于他们的自觉应不高,会让他们的这种认识无法付诸于实际行动上。这时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会有效的让他们的思想与行动保持一致。
2.老师加强课堂管理。结果显示,对于老师管理松的课堂,大学生玩手机的现象更为普遍,这让他们感受不到压力,因此老师以及学校加强课堂管理是重中之重。当发现有学生玩手机时,可以没收手机下课再归还,也可以当众提出批评。
3.增强课堂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很多学生是因为老师讲的课难懂或者教学内容枯燥,才致使他们去玩手机。在这点上,老师可以对课堂进行合理安排,时而结合课外知识或以案例来进行讲解,这样把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让玩手机的人数减少。
4.学校采取监管,规范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行为。学校可以每天安排相关人员对课堂进行检查和督导,以抽查的方式进行,不定时不地。制定相关规定,经发现课堂玩手机的同学,给予批评,情节严重可以要求写检讨。这样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5.老师常给与学生肯定。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强,很多的大学生会产生压力,自信心不足,在追求学业的途中很容易就放弃。这样如果身边的人像朋友、家人、老师多给与他们鼓励和认可,他们的自我认识度会发生改变,学习的动力增加,学习的时间增多,课堂玩手机的现象自然会得到改善。
6.同学之间互相监督。班主任对从班干部进行相关要求,不仅端正自身的态度,还要监督班上的同学。做到认真负责、公平对待、及时提醒。对于屡教不听者,上报老师给予相应惩罚。
四、结语
如今随着手机功能不断强大,大学生在课堂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对老师的教学产生了影响。本文基于对在校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数据,对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心理动机以及态度进行分析。针对该现象我们探索出相关方法,从学生自身的自觉性,老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学校硬性的规章制度,培养大学生对手机负面影响的认知,来改善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现状:减少课堂手机使用频率,增强课堂效率,增加学习动力,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谷大海,赵海洲,项勋,付朝书,刘华戎.手机对大学生课堂学习影响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3,7
[2]李莹,沈阳等.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沈阳某高校为例[J].广角,2010(12):207-208.
[3]李潤文.大学生盛行手机上网课堂纪律教学质量受考验[N].中国青年报,2011-06-15.
(本论文是武昌工学院学生课题2015XSZ15的成果,论文指导老师:马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