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钢铁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08-13周承芳
周承芳
摘 要:近年来,由于产能过剩、产同质化、下游需求萎缩等原因,钢铁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着巨大压力。钢铁企业必须更加重视内部控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内部控制体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才能有效应对新形势带来的变化。本文即是通过对中国钢铁企业进行研究和分析,从一定的方向和角度阐释了内部控制和我国钢铁企业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钢铁企业 内部控制 对策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发展,一套完善的、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了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由于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产同质化、下游需求萎缩等各种因素叠加的影响,钢铁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着巨大压力,钢铁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面对严峻形势,钢铁企业必须更加重视内部控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内部控制体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新形势带来的变化,促进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钢铁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随着我国总体内部控制发展,我国钢铁企业的内部控制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其改善了企业的一部分问题,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利润,但在新形势下,也面临极大的挑战。
1.钢铁企业内部控制取得的成果。
1.1内部控制为钢铁企业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做出了保证。钢铁企业作为实体产业,资金管理极为重要,财务管理是钢铁企业最为核心的环节,虽然会计信息大多数都是由财务部提供的,但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则需要各个部门的顺利运作,良好沟通,互相配合。内部控制在这方面则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它加强了内部的联系程度,使各部门彼此承接,形成一个共同运作的整体,保证企业良好运作,同时也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会计资料的完整性。
1.2内部控制为钢铁企业的内部机制和权责分工做出了保证。钢铁企业内部控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职位的明确,并加强了对经营方面的监管,从而有效地杜绝了一人兼数职,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有损企业的事情;内部控制也从一定程度上避免因为个人差异而造成的公司损失,促进企业员工对自身素质的培养,从而为良好的企业内部机制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钢铁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不足。
2.1钢铁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需要完善。许多钢铁企业虽然进行了制度上的改革,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和经理层。但是,其机制还不够完善,缺少有效的制衡。企业的管理层对经营理念的认识不够充分,而且忽视了对各部门的管理和控制。
2.2钢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首先,多数钢铁企业显著的特征是机构庞大、组织复杂,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钢铁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却深入不到基层。而且,集团统一领导、各个层级自我管理是现今大多数钢铁企业实行的经营管理模式,造成有些财务人员越权直接参与二级公司的经营管理,经营管理不分家的情况直接导致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客观性等受质疑,增加了经营的风险。其次,因为历史性遗留问题和某些客观原因,部分钢铁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没有从企业自身角度建立和完善,对于二级单位的财务信息、成本、风险管理的不到位,导致企业资金分散,容易形成并加大集团融资、筹资、投资的风险。再次,由于内部控制的运行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的支出,部分钢铁企业管理者和董事会为了控制成本,未进行相应的投入,从而造成内控体系不完善。
3.钢铁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着新的形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获取生产资料的途径和市场所需钢材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对质量要求越来越精细,产品销售的范围越来越广,企业内财务人员的职责区分也越来越明确、细化。而且随着网上银行、支付宝等的应用,资金的存储和付费的方式也越来越多,这也伴随着一定的新风险,如:计算机指令自动完成,追踪某业务的处理流程更加困难,加大追溯风险。对于面临的挑战,需要企业做出更大的努力来适应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钢铁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建议
1.树立良好的内部控制观念。新的控制理念认为内部控制不应成为部门之间沟通的障碍,应以流程为中心重新梳理相关的内部控制,打破部门间的隔阂,做到部门沟通融合,使内部控制成为提升企业价值的动力而不是阻力。钢铁企业管理者应该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全面执行内部控制,自上而下建立科学的內部控制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制衡机制。钢铁企业要完善监督和控制机制,健全组织结构,并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分清权责。钢铁企业应设立审计委员会和审计监管人员,直接向董事会报告,目的是监控企业经营事项,及时向董事会报告有可能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况。同时,钢铁企业应该设置一个预系统,鼓励员工就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出报告,并且建立通道,员工可针对风险发表和提出意见。
3.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进行内部控制。钢铁企业需构建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创造符合钢铁企业自身情况的企业文化,使全体人员对内部控制有一致性的认识和重视,并且养成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内部控制习惯。首先,钢铁企业的管理层和治理层要起到带头作用,认识并养成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框架理念;其次,钢铁企业管理层和治理层通过制定和加强文化建设营造出良好的风险防范氛围,以良好的企业文化带动集团整体的内控理念向以风险防范的方向良好发展,在营造风险管理文化中,高级管理层要充分做到领导作用,中层管理者要充分表现出骨干作用,做到公司全体动员;再次,钢铁企业应该通过案例培和奖惩制度等方法,将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内部控制贯彻到全公司,并对其成果进行考核,使得每个员工都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得到公司员工对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理念的认可,使风险防范意识融会贯通在日常经营中。
4.注重信息沟通。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也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必备武器。在信息沟通上,钢铁企业应先建立适合自己内部情况的信息数据库,这个信息库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其内部信息,还可为其提供经营管理所需的外部信息,使企业了解内外部环境,为其决策、目标设定提供支持,同时为风险防范做出保证。要建立办公集成自动化系统,这样可以加快集团内部部门和员工的沟通,从而减少信息传递时间,对风险的发现和防范更为及时。在此基础上,钢铁企业应该完善信息与沟通机制,铺就一个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的网络,并形成相应的议事制度和报告机制。在这一切都成熟以后,就可以依信息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所需信息实施系统自动控制,使流程的操作程序固定化,从而提高控制活动的效果和效率。建立严密的信息系统,保证对重大事项的督办制度和各类信息的有效传递,从而使企业能作出符合自身发展的良好决策。
5.完善内部监督。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持续改进的管理过程,内部审计部门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督,从钢铁企业的角度出发,审计部门可以采取持续监控活动和个别评价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来对集团内各个公司的活动进行监督,并且,对于集团重大事项和核心决策上,要更加注重监督。为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力度,可以选择审计委员会模式,该委员会要有不同权力层级的人员组成,包括治理层、管理层、一般员工。在审计人员的选择上,要注重选拔复合型人才,以便内部审计工作能够真正深入到经营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领域,对内部控制活动形成实质性监督。
参考文献:
[1]杨瑞平,内部控制环境构成因素研究,商业研究2010年12期.
[2]吴秋生,徐蕾,管理层观念与内部控制;商业研究2011年05期.
[3]姚庆云,张咏民,关于钢铁企业内部控制探究;包钢科技2012年04期.