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Web课程教学中的创新思维渗透
2016-08-13张宏
摘 要: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高校转型过程中所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何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创新人培养的重要目标。本文在分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以《Java Web应用开发技术》课程为例,初步探讨如何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讨论了类比创新、悬“疑”思“变”等教学方法。
关键词:创新意识 创新创业教育 类比创新 Java Web 高校轉型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也是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经济办学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育部先后启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等建设项目,以促进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中也明确指出“各高校要按照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创新人才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如何在专业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高等学校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助于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从而积极探索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本文以《Java Web应用开发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为例,初步探讨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的特点
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已经遍布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信息技术的发展能综合体现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的结构和特点带来深远影响,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课是一类动态发展的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包含许多像“Java程序设计、Java Web应用开发技术、ASP.NET应用开发技术、智能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等应用性极强的综合职业能力类课程。众所周知,计算机的发展十分的迅速,每一种语言都在不断的更新。计算机类专业课程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别是《Java Web应用开发技术》课程与生产实际和科研结合紧密。WEB应用的开发技术越来越先进,各种前端和服务器端的开发框架层出不穷。在《Java Web应用开发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融入各种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可为学生今后从事WEB应用开发及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1.类比创新。类比创新法就是把相关联的几个事物加以对照,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在确定事物间异同关系的基础上把握事物的内在关系。在Java Web课堂教学中的类比创新包括同一种WEB应用的功能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实现技术、实现方法、运行效果的横向对比。在讲解JSP的开发模式时可以使用JSP+JavaBean及“MVC”两种不同的模式实现管理员登录的功能模块。MVC模式完全实现了业务逻辑与数据及界面显示的分离,将业务逻辑聚焦到一个部件里面,在改进和个性化定制界面及用户交互的同时不需要重新编写业务逻辑。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而传统的JSP+JavaBean模式虽然也能实现该功能,但是HTML与JAVA强耦合在一起,导致页面设计与业务逻辑无法分离,代码的可读性差调试困难不利于维护。通过纵向和横向对比在加深学生对MVC设计模式理解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新技术的创新之处和创新方法的使用。
2.悬“疑”思“变”。悬“疑”即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习惯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求异、发散、逆向等创新思维方式,从而打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思“变”即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尝试改变思维定势,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培养学生勇于突破教材和挑战自我的勇气。Servlet的请求转发为服务器端转发,可以将请求转发到服务器的任何位置上,包括WEB-INF文件夹。而客户端转发则无法实现对服务器资源的访问。在教学时可以先向学生提出疑问?使用response.sendRedirect()方法可否访问“当前应用目\WEB-INF\aa.jsp”使学生认识到WEB-INF文件夹的内容属于服务器端资源,而重定向方法只能进行客户端跳转,对该资源的访问是无法实现的。然后让学生讨论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点评学生提出的见解。最后以RequestDispatcher对象的forward()方法为例讲解什么是服务器端转发。使学生充分认识创新在科技发展和生产实际中的重要意义。
三、结语
高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需要老师在每一门课,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始终坚持创新意识的渗透,持之以恒,才能够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创新的种子,最终形成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形成是学生在创新创业旅程中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要真正取得创新成果,还需要具备创新的意志和毅力以及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参考文献:
[1]朱增伟 丁文锋 徐正扬 制造类专业课程中创新意识的渗透教学初探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8,27~28.
[2]吴键 创新意识在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全程渗透 [J] 成人教育,2004.6,76~77.
[3]刘艳 闫国栋 孟威 权宇彤 逯家辉 滕利荣 孟庆繁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J] 中国大学教育 2014.11 , 35~37.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
[5]邵月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路径研究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10期.
作者简介:张宏(1976—),女,辽宁沈阳人,辽宁科技学院电信学院讲师,硕士。
※基金项目:2016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617、项目编号: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